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精度正弦波三相发生器电路的研制

2013-12-05王怀荣

电子与封装 2013年3期
关键词:正弦波方波寄存器

王怀荣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7研究所,沈阳 110032)

1 概述

集成电路(IC)是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器件。由于应用的领域和作用不同,对器件的功能和性能也有不同的要求,其中信号发生器电路是必不可少的器件之一。它的可靠性对整个电子系统的稳定度和精度至关重要。在多数系统的应用中都对信号发生器电路输出的频率、幅度、稳定度和失真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模拟信号源已不能满足目前电子设计和应用的要求。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号源具有程序性和智能性,在性能指标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功能也更加强大,应用更加方便。它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Frequenty Synthesis,简称DDS)技术,具有频率和效率高、带宽输出较宽、转换速度快、相位变化连续等特点,便于对频率、相位、幅度的调整,满足数字化电子系统对信号处理和应用的要求。

2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LM47112型正弦波三相发生器电路就是为某型号系统要求而研制的电路。该电路采用正向设计,混合微电路封装的形式,其主要功能是输出频率为500 kHz、相位差严格控制在120°、稳定度在10-5以上的三相正弦波电路。

图1 管脚排列及功能说明

图2 功能逻辑框图

外接晶体振荡器与内部电路组成环形振荡器产生6 MHz方波信号,经2分频获得3 MHz方波信号。这个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经6分频后得到500 kHz的信号方波,输入到移位寄存器,并以6 MHz时钟触发,经过移位寄存器的移相得到三组相位不同的500 kHz方波信号(每组6个方波)相邻两个方波之间依次相差30°,每组方波通过电阻加权得到基波为500 kHz的阶梯波,经过滤波放大后得到正弦波,三组正弦波相同,两两相位相差120°,另一路3 MHz的方波经两路单稳态延时,用它触发一路500 kHz的方波,得到6个500 kHz 的方波,相邻两个方波相差60°,用这6个方波组成三相鉴相方波。

3 电路设计

3.1 电路的总体设计

根据用户对器件的特殊要求,反复进行模拟试验,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总体研制方案。为满足工作频率的要求,在该电路中6 MHz振荡器、二分频和三分频均选用54HCT系列电路芯片;三相正弦阶梯波发生器电路选用54HCT174和电阻网络组成,完成相邻两相500 kHz方波的30°相移(其误差小于3°)。将不同的相位方波分成三组,经过电阻加权叠加得到三相正弦波阶梯波,相位两两相差120°;选用高速运算放大器LM811组成滤波放大电路,以保证输出幅度要求;选用54HCT4538电路做两相单稳态延时电路;考虑到6个鉴相方波的波形要求,采用40174电路;加权电阻采用注入工艺完成三路18个电阻的制作;由于芯片之间的连线多,为了防止芯片之间的布线干扰,将所有芯片安装在四层布线的陶瓷基板上(MCM);根据布线的数量和功率要求,选用浅腔式外壳,采用平行缝焊工艺封盖。

3.2 加权电阻的设计

产生三相正弦阶梯波原理是用6 MHz作为时钟,把分频后的500 kHz方波逐个移相,每次移相产生的相位移动为360°×(500 kHz/6 MHz)=30°,把不同的相位方波经过电阻加权叠加,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相500 kHz的阶梯正弦波电压,把它作为A相阶梯正弦波;然后用与A相相差4个时钟的500 kHz移相方波,作为B相的起始方波,再用6 MHz作为时钟,将这个B相起始方波逐个移相,每次相移仍然为30°,再把不同相位方波通过电阻加权叠加,得到B相阶段正弦波,同样方法得到C相阶梯正弦波。这样就得到A、B、C三相正弦波,他们之间的相差为1 200(30°×4)。

3.3 加权电阻阻值的计算

表1 正弦波形系数表

设相位为0时阶梯正弦波电压为U,移位寄存器输出高电平为Uo。

当相位为-60°时有RFUo/(1+R1)=0.134U,相位为-30°时有RFUo/(1/R1+1/R2)=0.5U,相位为 0°时有RFUo/(1/R1+1/R2+1/R3)= U,以此类推,可得R1=R6,R2=R5,R3=R4,所以R1=R6=7.463α,R2=R5=0.273 2α,R3=R4=2α;取α=4 020则R1=R6=30 kΩ,R2=R5=11 kΩ,R3=R4=8 kΩ。

4 研究与试验

4.1 设计研究

本项目的难点是如何实现输出三相正弦波相位严格相差120°并且稳定度达到10-5以上。从理论上讲,经过移位寄存器移相得出的相邻两个方波之间的相差是30°,用A相移位寄存器移出的第四个方波(30×4=120°)作为B相的输入使得B相与A相之间的相差为120°,可用同样的方法得到C相,当然这是在未考虑电路延迟时间的理想情况下得出的,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最初选用4000系列电路的40147作为移位寄存器,经过多次模拟试验,测得相邻两个方波之间的误差为5.6°~6.2°左右。为了减少这个误差,采用了与TTL工艺兼容的高速CMOS电路54HCT174作为移位寄存器,这样将误差减少到1.3°~1.5°。经过计算得到的加权电阻为:

A、B、C三相:R1A,1B,1C=30 kΩ,R2A,2B,2C=11 kΩ,R3A,3B,3C=8 kΩ,R4A,4B,4C=8 kΩ,R5A,5B,5C=11 kΩ,R6A,6B,6C=30 kΩ。

为了保证正弦波不失真,三相正弦波相位误差应尽量小,加权电阻的相对误差,应控制在0.3%范围内,特别是R1A,1B,1C、R2A,2B,2C与R3A,3B,3C,还有R1A与R6A、R2A与R5A、R3A与R4A等18个电阻的阻值严格一致。以此类推,电阻的延时误差拉到10%以下。同时考虑到大输出幅度的要求,并且要保证波形平滑,选用LM811高速运算放大器作为滤波放大器电路。采用外接反馈电阻结构,对输出波形进行微调,保证输出波形的幅度和相位差均满足使用要求。

图3 LM47112封装以及输出波形

4.2 试验结果

按照用户对产品的功能和参数要求,测试时将LM47112电路和用户所提供的模拟负载对接完成实时全温区测量。其测试结果如表2。

其外部负载配置见图4。同时为了满足对输出频率的其他要求,可改变外接晶体振荡器。如接12 MHz振荡器,输出频率可达1 MHz,其功能和参数在全温范围内仍可保证。

图4 负载配置图

5 结束语

试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电路的成功研制为其他同类电路的研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该电路的研制过程中得到中船公司707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表2 LM47112测试结果

[1] 一种简单的三相正弦波发生器实用电路[J].天津冶金,1996,(001):41-44.

[2] 杨邦朝,张经国. 多芯片(MCM技术应用)[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刘瑜. 快速高精度正弦波频率的设计综合学方法[J]. 电子学报,1996.(6)∶ 126-128.

[4] 黄厚,等.时间精度的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6.

[5] Pradeep lall. An Overive of Multicnip Moduies [J]. Solid State Technogy, 1993, 65-76.

猜你喜欢

正弦波方波寄存器
便携式多功能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STM32和51单片机寄存器映射原理异同分析
单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设计与实现
Lite寄存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555定时器的方波产生电路设计
采用BC5016S的纯正弦波逆变器设计及制作
碳纳米管方波电沉积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基于STM32的风力摆控制系统的设计
高速数模转换器AD9779/AD9788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