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界定、形成机理及框架分析

2013-11-23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脆弱性旅游环境

李 锋

(河南大学 旅游科学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一、问题提出

脆弱性的概念首先由蒂默曼(Timmerman P. 1981)提出,并将其运用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中,它是指系统或系统组分对风险事件的承受和恢复能力[1]。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脆弱性的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2],并作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被IHDP、IPCC、IGBP 等国际性科学计划与机构提上研究日程[3-5]。随着脆弱性理论的发展,脆弱性的研究逐步拓展到经济学领域,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正式提出“经济脆弱性”的概念[6]。目前,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可持续性科学的7个核心问题之一[7-8]。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与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旅游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政治冲突、极端气候事件、传染性疾病、经济危机、社会骚乱等危机事件的频发,旅游经济的脆弱性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已成为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源问题,对此必须给予充分关注。

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关注起始于1974年,在当时世界旅游业遭受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旅行研究协会(the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开始关注旅游经济的脆弱性[9]。国外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研究多是从旅游危机管理的角度,对旅游危机后旅游经济如何恢复进行研究[10-15]。对旅游经济脆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的,多数是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危机前后旅游经济数值进行对比来测算旅游经济损失量,把旅游经济损失量作为判定旅游经济脆弱性的依据[16-18]。

国内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涉及旅游经济脆弱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旅游经济脆弱性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还不多。孙春华对旅游经济脆弱性根源进行了研究[19],王仲明对处于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国家的旅游经济脆弱性根源进行了对比研究[20],魏小安、曹福荣等对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和旅游经济敏感性概念间关系进行了辨析[21-22];王兆峰对旅游经济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23];张凌云、匡林从旅游经济周期的角度,对旅游经济的脆弱性进行了动态研究[24-25];李军、保继刚等从产业间对比的视角,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26];梁增贤、解利剑以桂林为例对城市旅游经济脆弱性进行了测度研究[27]。

国内外的许多旅游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经济脆弱性进行了研究,也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但许多研究其导向意义大于理论意义。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数只是从某个单一角度诠释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成因,而导致旅游经济脆弱性是多要素综合影响的系统问题,如果仅仅从单一角度或单一层面出发,很容易出现同一个问题形成迥然不同的观点。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研究需要一个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概念,并对导致旅游经济脆弱性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进行科学揭示,这些都是旅游经济脆弱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且是提高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力所必需的。

二、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界定及分类

(一)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界定

脆弱性科学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众多学科,研究领域遍及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信息安全、贫困与发展、金融、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28]。不同学科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脆弱性概念[29]。但到目前为止,旅游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体系。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是整个旅游经济脆弱性理论研究的基础。因此,也是旅游经济脆弱性研究中必须首先廓清的问题。

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大致有如下几种认识和界定:(1)旅游经济脆弱性是暴露于不利环境影响或旅游经济遭受损害的可能性[30];(2)旅游经济脆弱性是遭受不利环境影响而旅游经济遭受损失的程度[31];(3)旅游经济脆弱性是一概念集合(包括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力等)[32]。从以上3 种认识或者界定来看,第一种认识把旅游经济脆弱性等同于风险;第二种认识把旅游经济脆弱性等同于旅游经济损失;第三种认识强调了旅游经济系统的暴露性、敏感性、应对力和恢复力,但它们只是在旅游经济脆弱性受到外部环境冲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外显表象特征,而不是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内在本质。

由于旅游产业的开放性、综合性和依托性特征,使得旅游经济具有高度的暴露性和敏感性[33]。由于旅游经济系统对内外环境扰动的高敏感性和低抵抗力,相对于别的产业来说,十分容易在内外环境扰动中失去旅游经济系统原有的结构、状态及其功能属性,进而出现波动不稳定状态[34]。这种属性或状态是由旅游经济内部系统特征和外部产业依赖性特征共同作用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系统本质特征,是隐含于区域旅游产业载体之内,其显性化是风险、暴露、应对与恢复的函数,是系统在发展中副作用的量变[22]。旅游内外部环境扰动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程度具有放大或缩小作用,并且可能是影响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属性外显的直接原因,但环境扰动并不是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35]。

