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2013-10-20陈劲松

社会工作 2013年4期
关键词:灵性物性感性

陈劲松

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是基于本土文化、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一种理论尝试和实践探索。如何从灵性视角开展社会工作?如何从本土文化理解灵性?开展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根据是什么?灵性社会工作的概念框架、实务技巧、现实意义又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灵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探索过程中所必然面临并必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一、如何理解灵性或者个体的灵性能力

要理解灵性社会工作概念,首先必须理解灵性的概念。要理解一个概念,就必须对其做出准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对概念下定义有3种方法,如属加种差定义,或者从与被定义的概念相互对立的概念中寻找其规定性,或者以功能列举的方式来明示概念的所指。例如,“人是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便是一种属加种差式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就是将“物质”的概念置于和“意识”概念的对立之中来理解;“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器皿”,就是以功能列举的方式来揭示“杯子”的概念意义。灵性是什么?不妨也可以按照上述三种方式对“灵性”概念作一次全面地探析。

首先,就灵性的基本属性归类来说,灵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力。灵性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先天的、更为基本的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创造世界的能力。正如个体具有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一样,个体也天生具备灵性的能力即灵性能力。

感性能力,是生物性的人或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认识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感性指的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凭借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而对外界事物能够产生出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里,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成为了感性认识的“抓手”,没有它们,就没有色、声、香、味、触的感受或实践(艺术形式)。

理性能力,也是生物性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力。理性,一般是指个体在实践中所具有的概念化、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能力。由理性能力而获得的知识或实践,属于理性认识的范围或者基于理性认识的活动。一般来说,相比较感性认识来说,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早期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朴素地指出,真理是隐藏着的,不能由感觉所揭示,只能为理性所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性是优于感觉的。关于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又进一步指出,“无聊的理性,你从我们这里取得了论证以后,又想打击我们!你的胜利就是你的失败”(德谟克利特,1981)。

灵性能力,同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一样,也是作为人之存在者先天所禀赋的一种能力。人不只是感性的动物,也不只是理性的动物(如所谓的政治的动物、经济的动物),人更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存在者和实践者。灵性是生物性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自我超越、摆脱束缚、达于“自由”并至于“幸福”之境地的能力。感性能力或者理性能力的片面发展,并不是人的目的,潜能开发(自我实现)、至于幸福才是个体或者人之所为人的根本目的。个体的灵性能力,左持感性,右持理性,驱其为个体的幸福、完整服务。可以说,作为个体的一种能力,灵性是个体所具有的、比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更为基本的一种能力。

简而言之,灵性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感性、理性与灵性共同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感性、理性和灵性相统一的整体;并且相对于感性、理性而言,灵性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先天的、更为基本的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创造世界的能力。

表1 个体先天所具有的3种能力之比较

其次,就相互对立的意义上来说,灵性和物性相对立,并从这种对立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无论什么样的物,具有如何多的属性,但是所有的物或物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所谓物性。物性即意味着,其自身的固定性、不变性、不可超越性。一切固化的东西,都具有物性。相对于人来说,外在的客观世界,就是一个物性的世界。一块石头,虽然它经历着风化、剥落,但是它的“石性”固定而不变。一棵树,虽然它也经历着抽芽、成长和枯萎,但是它的“根性”无法迁移而不变。一只攀援敏捷的猿猴,可以腾挪于高耸的树端之间,但是它没有自我超越的能力。从这一点上说,它们都是固在的,都具有“物性”这种共同的特征。

由此,可以进一步认为,一切倾向于固化的东西,都具有物性化的可能性。因此,并不仅仅只是物具有物性,即使是表征人的精神世界的感性、理性也可能被“物性化”而具有相类似的“物性”。被感性束缚的人,被理性束缚的人,被感情左右的人,被理智迷惑的人,都是某种近似于“物化”而具有物性的人。正是在此意义上,个体的灵性具有独特的意义,即时时对感性、理性物性化的可能性保持一种觉察,使个体免于物性化的牢狱。

简而言之,灵性的对立面是物性。远离物性,就是近于灵性。物性增加一分,灵性则减少一分;物性减少一分,则灵性增加一分。灵性增加一分,则幸福就会提高一个层面;灵性减少一分,则幸福就会下降一个层面。其可谓,灵性生活的“絜矩之道”。

