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畜棘球蚴(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2013-11-22王淑芳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包虫包囊包虫病

王淑芳

(甘肃省天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祝733200)

本县畜牧业历史悠久,是以牛羊为主的牧业县。1998年,配合甘肃省兽研所使用吡犬喹酮片剂(0.5 mg/kg体重)药饵投服法和吡喹酮缓释剂(1枚/犬)腹股沟皮下包埋方法,对全县的犬进行细粒棘球绦虫驱治,经过6年的驱治工作,犬细粒棘球绦虫病在重流行区由1998年的78%下降到6%,羊包虫病的感染由89%下降到2.1%;感染率逐年下降,项目结束后再没药物发放。2007、2008、2009年连续3年调查绵羊包虫感染情况,2007年,感染率4.42%;2008年,感染率6.02%;2009年,感染率8.34%,3年平均绵羊感染率6.28%;其中肝包虫病例673只,感染强度范围1~27个,感染率5.11%;肺包虫病例50只,感染强度范围1~16个,感染率0.38%;肝肺包虫混合感染病例103只,感染强度范围3~21个,感染率0.78%,感染率又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调查散养犬2 900条,平均感染率25.36%,犬养殖场30条,感染率100%(以上数据显示,间隔几年后,感染率又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2009年,全县人共感染467例,其中手术治疗122例,药物治疗345例。2011年省动物疫控中心把天祝县列为包虫病重点调查县,调查牛、羊、猪棘球蚴感染情况,收集犬粪便检查包虫虫卵,报告如下。

1 调查范围及方法

1.1 调查范围 2011年8~10月,我们重点调查点定了1个屠宰场(调查牛、羊)和3乡镇9村,即为:天祝县清真屠宰场和松山镇3村、石门镇3村、抓喜秀龙乡3村。共流调牲畜为牛、羊597只(头)和犬180条。

1.2 调查方法 采用定点村组现场调查与屠宰检疫调查同步进行。进村逐户问卷调查和屠宰检疫眼观、用手触摸两类方法实施,认真检查肝、肺表面,触摸肝、肺,以便发现肝、肺实质中的蚴体包囊,同时注意其他组织器官有无蚴体包囊。详细记录被调查牲畜的产地、年龄、性别、包囊寄生部位、数目、大小等。并结合肉品检疫检验规程,做好肉品及脏器的无害化处理。

采集犬新鲜粪便:我们选择了牧羊犬多的松山、抓喜秀龙和石门3乡镇,每乡镇各选3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进行家畜饲养方式、驱虫、销售、驱虫管理及人间包虫病患病状况等为内容的包虫病现况调查,详细了解村级家畜动物防疫卫生状况,每村采集了20条1岁以上家(牧)犬新鲜粪便2g,放置带盖的50mL离心管中,-20℃保存后送至省动物疫控中心寄生虫科做虫卵检查和鉴定。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主要家畜包虫病荷囊情况调查 我们重点以清真屠宰场的绵羊和牦牛为主,进行屠宰肝、肺检查,截至10月中旬共检查家畜597头(只),其中,绵羊373只,牦牛216头,黄牛8头,对包虫包囊感染牲畜作了详细统计,见表1。

表1 屠宰家畜肝、肺感染率包虫病统计 (%)

从表1看出,绵羊感染率高达10.05%,比2009年8.34%的感染率上升了1.71个百分点,比1998年2%的感染率上升8.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2个百分点。牦牛的感染率比往年也有所上升。绵羊比牦牛感染率高许多,绵羊对包虫病较易感。

2.2 牛、羊包囊感染强度在“+”的占95%,主要表现在幼畜,呈白色包囊状;只有5%的呈“++”感染,表现在个别成年畜或老龄畜中,有些已形成钙化灶。肝脏废弃体比例区间在1∶200~1∶70之间,肺脏区间在1∶190~1∶90之间,肝脏包囊比肺脏较大。随着年龄增大,感染率也增高,形成的蚴体包囊越多,囊体体积越大在多年调查发现包囊大如鸡蛋,有些小如米粒,需仔细观察,触摸时较硬,有凹凸感。

2.3 表1表明,牛、羊单纯感染肝包虫几率高于其他感染,单纯感染肺部几率最小,在其他脏器上还没发现包囊。

2.4 屠宰绵羊幼畜中雄性占70%以上,成年绵羊中雌雄比例差别不大,调查性别对感染率影响不大。阳性病例常在成批屠宰的畜群中出现或没有,即一群牛、羊感染率或有很高的感染率,或全为阴性。说明包虫病流行范围不广,几乎都在牧区,家中养犬或周围有犬活动。

2.5 屠宰场外地县牛羊占35%,周围县牛、羊多为圈养,放牧较少。包虫病感染率很低,只有2例绵羊肝包虫。而本县来自牧业乡镇的感染率高于农业为主的乡镇,在牧区牛、羊还是以放牧为主,放牧犬的粪便污染牧草,犬食用有感染的脏器造成此虫在犬与绵羊间的循环感染。

2.6 省动物疫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科监测本县3个乡镇180份样品,3镇绦虫卵阳性率分别是5%,6.67%,8.33%,全县平均感染率为6.67%。以前没作过这方面的检测,无法对比。这3个乡镇是牧区,在其他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感染率应当低点。

3 讨论和小结

从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本县纯牧业乡镇家畜包虫病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近年来本县对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有所放松;二是广大农牧民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驱防意识仍然停留在被动之中;三是农牧区对传染源犬的管理和驱虫不重视。

3.1 牛、羊包虫的驱治药以抗蠕敏为主,但效果不佳,目前还没有治疗牛羊包虫病的特效药,所以驱除犬体内绦虫是关键,现在我县卫生部门从2007年开始给养犬户发放吡喹酮药(人用药物,也可用于犬),要求每月25号投喂犬。但据了解,虽然药物已落实到村医手中,但养犬户做到每月驱治的很少。畜牧部门却无驱治犬绦虫的药物发放,在包虫病的防治力度上,畜牧部门落后卫生部门,仅仅限制在调查了解,没有投入财力,有效的药物去预防此病的发生,防治工作有所放松。

3.2 养殖户缺乏包虫防治知识,认识不够,有药物却不积极驱虫,随意丢弃牲畜脏器,造成循环感染。因此一要继续加大包虫病防治宣传力度,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提高该病危害性的认识。二要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将包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防治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并确保足额及时到位。三要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四要加强终末宿主犬的管理,积极开展犬的驱虫工作,实施“月月驱虫,犬犬投药”的长期性预防措施。五要加强屠宰管理,检疫员严格处理有棘球蚴的内脏,决不能乱扔和喂狗,并将感染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包虫包囊包虫病
浅谈犬粪包虫抗原实验室检测及分析
肝囊型包虫破入肝内胆管的CT、MR 诊断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羔羊对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抵抗力
青海 打赢包虫病防治攻坚战
能谱CT曲线对不同分型肝包虫的诊断价值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