从字面上理解,脆弱性由“脆”和“弱”两个核心字构成,“脆”即容易破碎,“弱”指抵抗能力较差。那么,旅游经济脆弱性就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旅游经济脆弱性承载体的过去或未来,或是相对于类似旅游区域单元。另外,旅游经济脆弱性还应是一种动态概念,是指受到不利影响的倾向或趋势。其动态性表现在旅游经济脆弱性程度会随着旅游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具体来说就是指旅游经济脆弱性可以通过其自身结构的优化调整或外在各类政策(旅游产业政策一般包括激励性、保健性、救助性和工具性等四类)因素的促进,进而改变其脆弱性程度和增加其抵抗风险的能力,最终使得其表现出较低脆弱性的特征,从而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增强[36]。正是由于旅游经济脆弱性的相对性和动态性,才使得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旅游经济脆弱性(Vulnerability of Tourism Economy)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目的地旅游经济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扰动,由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应对性和恢复力相互作用,所体现出的旅游经济结构和功能容易受到损害的一种系统属性。

(二)旅游经济脆弱性分类

现代旅游是一个影响广、牵扯宽、要素多、变化大、地位高、动全局的大产业[37]。旅游系统是各种旅游事象的集合体,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38],它具有实现旅游价值的整体功能[39]。旅游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是由旅游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状态决定的[40]。其中,每个子系统的变化,都有可能给旅游经济造成脆弱性损失[20]。那么,与旅游经济稳定性相对立的旅游经济脆弱性自然也是由其结构和运行状态决定的。如果从旅游经济系统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有一些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因素是旅游经济系统在自身运动过程中孕育产生的,另一些因素则是来自系统外部的具有偶然性的扰动。因此,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因素可以分为系统外因素和系统内因素,本文也把旅游经济脆弱性分为“结构累积式脆弱”和“环境胁迫式脆弱”两种类型。

由旅游经济系统内部要素结构及其自身运动规律所决定的旅游经济脆弱性,属于系统性内生原因,可以称为“结构累积式脆弱”。内生脆弱性因素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旅游资源约束条件下,是旅游经济系统内部主体活动规律所形成的,尽管适当的旅游经济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脆弱性,但却无法通过政策组合等有意识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在旅游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由于旅游市场结构、旅游收入结构、旅游组织结构、旅游投资结构、旅游产品结构等系统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伴随着旅游竞争环境的变化、旅游发展速度的提升、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旅游产业规模的膨胀,在粗放式、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路径依赖下,旅游经济结构不合理逐步加深,由此带来旅游经济脆弱性的逐步累积。

系统性原因应该视为系统的内生变量,而非系统性原因可以视为外部变量。与“系统性内生原因”相对应的是来自外部环境的“非系统性原因”,如地震、公共卫生事件、金融危机、社会骚乱等,其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在开放的旅游环境下,由于旅游消费具有选择性特征,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旅游产业政策等旅游经济系统外部环境因素的突变和渐变,都会给旅游经济脆弱性带来一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此类脆弱性是外部环境变化对旅游经济发展形成胁迫而产生的。基于此,本文把此类脆弱性称为“环境胁迫式脆弱”。

如果对1983-2011年间中国旅游经济的脆弱性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把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横轴,旅游经济脆弱性作为纵轴,就会有一条如图1 所示的倒U 型曲线示意图(脆弱性库兹涅茨曲线)[41]。当旅游经济系统从左侧接近谷底时,系统脆弱性很强,有崩溃的危险。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等不同阶段,旅游经济脆弱性存在着不同的变化特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旅游经济结构的不同,而导致两种类型的脆弱性分别占据着不同的主导地位。“环境胁迫式脆弱”代表了旅游经济脆弱性的一种外显压力或表象,而更根本的压力来源于“结构累积式脆弱”的不断积累[42]。在一定条件下,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大小就是两者叠加的结果,脆弱性程度在旅游危机发生时达到顶峰。

图1 旅游经济脆弱性库茨涅茨曲线示意图

三、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维度和分析范式

(一)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维度

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维度(Dimension),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判断和评价旅游经济脆弱性本质的一种视角。旅游产业的多维度性和多层面性,决定了旅游经济脆弱性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和多维度的概念。