再次,就其在世俗生活或者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功能来说,个体的灵性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促进人之所以成为人的能力。只有灵性,才伴随个体成长发展的始终,而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并不伴随个体成长发展的始终。不能断然否定,一个感性能力不成熟的婴儿、或有缺陷的残疾人、或者对于一个理性能力不足如精神有障碍的人等,其为人类社会之一员。

其二,引导、促进并统摄感性、理性的萌芽、成长与成熟的能力。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萌芽、成长与成熟,一刻也离不开个体的灵性能力的促动、引导。只有灵性能力充分发展的人,其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才能够充分地被发展;灵性能力不能够充分发展,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就受到制约或阻碍。

其三,役使感性与理性的能力。感性的任务,是打开自己、沟通世界,为理性能力提供质料、桥梁。所谓打开自己,就是向外在的世界,开放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去感受、知觉世界。理性的任务,是对自我、世界的概念化及其探究,使人能够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为个体更深刻地把握外在的物性世界、为个体更为灵性地生活提供根据、根基。灵性则左执感性、右执理性,驱使其为个体和人类之幸福所使用,即促进个体更为有效地实现人生的意义、提升人生的幸福。

其四,协调各种感性之间、各种理性之间、以及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紧张关系的能力。个体的完整性,在于其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以及灵性能力的协调发展。实际上,个体所禀赋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的发展,往往并不均衡,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都直接地和外在的物性世界打交道,各种感性需求之间、各种理性需求之间、以及感性和理性之间,都可能经常争长较短;时而感性能力(需求)会占主导地位而侵占了理性的地盘,时而理性能力(需求)会占主导地位而侵占了感性的领地。唯有灵性,才能够平衡各种感性之间、各种理性之间以及感性与理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种感性之间、各种理性之间以及感性与理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协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个体内在的身心紧张。灵性所具有的、协调各种感性之间、各种理性之间以及感性与理性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促进个体与环境和谐相处、促进个体身心内在和谐的能力,或者说就是促进个体整体把握世界并达至身心和谐的能力。

其五,促进人摆脱物性世界束缚的能力。灵性具有一种腾跃于感性和理性之上、超越物性世界束缚的能力,即一种“超然物在”的能力,是一种促进每一个个体“成为自己”或者“做自己”的能力。这种“促进人摆脱物性世界束缚的能力”,是灵性能力的最为重要的表现。也就是说,感性能力的发展,不是人的最终目的;同样,理性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人的最终目的。个体潜能的充分开发、自由、和谐、幸福、圆满……才是个体发展自己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的终极目的。

其六,促进人与人之间,进行真实地沟通的能力。感性促进人真实地感受世界,理性则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架好了桥梁,但是只有灵性才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真正地、圆融地沟通起来。感性是一种个体的感受性,是切身的、是主观的,往往很难让“他者”去体察另一个体的切身感受;理性则可以让感性更加明晰、概念化,为彼此沟通做好准备。但是只有理性、或者仅仅凭借理性,个体之间的沟通,往往仍然是隔离的。只有基于灵性的理性沟通,才是圆融的、无隔阂的,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如出一辙”、“感同身受”、“心同此理”。只要我们能够真实地敞开自己,就能够真实地沟通。也就是说,只有秉承着灵性,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才能够真正实现。毋庸讳言,唯有灵性参与其中的沟通,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社会团结、乃至当今全球社会的团结或者和谐世界的达成。正因为禀赋着灵性,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妙语和滑稽的创作就会笑起来;正因为禀赋着灵性,所以徜徉在艺术作品面前就会感到美的愉悦、潜心进入到哲学和宗教的领域就会感到超然;正因为禀赋着灵性,所以当我们把灵性转变成一种科学创新时,又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实用性、理解性或者预见性。

总而言之,灵性即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自我超越、开发潜能的能力,或者说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超越于物性、摆脱物性的束缚、而达于“自由”并至于“幸福”之境地的能力。人无愧于“万物之灵”之称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一种具有精神的存在的实践者。人因为具有精神而别异于它物。灵性的能力,比感性能力、理性能力更突显了人的精神特征。

二、个体的灵性发展的5个阶段

依据灵性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个体的灵性发展呈现出5个各具特征的阶段,并且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任务,个体的灵性发展有3个高峰期和2个低谷期。

