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柱受压性能的模拟分析

2013-11-09连少军

山西建筑 2013年34期
关键词:轴心聚丙烯挠度

连少军

(大同煤矿集团朔煤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怀仁 038300)

废弃混凝土块经破碎、分级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形成的骨料称为再生骨料或再生混凝土骨料,利用再生骨料代替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1,2]。目前,再生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刚性路面上[1-3],并且大部分国外学者把对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研究重点放在基本力学性能上,并且已有成功应用于刚性路面以及建筑结构物的例子[4-10],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会带来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是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绿色生态混凝土的主要措施之一[11,12]。国内外对于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相当多[13]。然而,再生混凝土的内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其强度和韧性都有所降低,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在再生混凝土中加入一些短纤维,可有效改善这些缺陷[14]。聚丙烯纤维具有耐酸碱性好、不吸水、质量轻的特性,在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条件下,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提高其韧性和强度[15],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基本的力学性能之一,本文通过改变再生骨料掺入量、纤维长度,进行柱轴心抗压强度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证明了掺入纤维的再生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要有所提高。

1 试验简介

1.1 试件尺寸和有限元模型

此次试验采用的是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是一套目前用于实际工程模拟有限元分析,具有强大功能的有限元软件,是国际上公认的用于研究分析有限元的最先进的软件之一。模拟试验的短柱尺寸选择为200 mm×200 mm×800 mm,混凝土设计强度采用 C40,钢筋采用 HRB400,再生混凝土掺入量为100%;纤维长度为19 mm,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08%,0.12%,0.16%,配合比见表1,共做4个试件,对其进行轴心压力,分组情况见表2。

表1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表2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分组

有限元模型见图1,网格划分采用的是ABAQUS中的一种C3D20R单元来进行模拟混凝土材料,它可以很好的模拟出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形态。

图1 聚丙烯再生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

1.2 本构关系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由试验做出,进行修正后绘制成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2 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承载力变化

表3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试验承载力

从表3中的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再生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在掺入了聚丙烯纤维后有了明显的提升,体积掺入量为0.08%时,轴心受压承载力增加了26.7%,体积掺入量为0.12%时,轴心受压承载力增加了37.88%,体积掺入量为0.16%时,承载力增加了30.59%,相比较而言,体积纤维掺量在0.12%时轴心受压承载力提升最高,超过0.12%后承载力略有下降。0.08%和0.16%时的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多,说明0.12%是体积掺入量的一个峰值。

2.2 轴心受压挠度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柱在受到轴心压力时,构件的极限挠度均小于1 mm,当掺入的纤维体积量改变时,极限挠度的变化不是很大,不掺纤维时,极限挠度最大,掺入0.12%时的极限挠度值最小。不掺纤维时,再生混凝土的挠度变化最快,当纤维掺量为0.12%时,再生混凝土的挠度变化最慢,即在再生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时,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极限挠度减小,达到0.12%时,挠度最小,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挠度变化减慢,当达到0.12%时,混凝土的挠度变化最缓慢,之后,继续增加纤维,挠度变化速度增加。

图3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3 结语

1)掺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极限承载力。掺入聚丙烯纤维后,随着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增大,当纤维体积掺量继续增加后,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极限承载力下降或者增长趋势有所减弱。当掺入量达到0.12%时,极限承载力有所下降或者增加趋势有所减弱。

2)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随聚丙烯纤维的掺入量增多而减小,与普通混凝土的荷载—挠度关系是一致的。随着聚丙烯纤维掺入量的增加,挠度曲线变化越来越慢,当纤维体积的掺量继续增加到0.12%时,荷载—挠度曲线变化达到最小。

[1]郭耀武,赵昌清.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8,34(2):8-11.

[2]陈卫明.再生混凝土研究进展[J].中国建材科技,2009(4):89-93.

[3]班明霞,冀鸿飞,苏 刊,等.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3):191-196.

[4]Zhou Jinghai,Yang Yongsheng.Experimental study on axial pressure bearing capacity of recycled concrete columns[J].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8(4):572-576.

[5]Villagrán-Zaccardi,Yury Andrés.Chloride penetration and binding in recycled concrete[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2008(6):449-455.

[6]Fathifazl,Gholamreza.Flexural performance of steel-reinforced recycled concrete beam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9(11-12):858-867.

[7]Marie,Iqbal.Closed-loop recycling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12):243-248.

[8]Pereira P.The effect of superplasticizer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ade with fine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s[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12(10):1044-1052.

[9]Manzi S.Short and long-term behavior of structural concrete with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13(4):312-318.

[10]Evangelista L.Durability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ade with fine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s[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10(1):9-14.

[11]刘数华,饶美娟.再生骨料混凝土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综述[J].公路,2009(10):181-184.

[12]刘 丰,白国良,柴园园,等.再生混凝土受压循环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3):44-47.

[13]彭有开,吴 徽,高全臣.再生混凝土长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3(5):557-581.

[14]陈 攀,李志乾,王 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工程技术,2009,28(3):17-18.

[15]刘克亮.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预应力水处理构筑物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294-295.

[16]孙跃东,王 涛.再生骨料强化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4):212-215.

猜你喜欢

轴心聚丙烯挠度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分析
CFRP和角钢复合加固混凝土矩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
基于形态学小波包降噪的管母挠度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