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2013-11-02范学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患侧偏瘫康复

范学荣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 浠水 438200

浅谈社区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范学荣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 浠水 438200

目的: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对39例神志清楚偏瘫病人进行家庭健康指导半年,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护理、语言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及家庭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SF36)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后偏瘫病人的ADL、SF—36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有效的家庭康复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病人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偏瘫病人的康复。

偏瘫;康复护理

偏瘫不仅常见于脑血管意外,也见于头部外伤和脑外科手术后遗症。此外,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偏瘫。偏瘫病人的主要表现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肌群间协调紊乱,出现异常的反射活动,联合反应和紧张性反射等脊髓水平的原始的运动行式[1]。偏瘫发生后,绝大部分病人是在医院内进行诊疗,康复训练及护理,当进入恢复期后,由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因而病人是在家中由家人照顾度过的。为此我们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间,39例偏瘫患者,建立系统、有效的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现将该指导方法实施及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入组标准:①神志清楚;②病情稳定;③接受常规药物治疗;④患者及家属合作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5~83岁,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6例、初中7例、高中及以上23例。

2 方法

2.1 家庭健康指导

2.1.1 心理康复

2.1.1.1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

2.1.1.2 根据病人个性特点,对病人及家庭照顾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知识宣教,同时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加以开导。

2.1.1.3 调动病人家庭成员的积极性,给予病人充分的关注和理解,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减轻其心理压力。

2.1.1.4 鼓励病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社会活动,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看报、听广播,选择性看一些娱乐性电视,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和不良情绪,唤起对生活的信心,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自身的存在价值。

2.1.2 肢体功能训练

原则是:早期进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宜、劳逸结合。

2.1.2.1 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按摩患侧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被动做关节的运动,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可防止关节的僵硬及肌肉的萎缩。

2.1.2.2 患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先做瘫痪肌的假想运动,然后做助力运动,进而做主动运动。

2.1.2.3 平衡训练。包括站立准备活动——扶持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

2.1.2.4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偏瘫患者维持整体健康,争取生活自理的关键[2]。包括站力——扶持步行——扶仗步行——徒手步行。上下台阶训练按 “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并纠正划圈步态。

2.1.2.5 上肢及手动训练。首先是肩关节训练,上举手臂,摸前额;肘关节训练,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训练,多做背伸、侧偏移活动;掌指、指关节训练,对掌、对指抓拳释拳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精细动作训练:拍球、投球、接球,用匙、用筷、写字等。

2.1.3 生理自理能力训练

选择病人熟悉的与日常生活方式密切联系的内容。如进食、排泄、穿衣、洗漱、沐浴、入厕、家务劳动训练等,每日活动安排从简单到复杂。最好把患者的床头柜和日常用的必需物品放在患侧一边,这样患者必须用健手跨越患侧取放物品,以此随时唤起患者对患侧的注意。

2.1.4 语言训练及自我用脑训练

对语言交流障碍者进行训练,让病人主动发音。训练时从简单到复杂,可面对镜子练习,并配合听录音;接着是针对日常生活与环境中接触物体的名称,例如:筷子、碗、毛巾、肥皂等等,逐一练习,然后将名称与实物,与文字联系起来进行训练,然后再看书、写字与读出名称。也可让患者唱熟悉的歌曲,在自由不受拘束的气氛中谈论其感兴趣的事物等。

中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极其造成中风性病,中风患者在进行自我用脑训练时,首先要改变思维方法和方式。由于人的脑神经细胞功能迥异,不同的活动由相应的脑细胞去调节。因此中风患者在做完功能训练后,可适当的学习、阅读,不断更换学习内容的方法,使大脑各种神经细胞都得到轮换地兴奋和抑制,不仅可以锻练了脑力,更可提高训练恢复效果。

2.2 组织与实施

成立偏瘫病人健康指导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健康指导小组由2名神经内科主任和10名神经内科护士组成,小组成员负责制定偏瘫病人全程护理计划,针对偏瘫病人的健康问题及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编制 《偏瘫患者保健手册》。对护理人员进行对偏瘫病人的护理技巧,各种量表的调查方法和使用原则等的培训。

护士每2周上门家访1次,了解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家居情况,为病人的康复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指导;每周电话联系1~2次,经常提醒和督促病人遵医,病人家属也可随时来电咨询,与社区居委会合作。每季度在社区老年人之家举办偏瘫患及家庭照顾者健康教育讲座,并作现场指导。家庭健康指导为半年。

2.3 评价指标和方法。

在半年的家庭健康指导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偏瘫病人进行评定。在ADL中仅评定躯体自理能力,共10项,总分最低为10分,表示完全正常,大于10分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下降,最高得分者为40分;表示躯体功能完全丧失;SF—36包括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和总体健康8个准度,每一个准度最初得分需转化为终得分,方可评估其健康水平的变化[3],8个准度的终得分之各为综合得分,得分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健康状况的好坏[3-4]。每个准度的标准(终得分)总分为100分,综合得分总分共800分,得分越高,才是健康状况越好及生存质量越高表现。

3 结果

干预前后偏瘫患者ADL,SF—36的得分比较见下表:

表1 干预前后本组ADL、SF—36得发分比较

4 讨论

4.1 对偏瘫病人的康复作用 由于偏瘫患者和照顾者护理知识缺乏,致使病人在家中难以得到正规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我们对偏瘫患者进行系统的家庭健康指导,使以往以生活护理为主的照顾转变成以积极康复为主的全面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本文结果显示经这半年有效训练后,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干预前后ADL、SF—36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4.2 对家庭的帮助 偏瘫患者自理困难,且不能劳动,使家庭照顾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经济与身心双重劳累,需要我们给予整个康复过程贯穿心理疏导与鼓励,使照顾者的心态得到调整,并从日常训练中发现乐趣,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

4.3 深入社区家庭进行随访和家庭健康指导,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及家庭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拓宽了医院服务领域,从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1]刘纯艳.社区护理学.第一版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6-157.

[2]南登昆,繆鸿石.康复医学 [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8215.

[3]王文鹃.SF-36量表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32.

[4]许军,胡敏燕,杨方滨,等.健康测量表SF-36[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2):150-152.

R473.5

A

1007-8517(2013)11-0139-02

2013.03.20)

猜你喜欢

患侧偏瘫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更 正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