第一个高峰期,即学龄前的高峰期。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人的最基本能力即灵性的能力,婴儿已经作为灵性的存在而存在了。作为人,虽然婴儿还不完全具备人的全部能力,如全部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但是婴儿一出生,其所具备的无愧于“万物之灵”的灵性能力,就已经被激活。从此,他就是以一个充满灵性的存在而傲然于万物之中。第一高峰期大约发生在从0岁持续到7~9岁左右,即小学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灵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生命的激活或者灵性的激活。灵性将自己“指向物性世界”、并对“物性世界”保持一种好奇、惊叹和探究。这个阶段的灵性发展,是一种形式的,一般尚缺乏实质性内容,即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空灵”。

第二个高峰期,是随着个体的专业化规训的结束而到来的,一种创造力的勃发期。它大约发生在成年的早期阶段,也就是经过概念化规训之后的阶段,大约处在人生的20~35岁之间。在这个阶段,个体灵性发展的任务是,依据概念或者理性能力而“附着于物性世界”、并以“对物性世界保持一种张力”的形式,真实地探究自我、探究物性世界。

第三个高峰期,一般来说,是随着老之将至(或者因其它生活事件如恋爱失败等)而来的个体的灵性感悟期。在这个阶段,灵性发展的任务是,依据人生的经验,对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的超越与宁静。当然,实际上年龄并不总是一个人自我觉察、自我醒悟的真正动力。灵性的感悟期的到来,并不完全是与“老之将至”相关。

在个体自我实现或者“至善”的路途中,个体的灵性感悟期的到来的迟早,和生命中的各种“机缘”十分相关。随着生命的机缘成熟,一部分人或者由于生命衰老之故、或者疾病缠身之故、或者其它突遭变故、或者其它善知识指点之故等等,由于俗世生活中的压力所导致的生命中一度沉睡的灵性,将再次觉醒,于是个体便会迎来生命中灵性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在这个阶段,由于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灵性能力所能够加工的质料也最为丰富,个体灵性发展的实质内容也最为丰富。个体面临着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在这个重要阶段,个体的灵性之光可能真正地穿透人生这场大戏,感受生命的精彩与不可复得,领悟生命之中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并安然而固守其生命的本真。

灵性发展三个阶段的总体任务呈现为,通过与“物性世界”的对立与统一,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在这一过程中,灵性通过好奇、惊叹、探究、概念化、创造力、批判、怀疑、超越而实现了自身(自我),最终完成了生命的升华。通过灵性发展三个阶段的依次递进,从生命刚出生时的一种空有的意志的自我实现,变成了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的自我实现。此乃生命之中的所谓“止于至善”。

“人在环境中”。个体的成长,总是在环境中完成的。有高峰,就有波谷。所谓“两岸青山相对出”,就是这个意思。和个体灵性成长的3个高峰期相对的是,个体的灵性成长,往往会经历着2个波谷或者说2个平台期。第一个平台期,介于第一高峰期和第二高峰期之间。第二个平台期,介于第二高峰期和第三高峰期之间。

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对灵性发展的不同需求,或者说依据不同阶段灵性发展的任务的不同,也可以将灵性的发展分为以下8个阶段(依据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中灵性与感性、理性之间的关系):

原初的灵性0~1岁(灵性激活,感性、理性处于沉睡状态。生命激活。)

直觉-投射的灵性1~3岁(感性逐渐觉醒、理性处于沉睡状态。)

童话式的灵性3~7~9岁(理性处于沉睡、启蒙状态。)(情绪反应模式化并逐渐固化。)

概念式的灵性9~18~25岁(理性处于飞速成长状态。)

创造式的灵性25~35岁(感性、理性、灵性处于最佳契合状态。)

反思式的灵性35~50岁(理性处于成熟状态。)(理性反应模式化并逐渐固化-灵性时常可能遭受来自于感性、理性时的压迫。)

感通式的灵性50~60岁(感性、理性、灵性处于较为契合的状态。)

普化式的灵性60岁~(感性、理性、灵性处于最佳契合的状态。)

三、完整的人的模型

对于许多人来说,灵性,或许是宗教的悟性,或者是超越肉体的灵魂,或者是神所赋予的才能,从而认为灵性只是一少部分无欲无求、修行甚高的人或艺术家才能拥有的。换句话说,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有出世、修行、迷狂等等,才能获致某种灵性的状态或者生活。

