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数字化医院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3-11-28谭鬓鬓钱鸿飞张伙生范琼菲钱旦敏

中国医院 2013年1期
关键词:病历数字化医疗

谭鬓鬓 蒋 葵 钱鸿飞 张伙生 范琼菲 钱旦敏

1 引言

数字化医院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1]。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增加,建设一个适应信息化发展潮流、打破传统医疗局限的数字化医院,日益成为医疗卫生建设的热点。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数字化医院雏形已基本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因医疗限制引起的问题,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

本文综合这几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探讨数字化医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数字化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

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CNKI期刊库中选择“篇名”检索字段,检索词为“数字化医院”,时间范围为“2005-2011”(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20日),匹配模式为“精确”,其他限定条件为数据库默认设置,并将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题录保存及全文下载。题录包括题名、作者、年、刊名、单位、关键词等信息,并将题录信息导入Excel表格,便于统计和分析。

3 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利用上述检索策略,共获得相关文献323篇,舍弃同作者的重复文献以及会议记录和征稿通知等,用于此次研究的文献共有277篇。

3.1 文献年份分布及分析(见图1)

图1显示,2005年-2011年有关数字化医院研究的论文数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11年,论文数已经是2005年的一倍多,可见这几年数字化医院发展越来越受关注,这与国家的重视密不可分。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卫生信息化体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首次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确定为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柱之一,医疗信息化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3.2 文献研究热点分布及分析(见表1)

3.2.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应用最早最成熟的系统,大部分医院已基本实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一些发达地区已尝试研究和建设区域医疗卫生系统[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执行行政管理、医疗管理、决策支持和辅助医疗的功能,以达到优化就医环境,提高医院就诊、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等作用。从业务角度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可以分为门诊、住院和综合业务三大部分,而前二者更是医院的核心业务,在设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时应该注重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简单灵活的管理软件和硬件,并根据就医流程进行优化,减少非医疗时间,真正解决“三长一短”等问题[3]。

3.2.2 管理。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推进,实现数字化医院全面优化的管理逐渐显现出它的重要性。数字化医院的管理包括门急诊管理、药库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网络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评估管理等方面。国内有些数字化医院建设时重先进技术的应用,轻整体规划管理,直接导致了数字化信息系统应用效率偏低,因此需重视人、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相互配合和补充。首先,数字化医院管理应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进行包括HIS、CIS、PACS在内的整个业务流程的协调管理,对于各个工作流程采用细节管理。其次要注重人事管理。在后勤管理中,应将医院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与人事、财务、物资、办公等各个系统有机融合。还应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医院迅速恢复正常工作。注重医院绩效评估管理,能帮助发现医院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其加以改善,明确医院建设的具体目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引导医院更好地发展。此外,利用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医学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挖掘有用信息,协助决策层制定有益的管理方案[4-7]。

表1 2005-2011年数字化医院研究热点分布

3.2.3 网络架构。医院的网络架构一般采用三层架构或二层架构。三层架构是指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主要应用于具有多个楼宇的院区;二层架构则是核心层与接入层直接相连,更适用于大型单体楼宇。采用双核心、双链路,排除单点故障方案实现网络冗余,保证医院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8-9]。

3.2.4 信息安全。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量增加,且有一定保密性,若出现数据丢失、电子病历泄漏或被恶意篡改等信息安全问题会对数字化医院的运作构成很大威胁,甚至导致医患纠纷和法律纠纷。为避免安全问题需在系统安全方面采用身份确认技术,防止非法用户侵入,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择优选取较完善安全的软件,定期维护系统和病毒查杀、病毒数据库更新和补丁下载,并控制医务人员上网权限等。在数据安全方面,采用数据加密及定期备份管理。在网络安全方面,内外网分离,采用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和预防、病毒防御等措施进行边界防御、网络防御、系统防御,从而增强整个信息系统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简单性[10-11]。

3.2.5 电子病历。电子病历作为记录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所有信息的载体,它的建设至关重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主要有Word和数据结构化两种形式。现在较多医院倾向于后者,因其结构严谨,限时填写,并且是在各级审核签字后再由信息中心来辅助完成病历书,既提高对医生病历书写的要求,又避免了Word形式电子病历存在的复制问题[12]。(2)内容。目前,较多电子病历的内容只包括首页、检查、检验和文字书写方面,而各种设备检查信息、特殊操作诊查报告类信息、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和知情同意书类文件等还没完全导入电子病历中,还不能完全实现电子病历的功能[12-13]。(3)公开。公开的对象多为患者、医疗管理机构,公开内容包括主观和客观两部分。让医护人员担心的是公开主观内容,因为这是其诊断患者的思维分析过程,可能会存在认识或分析不足,往往导致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处于劣势。因此,要让医护人员不仅重视电子病历的填写,更要完善电子病历的建设,使其真正、真实地记录患者的医疗信息[14-15]。(4)法律地位。目前,电子签名的法律环境已经成熟,但因安全性、真实性、隐私性和保密性及不可否认性等问题,导致还不能很好地确立其法律地位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在较多医院采取的解决方法是电子签名及签名认证、数据加密、设置权限和分级授权、第三方监管等技术[16-17]。

