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禅记

2013-10-31张永根

雨花 2013年3期
关键词:法师大师

●张永根

晚上想好千条路,早起照样烧水磨豆腐,纵然醍醐灌顶,棒喝当头也于事无补。

一个身居三界内、不在五行中的俗人,要是也来附庸风雅,寻禅问道,一定贻笑大方,不信我们试试?

一、将心比心

据说,佛家以心划线,凡主张佛向心中求的都是正道,凡主张心外求佛的都是外道。由此观之,佛教就是心教。佛祖讲经说法49年,就是教人援经以辨邪正,免堕旁门,盲修瞎练。所以说,要了解佛教就必须多读经书。然而读经不难,欲求“甚解”,谈何容易。就拿禅宗的必读经典《心经》来说,仅仅260字,其文虽约,其义幽深。我寻找到l0多种注释《心经》的版本(据说古今注解除佚失者外,尚存百种之多),翻过来,看过去,仍然似懂非懂,如坠五里雾中。尤其是结尾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的理解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有以唐玄奘法师为代表的“密语”说,有以圆瑛法师为代表的“鬼神”说,有以醒梦道人觉真子为代表的“炼丹”说,有以紫柏老人为代表的“强论”说。近世还冒出了所谓的直译:“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用般若的智慧,让我们速登正觉的彼岸!”哈哈,真乃五花八门,令人莫衷一是。

不过最生动、最形象的解释,还是圆瑛法师的“鬼神”说。前些年,我到福建泉州开元寺,得到一本圆瑛法师(曾任新中国第一任佛教协会会长)于上个世纪40年代居该寺期间,应邀在莆田开讲《心经》时的讲义。读讲义得知,圆瑛法师对上述咒语的解释是:咒,是秘密般若,即使在印度也不能解释,其内容多是鬼神王名号,持之则鬼神敬主,密得其益。可爱的老法师还面对信众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过去有一人,家贫浪荡,游于他国,冒充太子,被招为驸马。这位驸马爷因贵生骄,对于饮食等事,稍不如意,即起嗔怒。公主不知如何是好,特问计于一商人。这位商人知道浪荡公子的来历,不便出丑,乃授公主一偈,只教其音,不讲其义,嘱其待驸马再嗔怒时朗诵。一日驸马又发嗔怒,公主颂偈曰:“无亲往他国,欺诳一切人,粗食是常食,何劳复作嗔?”驸马闻之,心生畏惧,从此安分。公主颂偈得益,尽管她不懂所颂的内容。咒之功能,亦复如是。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到,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是也能如法炮制,给大小公仆都整上一套咒语或偈语,定期请其来喝喝茶、掼掼蛋,顺便念念咒、颂颂偈。众公仆一定心有灵犀,“禅思”大进,说不定从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普罗大众耳濡目染,日臻化境,真个阿弥陀佛!

二、护七话七

禅宗4大丛林的高旻寺、金山寺、天宁寺、天童寺,竟然有3座在江苏,这给江苏人寻禅问道和旅游观光提供了近水楼台。仅扬州的高旻寺我就先后去了三次。10多年前的一个周末,我第一次参访高旻寺,虽然翻修和复建工程刚刚开始,整座寺庙像个大工地,但能容纳500僧众打禅七、号称亚洲第一的老禅堂却依然庄严、肃穆,大门两边还赫然悬挂着“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的楹联。

一位手持香板的护七,见我望着白底黑字的楹联发愣,就说:“进来看看吧,起七后就没这个机缘了。”我在护七的陪同下小心翼翼地在禅堂走着,看着。“这座‘选佛场’,古往今来,‘心空及第’的高僧大德一定不少吧?”“那是当然。”我原以为悠悠高旻,隐密难问,哪知这位护七来了个竹筒倒豆子。不过他介绍得最多、也最自豪的是虚云法师的故事。

光绪年间,50多岁的虚云从九华来高旻,也就是到这座禅堂打禅七。一天晚上,护七倒开水,溅在虚云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他顿断疑根,如梦方醒。

