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浅析

2013-11-23黎文兵

实用老年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股骨颈螺钉股骨

黎文兵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占全身骨折的3% ~4%,尤其多见于老年人[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愈来愈多,采用牵引等保守治疗,患者并发褥疮、深静脉血栓、髋内翻畸形等较多,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临床效果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均主张采用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减少全身并发症和畸形愈合的发生率[2]。笔者对所在医院收治的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芜湖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本组1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12例,女6例;年龄62~85岁,平均(70±6.6)岁;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内科基础疾病14例;受伤原因:摔跌致伤12例,车祸致伤6例。按 Evans-Jensen骨折分型[3]:Ⅱ型 3例,Ⅲ型 6例,Ⅳ型6 例,Ⅴ型3例。软组织肿胀程度:轻度6例,中度10例,重度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国产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时间选择内科疾病调整稳定后手术,一般5~7 d。

1.2 方法 患者术前均常规X线摄片检查明确骨折类型,术前均给予患肢胫骨结节牵引制动抬高,软组织肿胀明显者给予脱水消肿。所有患者术前均调整治疗内科基础疾病,术前30 min应用抗生素1次,术前2 h常规速度输入平衡液。

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满意后,健侧卧位,作股外侧纵型切口,以大粗隆为中心,向上约4 cm,向下约8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沿切口方向切开股外侧肌,骨膜剥离器分离暴露,完整暴露股骨粗隆及粗隆下,对于术前骨折粉碎移位不明显者,部分剥离,以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直视下判断骨折移位方向,予以手法牵引复位,巾钳钳夹克氏针临时固定,术中摄片示骨折复位满意,取合适长度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紧贴骨质表面安置,钢板头端置入3根锁定螺钉于股骨颈内,钢板尾端置入3~4枚锁定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对于钢板螺钉无法固定的粗隆骨折块辅以拉力螺钉或钢丝捆扎固定,再次术中摄片检查以防锁定螺钉穿出股骨头进入关节腔,摄片满意,彻底止血,冲洗切口,依次缝合皮肤,术毕。

1.3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均抬高患肢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监测生命征变化,复查血常规,必要时输血治疗,切口引流24~48 h后引流量<50 ml拔除,注意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术后第1天即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第3天开始行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4周扶拐下地不负重功能锻炼,以后定期摄片,据骨折愈合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负重功能锻炼直至完全康复。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评定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80 min,术中出血量约200m l。病例均随访,时间3~18月,平均9月。18例病人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2例,良4例,中2例,无差,优良率为88.9%。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周,无钢板明显松动、断裂、骨不连,无髋内翻畸形。1例典型病例手术前后影像资料见图1~2。

3 讨论

老年人行动不灵活,容易受伤致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后治疗不当,引起骨折畸形愈合,且老年人大多体质弱,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较多,一旦长期卧床,必然加重原有疾病,以及发生褥疮、肺炎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愈来愈多的人认为,对于高龄患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应尽早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达到患者早期下床,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组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大多体质较弱,且合并心肺基础性疾病,手术耐受性较差,骨质疏松也较容易出血,手术操作方法及时间长短将直接影响到出血量的多少,对于老年患者术中低血容量将大大增加手术风险,故而对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既要达到骨折复位满意以及坚强内固定,又要减少手术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少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两者缺一不可。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有其自身的优势:(1)与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方法相比,DHS手术创伤较大,出血量多,特别是对股骨颈的破坏较大,股骨颈的骨质丢失太多,而PFN需要扩髓,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基层医院不易瞄准致手术时间通常较长,出血量多且增加感染机会,对老年患者很不利。锁定钢板操作则相对简单,易于掌握运用,且无需扩髓,从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也更轻,对于具有基础疾病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术中便于耐受。(2)钢板解剖形态的设计更贴近实际,无需折弯塑形,钢板近端螺钉角度固定并指向股骨头颈,固定后可获得较强的抗旋转能力。另外,近端3个钉孔所呈现的“品”字分布,具有三维稳定性[4]。(3)锁定螺钉与钢板之间有相互匹配的螺纹,螺钉锁定后,螺钉钢板骨形成一个整体,有效避免螺钉松动和应力集中,即便骨质疏松所获得的把持力也较强,从而允许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所引起并发症的发生。(4)对于骨质疏松骨折,锁定的多角度螺钉具有强大抗拔出力,钢板蛇形膨大的头部能部分包容粉碎的股骨粗隆,与螺钉一起对骨折具有复位固定效果[5-6]。(5)锁定钢板的自锁结构设计,使钢板具有成角稳定性,固定后相当于内固定支架,内固定强度加大,从而有效地防止术后髋内翻畸形。(6)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时,钢板无需与骨质紧密接触,螺钉一般两端固定,中间不予螺钉固定,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应力过于集中造成钢板断裂,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骨折断端的血供,有利于骨折的愈合。(7)有研究指出,考虑对于明显骨质疏松、骨折近端粉碎骨折、缺乏坚强固定骨质条件时锁定加压接骨板更具有优势[7-8]。本组研究资料中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0 min,术中出血量约200 ml,骨折预后优良率达88.9%,充分说明了锁定钢板治疗的优势。