一般来说,旅游经济的稳定涉及到旅游环境、旅游通道、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等各个层面[43]。旅游经济稳定性的实现,需要目的地、旅游企业和关联企业的共同努力,而这种共同努力的载体,就是以旅游目的地为单元所形成的旅游内部结构支持系统和外部环境支撑系统,内部结构支持能力和外部环境支撑水平决定了旅游经济脆弱性的高低,而旅游经济脆弱性显性化就是应对能力与脆弱性博弈结果的表现形式[44]。本文认为,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至少应包含四个维度,即旅游环境维度、旅游市场维度、旅游经济结构维度、脆弱性应对维度。前两者是产生旅游经济内在脆弱性的外在条件,后两者是旅游经济脆弱性产生的根源属性。

(二)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范式

SCP 范式,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三段论的产业分析范式,对产业组织学发展成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45]。当前,SCP分析范式已经成为人们分析特定产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首选分析范式[46-47]。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系统中重要的部门经济,本文借用哈佛学派的SCP 范式,根据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维度,结合旅游产业特征,提出了旅游经济脆弱性的“E-MSCP”分析模式。即“旅游环境(Environment)—旅游市场(Marketing)—旅游经济结构(Structure)—旅游经济脆弱性行为(Conduct)—旅游经济脆弱性损失(Performance)”。并对各要素分析如下:

(1)旅游环境(Environment)。由于旅游产业的开放性和依赖性,旅游经济属于典型的耗散结构,旅游经济通过与依赖环境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以维持稳定状态,一旦失去外部环境的支持,旅游经济将不复存在。旅游经济依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旅游产业外围的环境要素,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政治环境五个方面。对于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的环境要素,具体包括旅游资源约束和旅游环境突变,这些要素对旅游经济来说,基本上是不可控的。

(2)旅游市场(Marketing)。旅游市场是旅游业的基础,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多方面属性。旅游脆弱性管理失效,从而形成旅游危机,而旅游危机的影响机制是从减少客流开始,按照“客流—物流—资金流”的相继减少顺序削弱旅游经济活动的频率,随着游客量的减少,物流、资金流相应减少甚至停顿,目的地的旅游产业链断裂,旅游经济陷入困境[48]。因此,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外在显性表现是始于客流减少,终于旅游经济损失。因此,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应把旅游市场分析置于前面。

(3)旅游经济结构(Structure)。旅游经济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49]。旅游经济结构主要包括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品结构、旅游组织结构、旅游投资结构、旅游区域结构、旅游技术结构等。旅游经济结构在一定时段内表现出一定的结构刚性[50]。

(4)旅游经济脆弱性行为(Conduct)。旅游经济脆弱性行为主要是指目的地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在受到外部环境冲击后所体现的暴露度、敏感性、应对力、恢复力等行为。这里,暴露度是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设施,以及旅游经济处在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的位置。敏感性强调的是旅游经济载体的本身属性,是由其内部经济结构决定的,旅游危机发生前就业已存在。旅游经济敏感性大小是指旅游经济系统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这种响应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51]。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力主要表现为旅游环境发生变化时,旅游经济系统中表现出来的抗御扰动的特性。由于面临的外界环境变化往往是旅游业本身不可控制的,应对这种变化主要依赖于系统的整体功能,因而,这种应对力是全面的、综合的。同时这种应对亦有主动应对与被动应对之分。因此,本文认为,应对力是旅游经济系统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被动适应)和应变性(主动适应)。恢复力则为外部旅游环境扰动发生之后表现出来的旅游经济系统的承受、适应或恢复的能力,其表现是旅游经济载体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效率。

(5)旅游经济脆弱性损失(Performance)。在外部冲击下,旅游经济脆弱性行为的“负绩效”就是脆弱性损失。

在E-MSCP 分析模型中,5个要素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在不同类型的旅游经济脆弱性,或在不同的旅游经济发展阶段,影响旅游经济的核心要素会有所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不同。因此,对于E-MSCP分析模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四、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机理模型

旅游产业发展的无边界,构成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多要素、多维度、多目标的复杂动态系统,旅游系统内部不仅存在着各要素之间的动态非线性相干关系,旅游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也无时不进行着熵流的转换过程[52-53]。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需要提出一种理论模型,搭建多因素分析框架,并运用此模型对旅游经济脆弱性进行分析,从而为降低旅游经济脆弱性提出对策。

