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储层描述新方法在渤海JX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2013-10-25金宝强陈建波杨庆红孙红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街组沙河砂体

金宝强,陈建波,杨庆红,孙红杰

(1.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塘沽 300452;2.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

渤海油田近年来投入开发的沙河街组油藏越来越多,油田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海上油田开发中,浅层河流相油藏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储层描述技术和方法,但中深层尤其是沙河街组储层由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难以利用浅层成熟方法解决储层描述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中深层储层描述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汪利兵等提出了辫状三角洲储层描述配套技术[1],在地质模式约束下刻画典型地震相,达到储层描述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了陡坡带近源沉积的沙河街组储层描述问题,但很多储层沉积不存在陡坡环境,很难通过典型地震相刻画储层。受地震资料分辨率限制,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沙河街组储层定量化描述方法。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的方法判别研究区的沉积主控因素,利用古地貌与地层厚度的正比关系,建立时间厚度-地层厚度-储层厚度“三步法”半定量描述储层方法。这些方法在JX油田开发中得到成功应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1 地质特征及研究难点

JX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M凹陷的中段,属于古近系复杂断块油田,探井钻遇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古近系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新近系的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及第四系的平原组。其中,沙河街组一、二段为主要的含油层位之一,油藏埋深-1600~-1860 m,沙一段储层较薄,以‘泥包砂“为主,沙二段储层较厚,以“砂包泥”为主,储层属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由于储层描述受到埋深、地震资料及沉积微相等多种因素制约,给JX油田开发井实施带来多重困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储层横向变化快:JX油田沙河街组储层为缓坡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由于受古地貌、物源方向及沉积微相等因素影响,储层横向分布很不稳定,其中,沙二段II油组储层厚度横向差别极大,厚度分布在3~41 m范围,且分布不均。例如,探井JX-E-3D井储层厚度为41 m,与之距离仅50 m的开发井B12储层厚变化为19.6 m,同一方向距离300 m的开发井B13储层仅0.5 m。

(2)地震资料品质不能满足储层描述要求:海上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源,这些干扰源有天然形成的,也有客观的外界干扰[2],加之沙河街地层埋深一般在-1500 m以下,使得地震资料的品质无法得到保证。JX油田沙河街组地震分辨率在25 m左右,但单砂层厚度平均小于10 m,无法准确描述砂体的形态及分布。

(3)砂体叠加现象严重:沙河街组储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受古地形和水平面升降变化影响,砂体叠加比较频繁,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局限,不能精确描述砂体叠加样式及边界,对开发井位优化及实施带来很大影响。

2 沙河街组储层描述方法

2.1 沉积主控因素判别及定性分析

渤海海域古近系为断陷盆地充填沉积,主要富砂沉积体系为三角洲,三角洲类型多样,其类型和平面分布明显受构造-古地貌和物源通道的控制[2-4]。

从井间对比分析,沙二段至沙一段地层由下到上储层厚度逐渐减薄,砂岩粒度逐渐变细,属向上变细的正旋回沉积,由下到上水体逐渐加深,所以,湖平面的变化是沙河街组储层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控制了储层厚度及沉积韵律的变化。

受湖平面变化影响,沙河街组各个沉积时期的物源供给能力也各不相同,从研究区过JX-E-3D井的地震剖面分析(图1),地震同相轴由下到上向东超覆沉积,结合区域物源分析,研究区局部物源来自东部。从振幅属性平面展布分析,沙二段早期沉积范围较小,水体较局限,从层序地层学角度分析,研究区处于湖盆坡折带的低位体系域,由于沉积物供给充足,表现为“填挖补平”沉积,沉积物的厚度及规模受古地形地貌控制,低洼处沉积厚度大,反之,沉积厚度小。沙二段晚期沉积范围也逐渐增大,水体范围也不断扩大,沉积物供给依然充足,研究区不断接受沉积,虽依然表现为“填挖补平”沉积,但沉积厚度相对较均匀,湖盆逐渐填平。沙一段沉积时期,水体范围迅速扩大,研究区处于高位域沉积期,研究区距物源较远,沉积物供给能力较弱,以泥岩沉积为主,储层沉积厚度薄。

图1 JX油田沙河街组振幅属性及东西向过井地震剖面

2.2 古地貌约束储层定量描述

曹树春等提出“寻沟找砂”的研究方法在古近系储层研究中取得较好效果[5],指出古地貌对储层沉积具有重要作用,古地貌低部位为沉积主要指向区,而高部位沉积则较少。根据地层厚度与古地貌的高低关系,利用古地貌简单直观反映地层厚度的变化,古地貌低时,同一物源下接受沉积物多,地层厚度较大,储层发育,反之,储层不发育。上述分析可见,沙二段II油组储层横向变化快,沉积受古地貌控制。在层位精细标定及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沙二段II油组顶底面(时间)相减,得到地层的时间厚度,再利用层速度将之转化为实际地层厚度,编制地层厚度图(图2),按照地层厚度大小指导开发井井位优化及实施。随着开发井的不断增多,根据不同位置砂地比,利用Petrel建模软件,绘制砂层厚度图(图3),逐步提高储层描述的精度,更好地指导开发井实施。