锁定钢板应用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我们的体会:(1)因皮牵引力量较弱,主张术前骨牵引,不但能达到制动减轻疼痛和消肿作用,对骨折也能起到初始复位,有利于术中复位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术中复位造成的人为损伤。(2)术中牵引复位方法,将患肢于外展内旋位牵引,能达到较好复位效果。(3)安装锁定螺钉方向要准确,否则会造成钢板和螺钉不能达到完全锁定状态,日后螺钉易松动,另外拧螺丝钉时用力不能太大,以防螺钉和钢板锁死不易取出。(4)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因骨质疏松,锁定螺钉应进行双皮质固定,另外,锁定螺钉无加压作用,一般先上普通螺钉进行加压,后改锁定螺钉固定。(5)股骨近端打入股骨颈的3枚螺钉不能太长,以免穿出,打钉后要摄正侧位片确认。(6)术后及时主动锻炼、合理负重,常规应用抗生素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药物[9]。

本组18例患者中仍有2例未达优良标准,虽无明显断钉骨折不愈合的发生,但术后患髋中度疼痛时间较长,骨折愈合行内固定取出后疼痛明显缓解,其原因可能为:(1)1例患者手术中操作技术不当,患者小粗隆骨折移位明显未行良好的解剖复位固定,且钢板放置的位置欠佳,导致钢板头端的3根螺钉未完全固定股骨距,螺钉进入股骨颈的长度相对较短,尖顶距过大,这样钢板螺钉固定获得的把持力相对不足,在以后的功能锻炼中,骨折处可能始终存在一种轻微不稳定状态,引起临床疼痛表现,严重者有可能引起断钉从而导致手术失败。(2)1例患者体型较胖,骨质疏松较明显,术后4周即在家中负重锻炼,出现疼痛复诊,摄片等相关检查无明显异常,推迟负重功能锻炼好转。故而对于骨质疏松明显且体胖者,即使固定满意,亦主张“早锻炼晚负重”,过早负重,可能会引起疼痛,甚至手术失败。(3)国产锁定钢板的螺钉钉帽较凸出于钢板表面,固定后,增加了内固定物和软组织的摩擦力,从而有可能加重患者疼痛感。

总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术后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大大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作者认为,该治疗方法行之有效,特别对于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1]崔晓康,陈家顺.股骨近端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J].当代医学,2010,16(22):83.

[2]梁仁根.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58.

[3]Jensen JS,Michaelsen M.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McLaughlin osteosynthesis[J].Acta Orthop Scand,1975,46(5):795-803.

[4]卢志军,胡军,赵伟林,等.DHS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2):100-102.

[5]Roerdink WH,Aalsma AM,Nijenbanning G,etal.The dynamic locking blade plate,a new implant for intracapsular hip fractures: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with the sliding hip screw and Twin Hook[J].Injury,2009,40(3):283-287.

[6]郭三忠.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2):141-142.

[7]张保中,常晓.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个体化治疗[J].中国骨伤,2011,24(5):357-361.

[8]张志山,周方,田耘,等.反向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特殊类型股骨近端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1):48-52.

[9]张明柱.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3):250.

猜你喜欢

股骨颈螺钉股骨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