与此相对立,灵性社会工作理论则认为,个体内在地具有三种能力,即感性的能力、理性的能力和灵性的能力。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常常启示人们,最幸福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些片面强调自己感性能力,也不是那些片面满足于自己理性能力的人,而是那些感性、理性、灵性三者协调统一、完整的人。做一个完整的人,是灵性视角的理论和实践的终极关怀。

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被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呢?简要地说,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完整的精神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内在空间并向广阔的宇宙平等开放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匮乏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地“止于至善”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由并自在、创造而快乐的人……

首先,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完整的精神世界的人。灵性视角认为,正如物体有着长、宽、高三维一样,人所具有的3种能力即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则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三个维度,即感性能力,标志着个体精神世界的宽度;理性能力,标志着个体精神世界的长度;灵性能力,标志着个体精神世界的高度。

作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其完整性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个体的精神世界,将由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等3个部分所共同构成,缺一不可。二是,个体精神世界的完整性,在个体的社会生活中将表现为生物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感性、理性和灵性的统一体。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一个富于感性、据于理性、而充满灵性的人。所谓富于感性,就是发展生命的多样性。所谓据于理性,就是发展生命的穿透力。所谓充满灵性,就是发展生命的连贯性、和谐性、完整性。因为感性,生命变得多姿多彩;因为理性,生命能够抓住万物的本质;因为灵性,人的各种发展才不至于相互冲突,人的精神才不至于被分裂、被撕裂。简言之,完整的人一定有着一个内在和谐的精神世界,其生命之旅一定会展现出多样性、深刻性、连贯性、升华性、和谐性及完整性。

其次,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内在空间并向广阔的宇宙平等开放的人。什么叫做内在空间呢?一个人的心胸或者心量,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空间。一个人的内在空间,是如何构成的呢?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完整性,决定了其是否存在“内在空间”或者有多大的“内在空间”。一个人的内在空间,是由其所具有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以及灵性能力之3个维度或者“轴”所构成。只有感性、或者只有理性、或者只有灵性、或者只有3者之中的2者,都不能构成一个内在的空间,最多只能构成一条线、或者一个面。

其三,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匮乏的人。个体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总是在其对象化的过程中追求自己的满足、极致。总是存在着各种需要,一种需要被满足了、接着又是一种需要接踵而来。感性能力,总是要求不断地增加刺激,才能保持一种敏感;理性能力也是一样,它要不断地向外界展现自己的能力,才能表示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感性能力的发展,如果失去了灵性的方向,最后便可能形成了某种“物(性)依赖综合症”,如各种各样的酒瘾、烟瘾、性瘾、毒瘾等等;同样,理性能力的发展,如果失去了灵性的方向,最后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自我强迫症”,如迫害狂、权利欲、色魔、金钱迷等等。个体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总是让个体或者时时暗示个体,存在着各种未满足的需求,作为生物性的存在,个体始终是匮乏的。感性的能力、理性的能力,总是不停地将匮乏变成所谓的“充实”,然后再将其改换门庭,伪装成一种“身份认同”。正如佛陀所言,“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无论是关于金钱、赞赏或者是爱,如果它们已经成了“身份认同”的一部分的话,个体就会一直经历着匮乏。个体不但无法欣赏生命中已经拥有的美好事物,因为个体眼中只有满足及其匮乏。一个没有匮乏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谄媚的人,一定是一个富有、知足而宁静的人。

其四,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地“止于至善”的人。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地“止于至善”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灵性得到不断升华的过程。“止于至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着一个不断地“止恶立德”、“断恶迁善”的过程。所谓自我实现,实际上应该理解为一个美德的不断自我实现的过程,即所谓“明德”。“止于至善”,也是一个不断地从不自觉的状态到自觉的状态的过程,其中经历着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我规划、自我奋斗、自我升华、自我实现等历程。如果每一个阶段中个体都顺利完成了自我实现的任务,那么可以说个体最终就完成了“止于至善”的历程。毫不讳言,“至善”具有某种普世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核心价值之一。“至善”,就是要修(补)“其所不善”。“至善”,就是要和人类文明的圣者相联结,就是一个不断地去掉自己“不善”的过程。

其五,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由并自在、创造而快乐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自我满足的人。一个匮乏的人,是一个为外界所束缚的人;一个没有匮乏、不为外界所束缚、自我满足的人,就是一个自由的、自在的人。