根据E-MSCP 分析范式,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因素可以分为环境、结构、行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具体影响因素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影响,有些是直接作用,有些是间接作用,有些是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些是通过改变其他影响因素来改变旅游经济的脆弱性。本文研究的“旅游经济脆弱性”是一种负绩效,从上文对旅游经济脆弱性分类可知,以旅游经济结构作为核心来探寻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机理会更符合逻辑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系统结构都是基于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的,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刚性[54]。现实情况是,旅游经济结构的形成往往具有较长时间,其结构上的刚性不可避免,这种刚性在面对旅游资源约束、旅游环境变动等不利外界变化,需要旅游经济结构作出适时调整时,会表现出较强的阻碍作用,进而体现出经济结构的副作用。根据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范式和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的核心力量,构建了如图2 所示的基于E-MSCP 范式的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机理模型。

图2 基于E-M S C P 范式的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机理模型

五、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能力”分析框架

传统的脆弱性研究往往是针对静态系统进行分析[55],而区域旅游经济系统不是处在静止状态下,它是在时空上不断演化并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区域旅游经济系统是在外部环境突变后,才被干扰并形成反馈,当旅游经济系统与外部环境形成反馈后,系统内部经济结构的破坏可与外部环境同时变动,也可滞后,但其滞后具有隐蔽性。同时负绩效(脆弱性)可能由于积累而更强,从而造成旅游经济系统的突然崩溃。但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隐蔽性和时滞性使其很难检测和预测。为了更好地对旅游经济脆弱性进行分析,有必要将旅游经济的脆弱性与应对力相互作用为主线,将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形成机理与流程从抽象还原到具体,从深层回到表层。

(一)层面I:外部环境一应对能力—脆弱程度

旅游外部环境与旅游内部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动态呼应,由于旅游经济结构对旅游脆弱性应对能力起到决定作用,因此,呼应可以分解为如图3 所示的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力对外部旅游环境的响应”,另一个阶段是“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力的对应”,两个阶段构成了分析框架的第一个层面“外部旅游环境一应对力—旅游经济脆弱性程度”。随着旅游产业日益融合发展和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和模糊,旅游经济更易受外部环境扰动的影响。为了维护乃至强化旅游经济的稳定,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能力应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适应和调整,构建出有利于提高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能力的旅游经济结构。

图3 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能力”分析框架

(二)层面Ⅱ:观念确立—研判环境—制定决策—调整适应

旅游经济脆弱性变化分析框架的第二个层面,其与旅游经济脆弱性管理流程相对应,是旅游经济脆弱性的表现形式和脆弱性管理手段及措施的具体化和形式化。旅游经济系统对外部旅游环境的响应效率,对提升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旅游经济脆弱性管理来说,其响应通常表现为确立观念、研判环境、制定决策和调整适应四个步骤流程[56-57]。

(1)确立观念。观念是特定人群的集体选择,与特定人群的素质、认识水平有很大关系。在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中,人们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认知水平、具体态度和看法,都会影响人们应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发展态势[58]。我国近年发生的一系列旅游危机事件中,观念的缺失和落后已成为决定旅游危机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

(2)研判环境。环境研判包括旅游环境分析,以及对降低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机会识别。旅游环境分析在于及早判断外部旅游环境中潜伏的可能会发生的突发危机,对外部旅游环境的不确定性做到预先甄别、衡量和监控,准确把握旅游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以便及时把握可以降低或应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机会窗口”。

(3)制定决策。根据外部旅游环境态势判断,结合旅游经济结构特征、发展阶段和人财物实力基础,制定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决策。

(4)调整适应。所谓适应性调整实际上是旅游经济系统针对环境变化而做出的结构性转换与重构。旅游经济结构的重构不仅对脆弱性应对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未来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大小有重要决定意义。另外,技术进步是旅游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优化的核心要素,技术运用可以有效促进旅游经济结构的适应调整[59],从而降低旅游经济的脆弱性。但也应该看到,技术应用也正在无意中将旅游经济置于风险之中。

(三)层面Ⅲ:环境研判能力—决策制定能力—适应调整能力

对波动复杂的旅游外部环境做出研判,制定出应对决策,做出适应性调整的管理流程,是在旅游经济各子系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能力正是研判能力、决策能力与调适能力这三大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积极作用力量与消极作用力量不断发生变化,当消极作用力量成主导时,脆弱性症状的表现也在明显化。

