APP下载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分析

2013-12-06周海燕马金兰戴媛媛何铁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镇痛药羟考酮吗啡

周海燕 马金兰 王 宇 戴媛媛 何铁强 杨 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21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将会引起患者焦虑、抑郁、失眠、食欲减退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癌痛的药物治疗中,麻醉性镇痛药是必不可少的[1],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癌症患者的疼痛状况。合理应用麻醉性镇痛药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还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某肿瘤专科医院2012年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促进其合理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2年1~12月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处方4836张。

1.2 方法

统计患者信息、用药品种、规格、药品使用剂量和天数等情况。参考WHO推荐的日剂量、《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药品说明书以及院内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设定平均日剂量为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进行每一药物的限定日剂量数 (DDDs,DDDs=统计时间内药品总消耗量/该药 DDD 值)及药物利用指数(DUI,DUI=DDDs/总用药天数)的计算。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2年该院门诊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处方4836张,用药患者年龄为6~96岁,平均58.8岁。男性患者处方量占57.7%(2790张),女性患者处方量占 42.3%(2046 张)。

2.2 用药途径统计

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给药,共有4563人次,占处方总人次的80.1%;其次为外用给药,共有1122人次,占处方总人次的19.7%;另有少量鼻饲和肛塞给药,仅9人次和2人次,分别占0.16%和0.03%。

2.3 用药品种及使用频次

处方中涉及的药品品种为9种,其中有6个品种为缓释剂型,占所有品种数的66.7%,2012年该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用药品种和使用频次见表1,使用频次为各品种处方数除以处方总数得出的数值。

表1 2012年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用药品种和使用频次

2.4 麻醉性镇痛药品的消耗量、DDDs及DUI值

在本次调查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是使用最多的3个品种,DDDs值均位于前列。对于DUI值,除磷酸可待因略大于1外,其他药品DUI值均小于1。各麻醉性镇痛药品消耗量、DDDs、DUI值以及DDDs值排序如表2所示。

表2 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品的消耗量、DDDs及DUI统计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麻醉性镇痛药使用者均为癌症患者,所使用的镇痛药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以及芬太尼透皮贴剂为主流药物;给药途径以口服和外用为主,符合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中首选口服、无创给药的原则。此外,镇痛药的使用以缓释剂型为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和40 mg两种规格的药品使用频次总和大于65%,是所有品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盐酸羟考酮缓释剂的广泛使用与羟考酮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明显等特点有关。它作为一种类似吗啡的强阿片类镇痛药,生物利用度高于吗啡,镇痛效果为同剂量吗啡的1.5倍,且受年龄、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典型不良反应中,羟考酮引起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吗啡,因此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成为中重度疼痛的一线选择,在本次调查中该药的使用超过吗啡缓释片,DDDs值位居第1位。

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DDs值一直处于镇痛药使用的前列,它也是一种强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果为吗啡的75~100倍,芬太尼通过贴剂恒速释放经皮肤吸收,不仅能避免消化道的影响,也能避开肝脏首过效应,因此生物利用度高。此外,缓释贴剂可使其作用维持72 h,使用方便,而且与口服吗啡和羟考酮比较,其不良反应少,便秘发生率低,对于使用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后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和便秘的癌痛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癌痛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芬太尼透皮贴剂(规格:8.4 mg)药品消耗亦较大,DDDs位居第二。

哌替啶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作用短,长期使用能产生蓄积性毒性代谢产物,因此WHO已不推荐哌替啶作为癌痛患者的长期镇痛治疗,仅用于短期急痛治疗。本次调查中,哌替啶药品消耗量较低,DDDs值远低于其他品种。

磷酸可待因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其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它也是一种弱阿片类制剂,可用于中度疼痛治疗,因其发挥镇痛作用源于代谢产物吗啡,故与吗啡有交叉耐药性。在调查的门诊处方中,磷酸可待因主要用于胸肺部肿瘤患者的止咳治疗,DUI值为1.09,略大于1,提示该药物用药剂量超过限定日剂量,药物用量偏大,但对于癌症患者的镇咳治疗,未见关于剂量的相关报道,本次分析采用的DDD值是成人主要适应证的限定日剂量,而不同年龄群体,不同病程用药剂量变异大,因此可以认为磷酸可待因片使用合理。

在本次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处方为羟考酮、吗啡和芬太尼交替使用,这是因为阿片类药物之间的相互转换使用可能增强镇痛效果,同时还能减少阿片诱导的副作用[3]。有文献报道,对于持续口服吗啡不能耐受的晚期癌痛患者更换羟考酮或芬太尼贴剂后能显著提高疼痛控制率,且治疗耐受性好[4-6]。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口服和肠外途径给药之间转换时,需要考虑到相对效能,以免造成剂量过量或不足。此外,调查中还发现麻醉性镇痛药联合使用的处方,包括羟考酮缓释片与芬太尼贴剂合用,羟考酮缓释片与吗啡缓释片合用,以及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和芬太尼三药合用的情况。已有的文献数据表明联合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仅没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反而能增强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还能减少耐药的发生,且与单药使用比较剂量更低[7-8]。但由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的对照研究报道较少,其应用的合理性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癌痛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和安全的药物得到有效控制,医师应当正确认识麻醉性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疼痛治疗的需要,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癌症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0-101.

[2]高改珍.芬太尼透皮贴剂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9):755-756.

[3]Mcnicol E,Horowicz-Mehler N,Fisk RA,et al.Management of opioid side effects in cancer-related and chronic noncancer pain:a systematic review[J].JPain,2003,4(5):231-256.

[4]李之曦,侯梅,曾晓梅.阿片转换在吗啡不耐受的癌痛患者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 (17):4616-4619.

[5]粱鹏,钟进才.羟考酮替换盐酸吗啡减轻阿片类药物耐药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3(l):69-72.

[6]邵月娟,王昆,成宪江,等.44例晚期癌痛患者口服吗啡转换为芬太尼贴剂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6):335-337.

[7]Arturo Silva-Moreno,Claudia Gonzalez-Espinosa,Martha León-Olea,et al.Cruz synergistic antinociceptive actions and tolerance development produced by morphine–fentanyl coadministration:Correlation with μ-opioid receptor internalization[J].Eur J Pharmacol,2012,674(2-3):239-247.

[8]Richards P,Riff D,Kelen R,et al.Analgesic and adverse effects of a fixed-ratio morphine-oxycodone combination (MoxDuo)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J].JOpioid Manag,2011,7(3):217-28.

猜你喜欢

镇痛药羟考酮吗啡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普瑞巴林联合羟考酮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羟考酮应用于无痛人流的研究进展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