只有拥有一颗“自由并自在的心”,才有真正的创造,而不是捏造、虚假创造。没有自由与自在,就没有创造。灵性视角认为,在世界与人的存在之间,灵性建立了一种附加的联系。一个充满灵性的人,将创造世界而不是占有世界,它创造的是一个幸福的宇宙而不是痛苦的小我。毫无疑问,当前这个摸得着、看得见、听得到的世界与那个“通过探索将要发现的新世界”相比,显得是如此非常的渺小,这确实就是个体、乃至人类产生创造力的永久的前提。

表2 “完整的人”与“被支离的人”之比较

四、灵性社会工作实践的目标与原则

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日常生活中,个体一切问题的发生,都可以找到其个体灵性发展的某种障碍或者缺失的可能。灵性能力,是个体内在的最大优势。“助人自助”的关键,在于唤醒个体、小组、社区中潜藏的灵性能力。

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

灵性社会工作的初级目标,是在案主的积极参与下,经过灵性社会工作者的努力,认识到自身问题、环境问题的所在,并认识到自己及所处环境的优势所在,掌握一套自我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的技术。

灵性社会工作的中级目标,是促进案主的独立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问题时,案主,能够觉察自己的灵性所在,并在现实中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

灵性社会工作的高级目标,是促进案主能够真实地达到一种内在的和谐状态。在生活中自觉运用灵性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影响或者感染周边的环境。

个体的灵性,最终能够表现为促进案主能够真实地达到一种“being yourself”。所以灵性能力发展的最终成就,就是促进个体最终实现自己即“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是充分认识和利用环境,发展优势,开发潜能,尽“天生我才”之“所用”而“止于至善”,最终“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有自性而圆满的人”即成为一个灵性高度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实现最高幸福的人,成为一个向圣(羡慕)而生的人。

灵性社会工作将秉承以下21个原则,在各个层次开展社会工作:

尊重个体的身体。身体是感性、理性、灵性内在协调统一的生物性基础。

个体先天具有3种基本的能力即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

完整的人,首先是一个具有完整的精神世界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感性能力、理性能力、灵性能力内在协调统一的人。

人是万物之灵,更多的是指,人具有一种超乎万物的灵性能力。相对于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来说,灵性能力是人人所具有的、更为基本的、促进人之成为人的能力。

灵性能力,是个体内在的最大优势。灵性是一种促进个体潜能开发的能力,就个体潜在的尚待开发的能力来说,所有个体的潜能的总量是平等的。

灵性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能力。

灵性能力,也是个体提升自身幸福的一种能力。灵性,左执感性、右执理性,驱使其为个体幸福之所用。

人应该幸福地生活,也就是说,人应该灵性地生活。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在环境中”,或者说个体灵性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环境。

一切具有“环境”意义的东西,都具有物性。

灵性和物性相对立。灵性的目标,就是促进个体不要成为环境的附属物。也就是说,灵性能力,就是一种促进个体摆脱物化、开发潜能的能力。

人的感性、理性和灵性的能力都受其生物性的制约。相对于灵性能力来说,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发生在后、衰败在前。

伴随个体的生物性的成长,人的灵性能力的成长,经历着不断发展的过程。灵性发展经历着三个形式的高峰期。

个体的灵性,最终能够表现为“认识自己”并且“做自己(being yourself)”,所以灵性能力发展的最终成就,就是促进个体最终实现自己即“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是“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有自性而圆满的人”。

现代社会中,个体生活、乃至一切社会制度建构的最高价值,是“止于至善”。“至善”的个体就是“自我实现”的个体,就是潜能得到最大开发的个体,而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开发或者“自我实现”就是“至善”。与此相应,“至善”的社会,就是一个能够充分满足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以及灵性能力的社会。

日常生活中,个体的一切问题的发生,都可以找到其灵性发展的某种障碍或者缺失的可能。

“助人自助”的关键在于唤醒个体、小组、社区中潜藏的灵性能力。

灵性视角,关注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要素在灵性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灵性视角,关注社会政策的制定。“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将灵性能力注入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之中。

灵性视角,致力于社会中灵性文化的建设。灵性文化和暴力文化、物性文化或者奴性文化相对立。

灵性视角,致力于建设一个充满灵性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社会。所谓充满灵性的社会,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个体幸福得到最大实现的和谐社会,或者说就是一个由灵性引导生活的社会。

