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13-11-09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医医院2lO002孙欲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0期
关键词:正常人机体肺癌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医医院(2lO002)孙欲光

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抗肿瘤反应低下有关,但机理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认为,白细胞介素-1(IL-1)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IL-1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笔者检测了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1水平,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肺癌组:选择住院肺癌病人共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7.0±10.1岁;均为病理学确诊,且未接受放化疗和手术。正常对照组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3.2±11.6岁;均为本院体检合格者。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手术前后无菌抽取空腹静脉血3ml,自然凝固后离心5min,转速为3000rpm,取血清置-70℃待查。检测前放入56℃水浴箱内30min灭活补体。

1.3 试剂与仪器 试剂:IL-1试剂盒(ELISA)由美国Genzyme公司提供。仪器为BIO-RAD全自动酶标仪。

1.4 IL-1测定方法 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2 结果

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的IL-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t=17.53,P<0.01),手术后患者血清中的IL-1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前(t=15.94,P<0.01)。术后疗效差的患者(肺癌4例)手术后血清中的IL-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t=63.28,P<0.01);术后疗效好的患者(肺癌24例)手术后血清中的IL-1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t=1.61,P>0.05),结果见附表。

3 讨论

IL-1是一种主要由免疫系统活性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机体抗肿瘤反应中具有免疫正向调节和直接杀瘤效应,被认为是具有免疫启动和免疫放大效应的关键因子。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中IL-1水平较正常人显著低下,这反映了肺癌患者机体的整体免疫发生障碍。在正常情况下,IL-1主要来源于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1],IL-1低下同时也证明这些免疫活性细胞功能低下。由于IL-1促进淋巴细胞增殖,IL-2、IFN-γ产生和IL-2R表达,增强NK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杀伤作用[2],IL-1水平的下降就可能导致机体抗肿瘤反应的失调,甚至发生障碍。因此笔者认为,血清中IL-1水平降低是引起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附表 三组IL-1含量(±s,pg/ml)的比较

附表 三组IL-1含量(±s,pg/ml)的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术前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术后疗效好 术后疗效差正常对照组 30 7.575±1.6547 -- --肺癌组 30 2.121±0.723○ 6.942±1.431● 24.820±3.980*

手术后患者血清中的IL-1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说明手术后机体已增强了抗肿瘤的免疫力,增强了NK细胞活性的作用,直接表明机体T和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能够正常分泌IL-1,从而发挥免疫正向调节和直接杀瘤效应。刺激B细胞正常增殖和分化,同时释放到血液中。笔者观察到手术后小部分患者血清中的IL-1水平大量增高,大量的IL-1进入血流发挥内分泌激素的作用时,具有与TNF-α相同的效应,如引起发热、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及引起代谢性消耗(恶液质)[3],这部分患者手术疗效差,预后差;而手术后大部分患者血清中的IL-1水平与正常人相当,这部分患者手术疗效好,预后佳。

本研究结果说明IL-1水平测定是判断手术疗效的一个良好指标,为病情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线索。但部分肺癌患者手术后血清中的IL-1水平显著升高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阐明。因此,笔者认为,IL-1水平测定是判断手术疗效好坏的一个良好指标,为病情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线索。

猜你喜欢

正常人机体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正常人视交叉前间隙的MRI形态特征
正常人大脑皮层言语分区结构性不对称研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