从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能力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三个层面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层层递进关系,其路径是“旅游经济脆弱性—旅游经济结构—脆弱性应对能力”的旅游经济脆弱性管理内涵、旅游经济脆弱性管理过程、旅游经济脆弱性来源。其中,“旅游经济脆弱性管理内涵”说明旅游经济脆弱性应对力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即降低旅游经济的脆弱性,“旅游经济脆弱性管理过程”表示怎样实现降低旅游经济的脆弱性,“旅游经济脆弱性来源”是对脆弱性应对效果和应对基础的求证。

六、研究结论和思考

本文从旅游经济脆弱性来源和应对的视角,提出了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的E-MSCP范式,构建了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机理模型和“脆弱性-应对能力”分析框架。研究认为,旅游经济脆弱性管理主要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要素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之中,通过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机理分析模型,将各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的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模型清晰地展现出各要素在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系统地认识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发展和演化过程。通过对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过程中各要素作用的分析,有利于在降低旅游经济脆弱性和旅游危机管理中明确核心要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二)旅游经济脆弱性治理要从源头抓起

旅游产业是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承载体,而旅游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的累积是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的源头。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控管理工作中,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增长规模和内部结构变化都对旅游经济脆弱性具有决定意义。因此,为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从组织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生产效率等源头上考虑如何降低旅游经济的脆弱性。

(三)降低旅游经济脆弱性要成为制度安排

旅游经济脆弱性是旅游经济的内生性系统属性。因此,降低旅游经济脆弱性应是一项常态工作内容。对于如何降低旅游经济脆弱性问题,必须结合旅游经济发展的阶段功能以及旅游经济的发展现实和趋势,从旅游产业、旅游环境、旅游市场、旅游技术引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产业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具有可操作性且极具敏感性的旅游经济脆弱性评价模型,使对旅游经济脆弱性预警成为一种更为系统和理性的制度安排。

以上是对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分类、形成及演化框架进行的初步探讨,阐明了导致旅游经济脆弱性各因素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试图更科学地揭示所有导致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从而提高其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力。鉴于旅游经济脆弱性形成和演化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隐蔽性,本文的分析框架只是一个初步探讨,它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断完善。

[1]Timmerman P. Vulnerability,Resilience and the Collapse of Society[J].Environmental Monograph,1981,21(3):164-173.

[2]Marssen M A,Schoon M L,Ke W,et al.Scholarly networks on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40-252.

[3]Bohle H G.Vulnerability and criticality: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geography[R]. Bonn:Interman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 al Chenge(IHDP),2001.

[4]Mc Carthy J J,Canziani O F,Leary N A,et al.Climate Change 2001: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R]. Stockholm: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SEI),2001.

[5]Moran E,Ojima D,Buchman N,et al.Global land project:Scienc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R].Internationd Geocpere-Biosphere Progran(IGBP),2005.

[6]Patrick Guillaumont. On the economic vulnerability of low income countries[R]. New York: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nited Nations,1999.

[7]Briguglio L.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dex for Ranking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ir Economic Vulnerability[R]. Geneva: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ITAD),1992.

[8]Guillaumont P,Chauvet L. Aid and Performance:A reassessment[R]. Washington:World Bank Conference Workshop on Aid:1999.

[9]邓冰,吴必虎,蔡利平.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4,18(3):1-8.

[10]Faulkner B. Towards a frarnework for tourism disaster manage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01,8(22):135-147.

[11]Faulkner B,Vikulov S.Katherine,washed out one day,back on track the next:a Post-mortem of a tourism disaster[J].Tourism Management,2001,8(22):331-344.

[12]Frisby E. Communicating in a crisis:the British Tourist Authority’s response to the foot-and-mouth outbreak and 11th September[J].Tourism Management,2002,9(l):89-100.

[13]Fujii E T,Mak J.Tourism and crime: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J].Regional Studies,1980,15(14):27-36.

[14]Goodrich J N.11th September attack on Ameriea:a record of the immediate impacts and reactionsin the USA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J]. Tourism Management,2001,8(23):573-580.