五、灵性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灵性社会工作,是一套概念假设和操作模式,它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就离不开其提供服务的对象。也就是说,灵性社会工作的接受者或者服务对象,直接决定着灵性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或者采用个案工作、或者采用小组工作、或者采用社区工作或者采用网络工作等形式。灵性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在传统社会工作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并引进网络社会工作方法。灵性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面,即个案灵性工作、小组灵性工作、社区灵性工作、网络灵性社会工作。

灵性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可以分为,意识介入模式(疗法)和行动介入模式(疗法)。意识介入(疗法)的技巧,可以分为:个体自我探索的技巧、自我悦纳的技巧、情绪反应的正确通道的“修通”技巧、意识流的觉察技巧、增强抗逆力的技巧、敏感性训练的技巧、戒定的技巧、觉察呼吸之道的技巧等。

灵性社会工作的行动介入,不是一般的行动,它具有三个特征,即觉察后的行动、非暴力的行动、止于至善的行动。行动介入(疗法)的技巧,可以分为:灵性整合、真实地表达、倾听协商、参与行动(运动疗法、艺术疗法、读书疗法、自然疗法等)、倡导行动(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倡导)、联合行动(个体联合、社区行动)等。

因篇幅所限,此处仅就个案工作方法在灵性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谈谈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将“灵性能力”直接赋权于个体。通过语言的交流或者动作或者工作场景的布置等方式,案主一开始就被置于一个呼唤灵性回归的场景之中。案主将被首先告知自己具备三种能力。一旦开始社会工作服务,就应该赋予个体以“灵性能力”。个体的灵性,最终能够表现为“认识自己”并且“做自己(being yourself)”。

尊重案主的身体或者生物性特征。个体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都是个体先天所禀赋的。个体的三种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性基础。讨论人的灵性能力,不应该从“神”的角度,而应该且只应该从“人”的角度。否则,企图摆脱人的生物性来谈论个体的灵性能力,就会让人可能变成神;而人一旦变成神,便将成为人自身的“限制”或束缚。

根据个体灵性能力成长的阶段,可以用时空坐标对案主进行定格扫描。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伴随个体的生物性的成长,人的灵性能力的成长也经历着不断发展的过程。灵性发展经历着3个形式的高峰期和2个阶段的低谷期。所谓时间扫描,指的是依据个体灵性发展的五个阶段假设,案主当下所处的灵性阶段便立刻显示出来;所谓空间定格,指的是案主所附属的社会属性,如学生、职员、残疾等。将案主时空定格化,有助于灵性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将要展开服务的对象的属性。果然如此,那么依据“同理性原则”,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中所谓的“人在环境中”中的“人”或者案主,和灵性社会工作者之间,便即刻可以发生“同理”或者产生沟通。例如,对于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新入职的“案主”,依据时间轴来说,案主正处于灵性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依据空间轴来说,案主的社会属性具有某种个体化的综合创造性特征,它附生于由职员、下属、未长大的孩子等各种“社会角色丛”之上。

对“灵性能力”的关注,贯穿于个案工作的始终或者每一个阶段。在预估阶段,将个体在过往经验中所体现出的“灵性能力”作为评估对象之一,直接纳入评估之中。在计划制定、干预阶段,都或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如何促进案主“灵性觉醒”。在进行社会工作评价时,既应该考虑包括问题的解决、也应该着眼于个体灵性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既应该考虑案主的灵性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也应该考虑社会工作者的灵性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就案主的问题来说,日常生活中,个体一切问题的发生,都可以找到其灵性发展的某种障碍或者缺失的可能或者某一阶段上存在着某种缺失的可能。灵性社会工作,不是否定问题,而是从问题开始,将问题视为“觉醒”的种子。问题引发对个体“灵性能力”的探索,再由个体“灵性能力”的觉醒,引领案主觉察自我和环境的力量。

灵性社会工作在计划或者干预过程中,十分注重“培育”案主自身的“灵性能力”。灵性社会工作认为,个体应该过上一种由灵性引导的生活。只有“灵性”常在,个体才能够充分地行进在不断开发潜能的“自我实现”的康庄大道上。“自我实现”,就是“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有自性而圆满的人”、成为一个不断“止于至善”而达于幸福之境的人。因此,即使在为案主提供物质性的帮助或者为案主进行资源整合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培育个体自身“对自身及环境的觉察能力”。也就是说,灵性社会工作,就是始终要督促个体不要成为环境的附属物,并将促进个体摆脱物化、开发潜能作为灵性社会工作开展的中心。

