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业卫生能力建设情况调查

2013-11-27马世伟阮志刚李谊邱永祥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3年1期
关键词:全路职业病科室

马世伟,阮志刚,李谊,邱永祥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我国铁路系统从业人员较多,据统计,2010年国家铁路从业人数为211.36万人[1]。铁路实行“主辅分离”改革以来,铁路设计、建设施工等单位剥离铁路系统后,路内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及作业人数显著减少,但铁路作业仍具有涉及区域大、涉及人员多、从业时间长的特点,随着国家职业卫生与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铁路系统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护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我国铁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主要由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中心)(以下简称疾控所)提供。为更好地加强铁路职业卫生工作,保护从业人员健康,有必要全方位地了解铁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本文对铁路职业卫生建设能力情况进行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2010年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职业卫生科室设置情况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对全国18个铁路局30个疾控所(中心)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

调查开始前对相关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问卷的填写标准等。在调查过程中,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双人双录入并进行逻辑校对。

1.3 数据分析

应用EPidate3.1软件建立数据库,执行双录入并校对后转换为SPSS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有效问卷30份。

科室设置情况:铁路疾控所设置科室数(13.53±5.55)个,最多27个最少5个;其中,涉及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室有(3.77±2.13)个,最多9个最少0个,专职职业卫生科有(0.77±0.50)个,最多2个最少0个。

人员配置情况:铁路疾控所共计3 578人,平均(119.27±42.70)人,最多194人最少42人;其中职业卫生人员共计254人(其中专业人员243人),平均(8.47±6.12)人,最多25人最少0人;实验室人员共计427人(其中专业人员410人),平均(14.23±5.87)人,最多29人最少4人。

由于国家统计资料未具体到专业科室,在此仅进行疾病控制所之间比较。铁路疾控机构与全国疾控机构相比得知,每万人口铁路疾控人员和技术人员数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铁路疾控机构历经60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可满足铁路公共卫生的需求。

表1 铁路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情况比较

2.2 学历情况

由表2见,职业卫生科室、实验室学历组成和全所职工总体有差异(χ2=106.6 P<0.001)。职业卫生科与实验室人员学历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7.16,P=0.128 >0.05),职业卫生科与实验室人员构成与全所相比有差异(χ2=101.6,P<0.001)。职业卫生科室和实验室人员学历组成优于全所职工总体情况。

表2 全路疾控所职工学历组成

2.3 职称情况

由表3可知,职业卫生科室、实验室职称组成和全所职工总体有差异(χ2=138.2,P<0.001)。职业卫生科与实验室人员职称组成有差异(χ2=26.27,P<0.001),职业卫生科与实验室人员职称构成与全所相比有差异(χ2=108.3,P<0.001)。职业卫生科室、实验室人员、全所职工职称组成均有差异。从数据可得出职业卫生科室初级职称比例较高,而实验室人员中级职称比例较高,全所总体无职称人员比例较高。

表3 全路疾控所职工职称组成

2.4 年龄构成

由表4可知,职业卫生科室、实验室年龄组成和全所职工总体有差异(χ2=75.19,P <0.001)。,职业卫生科与实验室人员年龄组成有差异(χ2=10.10,P=0.018 <0.05),职业卫生科与实验室人员年龄构成与全所相比有差异(χ2=65.77,P<0.001)。职业卫生科室、实验室人员、全所职工年龄组成均有差异。从数据可得出职业卫生科室30~40年龄段人员比例在三组中最高,而实验室20~30和40~50年龄段在三组中比例较高,全所50岁以上人员比例在三组中较高。

表4 全路疾控所卫生人员年龄组成

2.5 职业卫生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职业卫生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从事工作环境监测、作业者健康监护以及应急救援、卫生工程改造等工作内容,全方位的预防职业病。为此针对环境监测和体检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铁路疾控所职业卫生科室均已开展监测工作,开展体检工作的占83.33%,如表5。

表5 全路疾控工作项目开展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全路具备检测能力人员282人中具有资质人员166人,具备职业健康体检能力人员458人,其中确定相关资质的为259人。全路疾控所共有现场监测设备1 349台,职业卫生实验分析设备1 393台、放射卫生监测设备91台。全路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1家,乙级及以下资质12家。铁路疾控所基本具备职业卫生服务能力,但仍有部分单位需要加强能力建设。

3 讨论

铁路疾控所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设置情况,随着铁路卫生防疫站的建立、改组、撤销、重建、整顿、发展而变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纯预防到防治结合,逐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铁路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防治系统。

建国后于1949年在全路开始建立卫生防疫站,1950年设置劳动卫生组,1963年全路劳动卫生专业人员183人,劳动卫生人员占卫生防疫专业人员总数的13%。1980年劳动卫生专业人员总数为354人,占防疫站总人数的8.07%[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现场监督检查由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铁路职业卫生管理职能逐步移交部安监部门负责,各路局站段职业卫生职责由安监室劳动安全人员负责,全路劳动保护人员近3 000人(兼职职业卫生工作)。但由于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设备仍在铁路疾控所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仍然由铁路疾控所提供。2010年全路进行了职业卫生普查,铁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为21.6万人[5],铁路职业卫生人员人均服务铁路接触职业危害职工850人。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点)7 605个[6],人均检测30个作业场所。工种及岗位作业人员多、检测工作要求高且压力大,从数据得知铁路疾控所从事职业卫生人员相对于其他科室呈现学历高、职称低、年龄偏大的特点,表现为工作技术要求高、课题支撑少、工作辛苦年轻人不愿干的问题。铁路职业卫生相对于病媒生物、食品饮水安全、传染病而言目前重视程度偏低,有必要加强职业卫生相关能力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为保护职工健康、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提供技术支持。

虽然铁路职业卫生取得了较大成绩,铁路职业卫生模式[7]具有信息掌握全面、统一指挥、便于协调、处置及时的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依靠企业行政手段强力支撑而造成了该机构依赖性强,技术人员收入与工作联系不密切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人员方面,由于体制原因中高级专业技术骨干出现流失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则更为突出[8]。因卫生属于铁路保障部门,职业卫生专业人才引进难,且由于缺乏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造成部分路内非专业人员的进入,专业科室的专业人员不足。

针对铁路疾控所的情况提供以下建议:一是加强铁路内部政策支持,明确职业卫生各部门定位,理顺管理体制;二是铁路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激发基层站段的职业卫生需求;三是加强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建立专业准入制,着力解决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四是完善奖惩制度提高职工积极性,兼顾公益与效益;五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卫生工程改造能力建设,做到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通过铁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推动铁路职业卫生的发展。

(在调查中得到了铁路局疾控所职业卫生技术人员以及各级铁路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1]铁道部统计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0年铁道统计公报[N].人民铁道,2011-0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h.gov.cn/zwgkzt/pgb/201104/51512.shtml.2011 -04 -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9_402722510.htm.2011-04-29.

[4]路文德.中国铁路卫生防疫事业四十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253-260.

[5]马世伟,伍世平,孔宪会,等.铁路职业卫生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4):209-212.

[6]马世伟,阮志刚,李谊,等.2010年全国铁路系统职业卫生状况调查[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5):247-250.

[7]刘孔唐.对铁路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几点认识[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6,33(6):302 -304.

[8]周捷.对铁路职业病防治工作顺应跨越式发展改革的思考[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6,33(2):106 -108.

猜你喜欢

全路职业病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人人都有职业病
全路通信骨干网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构架及需求分析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广告索引
父亲的职业病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The Use of Futures and Forward in Risk Reduction,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Stocks and Bonds An Analysisof the UK investment s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