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看见》看见的

2013-10-24○庄

博览群书 2013年5期
关键词:看见柴静思想

○庄 建

“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电话那头,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部的人把柴静留下的话掷了过来,硬邦邦的。

联系采访,是在我星星点点看了《看见》的片段之后,找书来读还没拿到书的时间里。

真捧起书来,竟无法释怀,地铁上、十点以后回家挤压睡眠所得……几天之内读过之后,即使柴静没有那话搁着,我也不想再打扰她,那个我敬重的小同行。

柴静透过她主持的《看见》栏目,看到了中国,我则在她写的《看见》里,看到了电视中没有看到的中国的更多细部,看到了山西小姑娘柴静能成为央视柴静、大众柴静,一路走来经历的坎坷与成长,以及那隐约在字里行间的心路。作为一个记者,我还被另一种情怀温暖,那就是柴静耳鬓厮磨其间的那个环境,一个记者、主持人和她成长的团队。

1

在书中,读到柴静初入央视,陈虻与她的对话——

我们在央视后面梅地亚酒店见了面。

我打量他,中长头发,旧皮夹克耷拉着,倒不太像个领导。他跷着二郎腿,我也跷着。

他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

哟,中央台的人说话都这么牛么?

我二十三四岁,不知天高地厚得很:“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

“我说的是家喻户晓式的成名。”

“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他都气笑了:“你再说一遍?”

“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交锋已经开始,尽管柴静还在央视的门外。虽然起点不低,谁占上风与下风也不重要,柴静思想成长的环境已见端倪。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口了。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陈虻与柴静这两句问答给我带来的感觉,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也许可以说,像一个准备写文章的人,终于悟到画龙点睛之笔灵思时的感觉。

“关心新闻当中的人”,直截了当。真是后生可畏。多少人做了一辈子记者,可能还没有找到通往这境界的路口。

2

见过柴静,近在咫尺。

瘦瘦小小、单单薄薄一个人,先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后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刮目相看,这是在首都女记协的那次“为祖国骄傲,为女性喝彩”的演讲比赛上——

二00 三年的一场座谈会上,我曾经问过一个人:“你说年轻记者要对人民有感情,我们自认有,但是常常遇到挫折。”他回答说,有一年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他在路边看见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老农说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棺材板拿出来卖。他拿出五百块钱让这农民回家。他说,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著。这个人是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

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演讲中,柴静一口气讲了好几个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故事。

在《看见》中,柴静讲到了这次演讲。演讲的视屏,后来被挂在网上,现在还在。那次,评委们给她打了高分。

从前面的对话,到讲演中的即兴表达,柴静关注人的视角一以贯之,她说,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在一期谈收入分配改革的节目后,有位观众留言:“在采访中,当采访对象说到城市收入的增加比例时,本来人家紧接着就要说农民的比例,但柴静非要问一句‘那农民呢’,故作聪明!”

留言中有不少人为柴静辩解。还有人说这位留言的观众:“你用词太刺激了。”

批评者说:“当年陈虻说话也不好听,现在陈虻去世了,我们也要像陈虻那样对待她。”

对此,柴静说,“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

这段感悟,出现在《看见》一书的末尾,是柴静在央视十年以后的心态。与《看见》一书开头记叙的一幕中柴静的自我感觉,已经相去很远。

面前的柴静,成长并幸福着,淡定并成长着。

3

水涨船高。

如果说柴静是那只船,那水呢,是谁?

采访征地题材,学者周其仁给柴静的三点建议中的第一点就是“不要用道德的眼光看经济问题”。

柴静与范铭为编片请教陈虻。病重的陈虻在病床上说了两个小时业务。给范铭解释什么叫“深入浅出”时,陈虻说,有位同事跟他说片子不能编太深了,“我妈说她看不懂”。陈虻说:“思想、你、你妈,这是三个东西,现在你妈看不懂,这是铁定的事实,到底是这思想错了,还是你妈水平太低,还是你没把这思想表达清楚?我告诉你,你妈是上帝,不会错,思想本身也不会错,是你错了,是你在叙述这个思想的时候,叙述的节奏、信息的密度和它的影响化程度没处理好,所以思想没有被传递。”

审片子的时候,柴静告诉总编辑袁正明:“我在这个片子里学到不能用道德眼光看待经济问题。”

袁正明一笑,说:“不能用道德眼光看任何问题。”

可见,那水,是采访对象,是陈虻、袁正明这样的新闻人。

也是在书中读到,那个被叫做汪汪的柴静同事,在柴静做两会报道时,匿名在柴静的博客中留言“你观察两会,我观察你”。四年后,她才告诉柴静,写下留言的就是她。如此想来,那水,是经常敲打柴静的夏骏(“新闻调查”的老制片人)们,是编辑部里的汪汪们,是扛着摄像机的陈威们。那些在微博中关注、批评、鼓励着静的网友观众们,无疑,也是那水。

摄影/李苑

4

选题会上,我报了读《看见》。

春节那会儿,网上在说柴静,说她的书,怎是一个“火”字了得。可让我真动了心,想找本书来读读,是在人潮如织的地铁上。那次,一对小年轻,一人捧一本书读着。女的那个,手里捧着的是厚厚的一本,我本能地瞄了一眼,看不到封面,也看不清书页上的字。中途,就在她合上书下车的瞬间,我看到了封面上“看见”两个字。

怦然心动。拥挤得几乎把人变成“相片”的车厢中,此情此景,让清泉从心头淌过。

读过《看见》,在那样的拥挤中还会打开《看见》,为什么,不用再问,我已有过相同的体验。

出版社说《看见》发行了200 万册,至今还占着各大书店畅销书榜排头的位置。

其实,即使在读过《看见》以后,我心中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柴静,为什么她在那时开始写这本书。

柴静,你愿意回答吗?

猜你喜欢

看见柴静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看见”的力量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重新“看见”你
一款可以帮助盲人“看见”的墨镜
柴静:一根宁静的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