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国外没有“主持”专业

2013-11-16孙祖平

上海采风月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口才电视节目工作者

文/孙祖平

自“主持”专业开办之日起,有志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教育培养和“主持”理论研究的学界、业界人士就想方设法打探了解传媒发达国家有关主持人培养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以期与国际接轨。他们以组团出访或个人留学的途径,前往国外考察取经,重点是美国,毕竟,美国是世界上传媒和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在美国的实地考察却让他们大跌眼镜:作为一个发明主持人称谓、创建主持人传播模式的国家,既没有关于“主持”的理论研究,也没有专门培养主持人的“主持”专业。出访海外其他国家,遇到的是同样的情况,除了中国大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概没有以电视节目主持人为培养目标的“主持”专业。

为什么国外没有“主持”专业?不妨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其一,“主持”不能成为一个专业。这似乎不成其为一种回答,但事情真的就是这样简单。当我们的出访考察者向对方的专家、学者、教授和从业人员谈及主持的理论研究,请教怎样用主持专业来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时,他们总是语焉不详,或是一脸茫然。人家有点听不懂我们的话。什么是“主持”?在辞书中,“主持”的释义是“负责掌握和处理”。那么,“节目主持”就是“负责掌握和处理”电视节目。还有人把节目主持定义为对节目的“掌控”和“驾驭”。“负责掌握和处理”什么?“掌控”和“驾驭”什么?离开了节目的形态和内涵,“主持”和“节目主持”只是一个失缺了质的规定性的动词。我们能设置一个“负责掌握和处理”的专业吗?我们能设置一个“掌控”或“驾驭”的专业吗?把一个不曾被节目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定性的裸态“主持”,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设置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抽象“主持”专业来培养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实在是一种违背常识和常理的无知。所以,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要以“主持”为对象作什么理论研究,更不可能办一个什么“主持”专业来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而且连一闪念的想头都不曾有过。

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呢?总得有人来主持电视节目,他们的主持人是从哪儿来的呢?于是说到其二,从懂“行”者中选拔主持人。这个“行”就是决定节目类型和内涵的某个专业领域或职业行当。还是以美国为例,我国的优秀节目主持人杨澜在美国留学期间发现:“在美国并不存在定义严格的‘主持人’这一职业,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来自电视以外的职业背景。”新闻主持人一定是记者,综艺娱乐主持人就是艺员,体育主持人是体育人,儿童节目主持人是少儿工作者……主持人必须拥有与他所主持的节目内容相匹配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则来自他在电视以外所从事的职业,换一种说法,就是主持人要懂得他(她)所入的那一“行”——所谓电视节目主持人,其实是一群以电视为媒介和手段,从事着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演艺工作者、专门领域的从业者和其他一些职业人士……不是一个纯粹统一的职业,而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职业构成的工种概念。美国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综艺节目《明星剧场》的弥尔顿·伯尔勒就是一位天才的喜剧演员,美国最负盛名的新闻主持人,曾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席新闻主持人的沃尔特·克朗凯特就自称自己是一名记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董事会的成员。分门别类地从懂“行”者中选拔能胜任节目信息传播的主持人,懂什么就主持什么节目,这也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选拔主持人的普遍规律,国内的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水均益、董倩、柴静等是新闻工作者;倪萍、朱军、董卿、毕福剑、王刚、英达、郭德纲、周立波、王自健等是演艺工作者;相声演员个个都能主持综艺娱乐节目……分门别类地从他们中间物色与节目内涵相匹配的主持人,优中选优,强中选强,以应对媒体与媒体、节目与节目之间的激烈竞争,各类称职的节目主持人自然而然地会从中脱颖而出。主持人一定要懂行,主持人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他电视之外的职业,则与他所学的专业休戚相关,新闻主持人来自记者或编辑,人都学过新闻专业,也可是学文学、历史、经济和其他专业的;综艺娱乐主持人是艺员,人多学过艺术专业,尤其是表演专业;心理类节目主持人肯定是心理工作者,学的是心理学;国外有专门的哲学节目,那肯定只能由哲学家来主持了。当然这份职业知识和经验也是可以通过自学而获得的,但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专业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须通过某个专业的深造而成就。主持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既要专门化,又要杂多化,所以分门别类的二级选拔机制是主持人脱颖而出的最佳途径。

其三,得益于欧美传承的“说话”传统。除了懂行,主持人还必须具备一种不可或缺的本领——能说会道,名主持人通常被称为名嘴,就在于他们的嘴皮子功夫——口才了得。相比较而言,西方人普遍善于口语表达,这与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有关。在欧美国家,有关怎么说话的口才教育和训练有着极其悠久的传统,看看美国两党的总统大选,看看英法德诸国的首相总统总理换届,电视屏幕上,各路人马挥洒自如的演讲和机警犀利的辩论,令人叹为观止。在英国,听演讲与听歌剧、听音乐会一样,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行业、协会、学术机构、智库和大学都有定期的演讲,是不能忽视的平台。西方社会历来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把能不能说好话看作是一个人有无智慧的重要标志。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起,有关口才(演讲、辩论、交际等)的训练便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就是教人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来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他给修辞术下了一个定义:“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古罗马赫赫有名的政治家西塞罗,同时又是一名最富盛名的演说家,有十部修辞学著作流传至今,如《论公共演讲的理论》就是一本系统的修辞术技艺手册,认为演讲者应当拥有开题、布局、文体、记忆、表达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理论、模仿、实践三种途径获得,为学习者提供了一整套讲话的规则。这种教人怎么讲话,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口才训练,在欧美社会传承了两千多年。在美国,口才训练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和培养,美国国家交际协会在1998年制订了一套《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说话、听话及媒体素养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这是一个由四个部分(有效交际的基础、说话、听话和媒体素养)共20个标准构成的教学标准体系,对中小学生进行说话方面和听话方面的行为和态度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至于有关口才的社会教育,在美国,各种教人说话的机构更是数不胜数,成功学鼻祖戴尔·卡耐基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人开口说话,并著有《语言的突破》一书作为教材,在美国,这一类口才教材和专著之多可用汗牛充栋作比喻。

国外自有主持人的培养之道,电视机构选拔主持人,关注的是求职人员的学识是否与节目匹配,考察的是综合素质、整体风貌:从新闻工作者中选拔新闻节目主持人,从艺术工作者中选拔综艺娱乐游戏竞技节目主持人,从体育工作者中选拔体育节目主持人,从财经工作者中选拔财经节目主持人,从心理工作者中选拔心理节目主持人……完全不需要、也不可能通过设置一个主持专业来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

我们很忌讳提及国外没有主持人专业的真相,有意无意地回避探究国外为什么没有“主持”专业的原委,因为,只要搞明白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没有主持专业和主持理论研究,我们现行的“主持”专业和“主持”理论研究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其实,只要傻傻地想一想,除了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一概没有“主持”专业,就大致能猜到“主持”不可能成为一门专业了:只要留神地看一看,人家的主持人是从哪儿来的,就大体能悟到我们可以怎样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了。

猜你喜欢

口才电视节目工作者
哲理漫画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语言就是力量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