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甲壳素纤维水刺非织造布梳理成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3-12-03刘双营李军华徐艳峰史晓慧李升高

山东纺织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纤网成网甲壳素

刘双营,李军华,徐艳峰,史晓慧,李升高

(山东省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250200)

甲壳素(Chitin)从其研究开发到利用虽然不到30年时间,但凭借其优良的抗菌抑菌性、生物环保可降解、无毒害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环保、医药等领域。甲壳素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纤维,由于其本身可纺性差,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大多是与棉、粘胶等纤维混合加工,以提高其可纺性,但是混纺产品限制了甲壳素在医疗卫生领域拓展。目前在纯纺制品方面开发较少,特别是纯甲壳素在梳理机上的成网技术是一道门坎。我公司对纯甲壳素纤维在梳理机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克服了纤网抱合力差、转移困难、成网均匀性差的技术难题,在水刺生产线上成功开发了纯甲壳素水刺非织造布,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为其在人工皮肤、人体医用仿生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1 纯甲壳素纤维梳理成网前的准备

1.1 甲壳素纤维的特性分析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生物高聚物,采用先进工艺,经过脱乙酰基处理、湿法纺丝、凝固拉伸干燥处理等工艺加工而成为纤维。甲壳素纤维为皮芯结构,自然卷曲数量极少,表面光滑,纤维间抱合力较差,同时与棉纤维、水刺专用高清洁粘胶纤维相比,具有线密度大、强度低、质脆而硬等特点,因而决定了纯甲壳素纤维开松梳理工艺复杂性,梳理成网的可连续性低,纺织加工困难。在甲壳素纤维大分子中含有活泼的氨基,而纤维素纤维大分子中只含有羟基,氨基的活性大于羟基,故甲壳素纤维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很高的吸放湿性,其平衡回潮率一般在12%~16%之间。三种纤维特性对比见表1。

表1 三种纤维特性对比

1.2 甲壳素纤维的调湿准备

甲壳素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和放湿性,受外界环境温湿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大。在较高的回潮率时,甲壳素纤维间的分子距离增大,纤维间的硬度和脆度降低,使纤维的柔软性大为改善。在水刺生产线第一道开清工序中,受管道快速气流影响纤维放湿较快,而要保持梳理时一定的回潮率,因而原料抓取前首先要经过喷雾加湿,让纤维充分吸湿,加湿比例约0.5%~1%;同时提高开松梳理区的相对湿度,需要达到70%~80%。以上措施可以提高纤维间的抱合力,减少开松梳理过程中纤维的损伤,同时可降低梳理针布表面和纤维间摩擦或纤维间的相互摩擦,消除静电,为提高梳理可纺性创建前提。

1.3 甲壳素纤维梳理成网前的开松与混合

针对纯甲壳素纤维强力低、弹性差、比重大等特点,在开清工序中,采用快速速针帘自由开松、适度梳针打手握持开松打击等工艺措施,确保纤维有效充分开松,减少纤维损伤,保持纤维弹性,同时避免了因高回潮纤维缠打手、挂花等问题。

2 纯甲壳素纤维的梳理成网技术

梳理工序是整个水刺生产流程中的关键工序,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从金属针布选型、工艺优化、设备维护、操作规范方面着手,实现了纯甲壳素纤维顺利转移、均匀成网,为后工序水刺加固、烘干卷绕成型奠定了基础。

2.1 针布配置

在现代宽幅高产梳理机上,针布扮演了重要角色,决定着出网质量。开松、分梳、转移、凝聚、牵伸、剥取、杂乱等这些功能都需通过不同类型的针布来完成,其中锡林、工作辊、道夫是关系到梳理质量、成网转移的关键。甲壳素纤维表面光滑、卷曲率低、初始模量大、强力低、纤维间抱合力差,能在2.5m幅宽的梳理机上均匀成网,针布的选择尤为关键,经过多次试验、实践,最终我们选用了TCC针布,并在齿密、工作角、齿形方面做了较大改变,齿密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TCC针布配置