[15]德克·格莱泽.旅游业危机管理(中译本)[M].安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16]Wang Y S.The impact of crisis events and macroeconomic activity on Taiwan′s international inbound tourism demand[J].Tourism Management,2009,37(30):75-82.

[17]Huang J H,Min J C H. Earthquake devastation and recovery in tourism:The Taiwan case[J].Tourism Management,2002,30(23):145-154.

[18]Turner II B L,Kasperson R E,Matson P A,et al.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3,100(14):8074-8079.

[19]孙春华.浅谈旅游业的脆弱性及其规避途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8(10):9-12.

[20]王仲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脆弱性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1989,6(11):30-32.

[21]魏小安.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情况分析及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J].旅游学刊,2003,18(4):14-23.

[22]曹福荣.旅游业敏感性及危机管理的适当解读——冷静后的再研究与实证分析[J]. 旅游学刊,2011,26(7):44-52.

[23]王兆峰,杨卫书.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16(11):81-86.

[24]匡林.中国旅游业周期波动分析[J].旅游学刊,2000,15(2):9-17.

[25]张凌云.试论我国旅游业周期波动的复杂性和不规律性——兼与匡林先生商榷[J]. 旅游学刊,2001,16(6):27-30.

[26]李军,保继刚.旅游经济脆弱性特点与产业联系——基于张家界旅游经济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6):36-41.

[27]梁增贤,解利剑.传统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5):40-46.

[28]Birkmannn J. 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Hazards:Towards Disaster Resilient Societies[M]. 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2006.

[29]Newell B,Crumley C L,Hassan N,et al. A conceptual template for integrative human-environment research[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5,15(4):299-307.

[30]Henderson J C. War as a tourist attraction:the case of Vietna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0 ,2(4):269-280.

[31]Kaplan R,Norton D.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1):71-79.

[32]Cutter S L.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4):529-539.

[33]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4]孙根年.对旅游业发展是否有规律的几点应答[J].旅游科学,2008,22(6):1-4.

[35]李锋,孙根年.目的地旅游危机事件影响机理研究[J].灾害学,2007,11(3):78-83.

[36]马晓龙.基于绩效差异的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发展阶段演化[J].旅游学刊,2009,24(6):25-30.

[37]郭长江,崔晓奇,等.国内外旅游系统模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01-107.

[38]刘锋.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1):56-60.

[39]吴必虎.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4(1):21-25.

[40]王迪云.旅游耗散结构系统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34-37.

[41]李锋.基于综合模拟法的区域旅游投资预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2(5):148-156.

[42]Luers A L,Lobell D B,Sklar L S,et al.A method for quantifying vulnerability,applied to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of the Yaqui Valley,Mexico[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3,13(4):255-267.

[43]Gunn C A,Turgut Var. Tourism Planning:Basics Concepts Cases(4thed)[M].New York:Routledge,2002.

[44]Marssen M A,Schoon M L,Ke W,et al. Scholarly networks on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40-252.

[45]Bain J 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 John Wiley&Sons,Inc,1968:137-144.

[46]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0-68.

[47]徐卫涛,宋民冬.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农业与技术,2005,25(6):138-140.

[48]Santana G. Tourism:Towarda Model for Crisis Management[J].Turizam,1999,47(1):4-12.

[49]亚德里恩·布尔.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0]张辉.旅游经济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51]Turner II B L,Kasperson R E,Matson P A,et al.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3,100(14):8074-8079.

[52]Leiper N. Tourism Management[M]. Collingwood,VIC:TAFE Publications,1995.

[53]Mill R C,Morrison A. The Tourism System[M]. 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Hall,1985.

[54]Tai-Young K,Hongseok O,Swaminathan A.Framing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Change:A Network Inertia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704-720.

[55]Roberts M G,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1):12-21.

[56]Holling C S.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ic,Ecological,and Social Systems[J].Ecosystems,2001,4(5):390-405.

[57]Vasquez Leon M,West C T,Finan T J.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climate vulnerability:agriculture and ranch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US-Mexico border[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3,13(3):159-173.

[58]薛澜,朱琴.危机管理的国际借鉴:以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2003,9(8):51-56.

[59]王兆峰,杨琴.技术创新与进步对区域旅游产业成长演化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6):133-138.

猜你喜欢

脆弱性旅游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旅游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
基于电流介数的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