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腺肌病组织CD10的表达及意义

2013-11-21闫丽萍尹相丛李明霞蔡慧慧

精准医学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棕黄色腺肌病腺体

闫丽萍,尹相丛,李明霞,蔡慧慧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3 1 妇科; 2 血液病学研究室)

过去50多年中,尽管提出了很多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学说,但关于间质与腺肌病的关系研究很少。本实验选择CD10蛋白作为检测指标,观察其在腺肌病内膜间质中的表达情况,从间质水平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组织50例,作为腺肌病组;同时取其子宫内膜作为在位内膜组,病人年龄32~57岁。选取因宫颈原位癌行子宫全切病人的正常子宫内膜30例作为对照,病人年龄30~54岁。所有病人术前3个月均未应用性激素治疗。标本经40 g/L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1.2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鼠抗人CD10单克隆抗体工作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验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

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高倍视野,计数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按其平均值分为4级:0~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6%~100%为4分;按染色程度分为4级:无着色为0分,浅棕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深棕黄色为3分。最后评分为上述两项得分的乘积,0分为阴性(-),1~4分为弱阳性(+),5~8分为阳性(⧺),9~12分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Kr uskal-Wallis检验。

2 结 果

CD10蛋白主要表达于腺肌病和内膜间质细胞的细胞膜。CD10在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位内膜组和腺肌病组CD10的阳性表达率也高达96%和98%,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CD10蛋白表达比较(例)

3 讨 论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的腺体和间质良性侵入到子宫肌层的一种疾病,同时伴有平滑肌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很多发病学说,涉及流行病学、内分泌学、免疫学、凋亡以及遗传学等各个方面。有关间质成分的变化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MAI等[1]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血管、淋巴管周围可见孤立的雌激素受体和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而细胞角蛋白染色阴性的单一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结节。因此,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间质的研究尤为重要。

CD10是一种膜内金属酶,可使内切酶的生物活性失活。自1975年GREAVES等首次把CD10作为肿瘤特异性抗体以来,CD10一直用于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及淋巴瘤的分型。文献报道,CD10可在不同部位的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表达,正常肾小球及肾小管上皮、乳腺及唾液腺肌上皮细胞、前列腺及肺泡上皮细胞、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中均可表达 CD10[2]。ADRIAN 等[3]研究表明,CD10是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一种重要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CD10在异位病灶中阳性表达,与国外有关研究结果相一致[4-5]。正常子宫内膜、腺肌病组织及其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CD10的阳性率都较高,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见CD10可能是正常子宫内膜及腺肌病内膜间质细胞的一种敏感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异位间质区域的变化可能不同于异位的腺体成分。有研究显示,腺肌病中的异位腺体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侵袭能力,而异位的间质成分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它可能会为异位内膜组织中腺体的进一步生长提供类似子宫内膜的“土壤”环境,从而更有利于腺体的进一步生长。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关于间质成分变化的研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应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

[1]MAI K T,YAZDI H M.Pat hogenetic role of the str o mal cells in endo metriosis and adeno myosis[J].Histopat hology,1997,30:430-432.

[2]SU MATHI V P,Mc CLUGGAGE W G.CD10 is usef ul in de monstrating endo metrial str o ma at ectopic sties and in confir ming a diagnosis of endo metriosis[J].J Clin Pat hol,2002,55:391-392.

[3]ADRIAN A L V,MONICA B R G.Endo metrial stromal sarcoma:clinicopat hological and i mmunophenotype study of 18 cases[J].Annals of Diagnostic Pat hology,2011,15:312-317.

[4]MAHA A K,TAN P H,GREGORY M L,et al.Ureteral endo metriosis:clinicopat hological and i mmunohistoche mical study of 7 cases[J].Hua mn Pat hology,2008,39:954-959.

[5]SHI J H,YANG Y J,DONG Z,et al.Mor phological analysis on adhesion and invasion involved in endo metriosis with tissue cult ure[J].Chin Med J,2011,124(1):148-151.

猜你喜欢

棕黄色腺肌病腺体
细微之处显本真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盐酸戊乙奎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
海金沙与炒蒲黄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