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

2013-11-22李凤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室

李凤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指通过采取或强化一定护理措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者缩短和降低不愉快程度[1]。舒适护理模式全面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2]。外科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未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3]。因此,需要对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为探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4例行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睢阳区公费医疗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4例行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男48例,女5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14±2.35)岁;住院时间7~24 d,平均住院时间(14.76±2.45)d;普外科手术29例,胸外科手术20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神经外科手术14例,腹外科手术12例,骨科手术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掌握患者及手术信息,如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等。手术前要加强术前访视,积极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心理疏导,努力消除患者术前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并最大限度的获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同时,要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大概过程、注意事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配合依从性。

1.2.2 术中舒适护理 术中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平静的手术环境,使患者有安全舒适的感觉。进入手术室后,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情绪变化,通过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慰和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舒适与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4]。也可以给患者听一些轻音乐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要选择正确舒适的体位,手术时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动作应轻柔娴熟,追求稳、准、快。

1.2.3 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以后,为患者安置舒适的体位,待患者清醒时,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非常顺利,减少术后抑郁,提高患者满意度。疼痛是影响胸外科术后患者舒适度的主要原因,患者术后可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有效地减轻疼痛,必要时可使用止痛药。术后把各种引流管置于舒适位置,并注意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等因素,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安慰和关心,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呵护。手术后第2~3天进行术后随访,询问患者术后体温、排气、饮食、切口愈合等情况,术后随访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4]。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参考WHO制定的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将疼痛分为0级、Ⅰ级、Ⅱ级、Ⅱ级4个等级。0级为无疼痛;Ⅰ级为可以忍受的疼痛,睡眠基本不受影响;Ⅱ级为持续疼痛,睡眠受到干扰;Ⅲ级为强烈的持续疼痛,睡眠严重受到干扰,需用镇痛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比较 术后于两组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外科术后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舒适护理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5],令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本文对外科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相关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采用舒适护理模式,使患者对外科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常规护理的71.16%提高到96.15%,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增加了患者的满足感,有效的改善了护患关系。综上所述,手术室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都明显好转,为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卓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65.

[2]周艳,刘晓丹,李勤,等.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护理研究,2008,22(34):3105-3106.

[3]洪小美,陈丽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4]安虹,姜兰,魏晓桂.人文关怀的温馨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西南军医,2007,9(2):128.

[5]刁秀珍.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914.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室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