图2 X油田E-3D井区沙二段II油组地层厚度

2.3 砂体边界刻画及叠加样式分析

图3 JX油田E-3D井区沙二段II油组砂层厚度

JX油田沙河街组取心资料较少,因此,必须充分依靠测井信息[6],包括曲线形态及曲线特征,划分及识别沉积微相、判别砂体分布范围及砂体叠置关系[7-11]。从曲线形态看,JX油田沙二段测井相大致有2种,齿化钟型和齿化漏斗型。其中,齿化钟形代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多分布在沙二段底部,砂体多呈“条带状”展布,易发生垂直物源方向的侧向加积;齿化漏斗型代表河口坝沉积微相,多分布在沙二段顶部,砂体多呈“云朵状”展布,易发生顺物源方向的进积。

由于JX油田沙河街组地震资料分辨率在25 m左右,而单砂体通常小于10 m,无法达到精细刻画砂体的目的,所以有必要通过精细的井震标定,结合测井相分析,建立砂体-地震相的关联模式,通过同相轴的变化特征刻画砂体边界。如图4所示,B13在沙二段II油组储层不发育,由于沙二段早期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易发生侧向加积,受水道迁移的影响,两套砂体间多以泥岩沉积为主,B13井轨迹穿过砂体1和砂体2的叠合部位,即两套砂体的边部,所以储层不发育。

图4 JX油田E-3D井区沙河街组砂体边界及叠加样式

3 应用效果

(1)成功优化8口开发井井位,收获较大油层钻遇厚度。钻前认为JX油田沙河街组储层连续性较好,厚度变化不大,所以,油藏方案中设计规则井网进行布井。油田开发阶段,根据储层描述最新认识,对ODP设计的8口开发井井位进行了有效优化,有效避免了低效井的出现,同时,油田开发中收获多口厚油层开发井,收到较好的实施效果。E-3D井区设计的6口采油井中,B15、B16、B20、B21井钻遇油层厚度超过60 m,达到钻前设计的1.5倍,E-1井区设计的2口采油井B7和B8钻遇油层厚度超过45 m,更是达到了钻前设计的6倍(表1)。

(2)储量增加300×104t3。通过合理部署注水井探边、开发井加深等手段,结合开发井实钻厚度较大等因素,JX沙河街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由钻前的780×104t,增加至1080×104t,增加300×104t,为油田后续开发及调整奠定物质基础。

表1 JX油田开发井设计与实钻油层厚度对比

(3)实现油田高产。JX油田沙河街组初期日产油1100 t,平均单井日产100 t,为钻前设计产能的1.5倍;预测生产25年,累采油将达到326×104t,较钻前增加140×104t,油田采收率达到30.1%,较钻前提高7.8%。

4 结论

(1)古地貌是储层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时,地层厚度与古地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砂地比可以定量求取储层厚度,预测储层的平面展布,可指导油田开发早期开发井实施。

(2)利用古地貌-地层厚度-储层厚度定量预测储层展布的方法只适合古地貌作为沉积主控因素的情况,若主控因素不是古地貌或同时存在其它重要影响因素时,则该种方法不适用。

[1]汪利兵,赵春明,曹树春,等.渤海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描述配套技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3):65-69.

[2]张卫平,杨志国,陈昌旭,等.海上原始地震资料干扰波的形成与识别[J].勘探技术,2011,(4):65-69.

[3]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李建平,周心怀,吕丁友.渤海海域古近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规律[J].中国海上油气,2011,23(5):293-298.

[5]曹树春,刘春成.古近系储层开发地震研究思路和实践[J].天然气工业,2007,(S1):34-38.

[6]吴元燕,吴胜和,蔡正旗.油矿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7]窦欣,赵立旻,常津焕.辽河西部凹陷马南地区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储层识别技术[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1):4-7.

[8]邵伟民,李小刚,花彩霞,等.车排子地区地震砂体识别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6):4-7.

[9]赵海峰,张效楠,明君,等.渤海Z油田开发阶段储层预测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6):60-62.

[10]刘维永,周晶,赵春明.储层边界识别技术在渤海海域油田水平井高效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1):63-66.

[11]何军,吴雪莎.地震相分析法在建南地区飞三段鲕滩储层预测中的运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6):39-44.

猜你喜欢

街组沙河砂体
渤海湾盆地晋县凹陷高村—高邑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综合地质研究及目标优选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白沙河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青东凹陷沙河街组稠油成因及影响因素
流域汇流计算方法在风峪沙河段的应用探讨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
歧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