六、开展灵性社会工作的意义

根据当前中国社会中追逐“灵性”的实践主体不同,可以简要地将“灵性实践”分为儿童的灵性实践、成年人的灵性实践以及老年人的灵性实践等领域。当前中国社会中“灵性实践”有几个突出的现象值得注意,它们分别为,一是儿童灵性成长过程中的“资本化”倾向;二是成人灵性实践的性扭曲倾向;三是老年灵性实践的深度缺乏倾向。“灵性实践的现状”表明,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中的个体灵性成长来说,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大众对灵性资源的极端渴求,另一方面则是灵性资源的极其匮乏。因此,在今天的中国倡导一种既非宗教又非寡欲的“灵性引导”的生活,尤为必要。社会工作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对这种“极端渴求”与“极其匮乏”的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并针对个体灵性发展每一个阶段的特征,提供适当的灵性成长的引导、支持措施。

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的灵性成长,经历3个高峰期和2个低谷期。如前所述,个体灵性成长的高峰期即表现为儿童的“空灵”阶段、概念规训后的“创造性”勃发阶段以及经历各种生活之后的反思觉察阶段;个体灵性成长的低谷期则是介于2个高峰期之间的、灵性成长之相对“被抑制”的时期。针对个体灵性成长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应该有适当的灵性成长的引导、支持措施。

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相比较于感性能力、理性能力来说,灵性能力则更是个体或者人之须臾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由此之故,并顺此而渐进,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培育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绘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可以培育个体的绘画能力;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可以培育个体的音乐天赋;通过逻辑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可以培育个体的推理能力,等等。与此相类同,也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课程教育,去培育或者促进日常生活中个体的灵性能力的成长和发展;无疑,通过灵性能力的培育,个体可以藉此进一步去挖掘自身所禀赋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促进个体潜能的充分开发,并最终促进个体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一个感知快乐的人、成为一个感知幸福的人。

针对现代社会,埃克斯利(Eckersley)曾经尖锐地指出,它缺乏一种道义视角,推崇经济增长,却忽略了其社会后果,如社会不平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退化等现象。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悖论,那就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增长神话”,但是却彻底颠覆了道德价值;经济的进步无法修复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害。现代社会中具有欺骗性的时尚文化的“唯物”主义和个人主义,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利益,在物质主义中,人们丧失了自我和皈依,人民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意义、归属感、精神信仰。

可以说,灵性社会工作或者灵性生活的倡导则为上述社会发展所导致的自我残害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因为它预设了一种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内部联系、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外部联系。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内部联系,既包括和历史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与人类文明中的圣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灵性的生活,实际上预设了两个联结,即个体的日常生活以及大众的共同体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联结、以及与人类文明中的圣者之间的联结。当然,无论个体生活还是集体生活,它们都密切地联结于自然或者环境,也就是说,灵性引导的生活,还内在地蕴含着第三个联结,那就是“与自然的联结”——“人(类)当敬畏自然”,无论人类的发明或者成就看起来多么高明或者伟大,无论它走向何方,它都应当时刻保持着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生态文明的建设,正是灵性生活中的“与自然的联结”的一种体现。可以说,灵性生活,就是要促进或者发展个体和人类的三大联结能力,即与历史的联结、与圣者的联结以及与自然的联结等,它是或者将是发展人的灵性能力、提升人的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达成和谐世界的基本策略。

[1]陈海萍,2010,“社会工作中的灵性研究”,《社会工作(理论版)》第8期。

[2]陈劲松,2013,《灵性引导生活》,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3]德谟克利特,198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4]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潘朝东,2006,《将灵性融入心理治疗(综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8期。

[6]全增嘏主编,1983,《西方哲学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陶伯华,朱亚燕,1987,《灵感学引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8]童敏,2007,《东西方融合: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和本土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9]王蕾,2012,《灵性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应用》,硕士毕业论文。

[10]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11]张志鹏,2010,《灵性资本:内涵、特征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2]郭永玉,2011,《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假设》,http://fcxlx.com/Item/Show.asp?m=1&d=1354.

猜你喜欢

灵性物性感性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