3.2.6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无胶卷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PACS的成功实施。PACS的设计应保证以病人为核心,功能实用、安全、可靠、兼容多种设备、灵活配置、先进、可扩展且使用标准化的协议和图像格式(如TCP/IP协议、DICOM协议、符合ACR-NEMA及DICOM标准的图像数据格式、HL7数据交换协议)等[18]。

PACS的建设可以从优化影像科的工作流程、合理的PACS存储模式和与HIS融合三方面着手。PACS存储模式建议采用SAN结构实现层次化的影像存储,以三个月时间内是否使用分为二级存储和三级存储[19]。

表2 2005-2011年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PACS的数据标准复杂,数据存储和传输量大,建设成本大,以及各种技术问题,使得PACS的建设任务艰巨,应按照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并按规划分步建设有序地推进。

3.2.7 区域数字化医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近年来,以电子健康档案(EHR)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将成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重点。随着国内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完善,一些医疗机构已开始转向医院外探索支持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卫生部门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方式,实现区域的互联互通,构成区域性的数字化医疗卫生体系,进而构成全社会的医疗保健体系,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20]。

3.3 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见表2)

从表2可知,标准不统一和人才匮乏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另外,还存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电子病历的法律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3.3.1 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标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时各做各家,使得医疗设备和各子系统的运行环境、使用标准不统一,加上信息采集、存储等采用的标准不同,容易导致各医院间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21]。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标准主要有医院电子信息交换标准HL7、医学数字化影像和通讯标准DICOM、国际疾病及健康相关问题统计分类ICD-10、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UMLS等[1,14]。为实现统一标准的目标,我国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社区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和《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字典》等国家级卫生信息标准的制订[10,22]。

3.3.2 人才匮乏。人才主要是指掌握医学知识和医学信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医务人员缺乏医学信息技术知识,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没能完全掌握基本的医学信息技能以及医院没有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原因,导致无法满足新时期医疗卫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严重阻碍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因此,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各医疗卫生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23],可通过继续教育和高校专业人才教育两个途径加强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4 总结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现代化的必然之路。目前,国内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管理和运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现在的数字化医院建设还存在各种不足,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推进医疗发展进程。

[1]张英时.浅谈数字化医院[J].医学信息,2008,21(9):1498-1501.

[2]陆维嘉.中外数字化医院比较分析[J]. 医院管理论坛,2007(124):57-58.

[3]王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5):702-703.

[4]陈 ,郭文明.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医疗设备信息, 2005,20(3):21-22.

[5]曹文献.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7):601-603.

[6]谢育波,曹兴兵.数字化医院建设与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0):74-75.

[7]张丽君,石立宣,栾立柱,等.数字化医院运营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07,2(2):29-31.

[8]曹阳,李民,郭益锋.浅析中型医院局域网的设计与改造[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35(6):464-466,469.

[9]李玉杰.构建数字化医院网络平台的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11):29-31.

[10]杨延双,辛爽,袁小栋.基于Struts框架的数字化医院安全机制研究和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2006(4):63-65.

[11]朱弋,张卫东.数字化医院的网络安全问题[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9):55-56.

[12]晋爱莲,崔晓燕,丁孟霞.推广电子病历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步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67-268.

[13]王炳胜,王景明,石德光,等.数字化医院提高电子病历质量的方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8):39-40.

[14]石德光,王景明,李永申,等.电子病历在数字化医院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2):140-141.

[15]王炳胜,王景明,石德光,等.数字化医院电子病历公开注意事项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1):1092,1094.

[16]王夏玲.电子病历在数字化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50-51.

[17]李澄婷,张利群,陈艇.建立电子病历监管服务机构加快“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进程[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3):67.

[18]周建文.数字化医院PACS系统设计与实施[J].科技资讯,2009(22):46.

[19]张渝,李初民.数字化医院PACS系统的设计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06,3(12):33-34.

[20]黄晓东.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医院之路[J].医学信息,2011,24(2):566-567.

[21]于鸿飞,柯新华.数字化医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医疗设备信息, 2005,20(10):49-50.

[22]鲁永红,杨钦锋.电子病历实现技术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62-63.

[23]张宏阳,吴京美,马彦茹.数字化医院建设与医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数字医学,2008,3(4):50-51.

猜你喜欢

病历数字化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强迫症病历簿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数字化制胜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