虚云法师的开悟看似偶然,其实是他长期万缘放下,精进求道的结果。他是兼祧子,17岁时,父亲和叔叔强迫他娶进田、谭两位如花似玉的姑娘,以续两家香火,并将他监视起来。可他一心向佛,发心皈依,变婚房为寮房,与二氏同居两年而无染,后终离家出走,遁入空门。

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剃度后,虚云放下身心,八风不动,真所谓“只此一生清白业,更无余事记心田(虚云偈)”。他曾当苦行僧,不食人间烟火数年;曾为报母恩,历时3载,拜香至五台山。虚云于高旻寺禅七后,云游天下,广谒名师,终成禅宗泰斗。光绪33年,68岁的虚云法师在经泰国回云南途中,于曼谷讲《普门品》,岂料当众趺坐入定,一定9天,轰动暹京,官绅士庶皈依者数千人。虚云法师一生对振兴佛教贡献巨大,是新中国佛教协会首席发起人,被选为名誉会长,世寿120岁。

虚云法师的故事表明,生活处处充满禅机,无论在凡在圣,无论渐教顿教,道理都是相通的。三经注脚是躬行,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只有发非常之愿,施非常之功,才能证非常之果,否则,晚上想好千条路,早起照样烧水磨豆腐,纵然醍醐灌顶,棒喝当头也于事无补。

三、星云亦云

开悟,是历代参禅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很想当面请教高僧,探寻开悟时的感觉,哪怕被其鄙夷:“子非鱼”,欲知“鱼之乐”。

这样的机缘终于降临。去年12月5日,我们江浙沪和港澳台“两岸六方媒体高峰会议——第五届3+3传媒论坛”代表一行访问台湾高雄。上午12时许,星云大师在高雄市佛光山小会堂,会见了我们一行。大师是坐着轮椅被推上讲台的。他致欢迎辞毕,要我们提问。

我按亮麦克风,首先提问:“请问大师,佛陀在开悟的瞬间是什么感觉,包括心理的、生理的、认知的。谢谢。”

大师耳背,没听清楚,他反问道:“你问什么?”一位长老大声复述道:“他问佛陀在开悟的瞬间是什么感觉。”

大师手持麦克风,操着扬州口音,微笑着对我说:“开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有学禅的产生顿悟。开悟后,无前无后,无左无右,四大皆空。开悟时的情形不好表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和尚,睡到半夜突然大声喊叫:‘开悟了,开悟了!’同房子的和尚说:‘半夜三更的,你不睡觉,乱喊什么?’他说:‘我开悟了!’‘你悟到什么了?’‘我悟到师姑是女的’(众笑)。师姑是女的哪个不知,但此时这个和尚能悟出师姑是女的,很不容易(按:宋时禅语,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虽然开悟的感觉不好表述,但佛陀开悟时有讲话。他开悟时说:‘哦,原来众生皆有佛性。’

“你要问我有没有开悟,告诉你,我还没有开悟。我84岁的老朽了,行动不便(三个月前得了轻微中风)。就是这样,我还在为两岸佛教、文化、人员交流的事忙碌,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要说开悟,它是一个缘,有缘就能开悟;开悟了,就说明你与佛有缘。我这样回答,不知你是否满意?”

我起身合十:“谢谢大师开示!”众皆鼓掌。

会见毕,我们在小尼的导引下,齐上“化妆室”。期间有人说,“老张问得好。”也有人说,“要是再问问什么叫解脱就更好了。”这时等候在“化妆室”门口的小尼接口道,“你们进‘化妆室’时压力很大,出来后一下子轻松了,这就叫‘解脱’!”我笑着说:“对,‘来时三分急,去后一身轻。’”众人大笑,在笑声中告别小尼,走进电梯。

第二天,我们在高雄街头见到当天出版的《人间福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星云大师会见我们一行的消息,遗憾的是,大家的提问都点到了,唯独没有点我的提问。不知是我惹事了抑或是他们有所回避,也许是福报新闻社的僧尼还在为大师的回答反刍。

猜你喜欢

法师大师
对话大师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猫大师妙煎三鱼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法师削皮
显而易见却视而不见
不见悲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