原机配置针布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梳理度不够、纤维漂浮、针布抓取能力不足、道夫转移困难、纤网云斑较多等问题。为此我们提高了锡林、工作辊、道夫等的齿密,工作辊采用渐密的组合方式,同时锡林工作角由80°调整为78°,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针布对甲壳素纤维的分梳能力、抓取握持能力,纤维漂浮现象消失,对薄克重的产品网面改善尤为明显,且锡林横向密度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纤维的损伤。要实现甲壳素纤维的转移,必须克服纤维光滑、抱合力差等缺点,道夫的转移能力必须相对较高,因此在道夫齿形方面我们采用转移能力高的鹰嘴齿形,同时采用横纹设计,实现了纤网的顺利转移。此外,道夫的齿深达到2.5mm,有利于锡林与道夫间的气流排泄,更有利于纤网的均匀度。

2.2 优化梳理工艺

从梳理的角度来说,锡林的速度越快越好,但速度越高对锡林本身动平衡要求越高,同时大大损伤纤维,造成梳理区气流不稳,纤维扭搓缠结,增加棉结。甲壳素纤维本身就脆、硬,明显不适合高速强分梳,同时该纤维线密度大、抱合力小,高速气流将纤维抛出,易于在漏底区集结,造成纤网均匀度极差。另外高速锡林表面在与道夫三角区锡林弧板口处形成负压,将道夫上转移的纤网又回抽至锡林,不能实现顺利转移,为此我们将锡林速度降至650m/min以下,道夫速度控制在60 m/min以下,减少纤维间滑移,实现了纤网的顺利转移。为增加因降低锡林速度所造成的梳理度降低,将工作辊与锡林速度之比由1∶10增大为1∶12,增强分梳能力。

同时,我们针对甲壳素纤维的特性,在梳理机锡林与工作辊隔距的校准、给棉量的控制、各传动辊间的牵伸、气压棉箱压力设计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便于提高成网均匀性,使其连续成网并有效转移。

2.3 做好设备维护 规范操作基础工作

为使纯甲壳素纤维能够在2.5m幅宽的梳理机顺利成网,并规模生产,对设备的维护需要系统化。我们制定了周期维修计划、建立设备履历表、并采取定期检查修复倒针、复核隔距、根据NDC在线克重检测及时调整棉箱大小等措施,使梳理的均匀性得到有效控制。针对甲壳素纤维缠结差、纤维易飘移、飞花多,易缠轴头、挂花等问题,在机台清洁、针布刷针、挂花清理等方面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定期巡回检查清洁制度,规范了操作,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结语

在梳理机上实现纯甲壳素纤维均匀成网,需要很多改进与控制。我公司从分析研究甲壳素纤维性能着手,在针布配置、工艺设计、设备维护、规范操作、产前调湿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控制措施,始终坚持设备维护是质量稳定的基础、工艺优化是提高质量的手段、器材配置是改善质量的途径、规范操作是减少偶发疵点的保证、环境控制是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通过大量试验、实践,最终实现了纯甲壳素纤维在梳理机上的连续均匀成网,为纯甲壳素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规模生产解决了重要难题。目前我公司已经为多个生物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批量提供纯甲壳素水刺非织造布,大大拓展了甲壳素纤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范围。

[1]李岳.甲壳素纤维性能与纺纱工艺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09,50(5):32—33.

[2]李志云.甲壳素丝束后处理设备的设计[J].山东纺织科技,2009,50(6):25—26.

猜你喜欢

纤网成网甲壳素
微生物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PLA长丝成网水刺缠结系数和水针能量的研究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9年内蒙古重点推进高速公路主骨架成网建设
新型非织造高速交叉铺网机及其性能特征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
智能音箱:怎么我快成网红了 十款智能音箱大搜查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醋酸纤网均匀性检测*
木浆纤维水刺复合不同加固结构纤网时的流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