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特困连片区中小学生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10-13张高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武陵山体育课体育

张高华 曹 健

(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2.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1 前言

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是今后十年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要把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主战场。《纲要》还提出,将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保障其义务教育,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武陵山区作为特困区试点被单独提出,该区域主要包括湖北(11个县)、湖南(37个县)、重庆(11个县)、贵州(16个县)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余万人。该区域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交汇地带,但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分别为渝、黔、鄂、湘四省治理,且远离各省的都市中心,成为一个边缘地带。

学校体育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与家庭的前途和命运。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学校体育的缺陷并不断探索改革良药。体育课程挤占严重,运动场地不足,城乡二元体系不均,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武陵山特困地区青少年儿童这一数量庞大却处于弱势的群体进行研究,将充实学校体育改革的相关理论,丰富学校体育研究的内容和数据,对其他特困地区体育开展情况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对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内中小学体育的研究还有利于我们把握处于剧烈变迁中的特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体育扶贫政策、指导未来扶贫走向,对促进特困地区体育公平,缩小发展差距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与领域

问卷调查总体为武陵山区的71个县市;调查对象为农村中小学校相关人员,包括体育教师、学校体育主管人员、学生等;调查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按照分层三阶段的抽样方案,最终确定了27个县市的135所学校作为样本,其中,高中23所,初中44所,小学68所(见表1)。

访谈调查的对象则为研究学校体育、农村体育的专家学者、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和政府主管部门。

2.2 抽样方案

拟采用分层三阶段整群抽样,如图1所示.

表1 各抽样的阶段划分、目的和方法

图1 分层三阶段整群抽样方案

3 现状分析

3.1 师资情况

在所调查学校中,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比例为21.7%,30-39岁年龄段教师占52.5%,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青壮年教师占总教师比例的80.2%,占绝大多数;但青年老师多为兼职体育老师,老年教师大都是专职体育教师。从学历结构上来看,具有大专及中师(中专)学历的教师占90.9%,第一学历为中专的超过一半以上,具有正规本科学历的教师占5.7%。从体育教师数量上看,中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214:1,小学为397:1,与国家《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规定的农村初中生师比为180:1,小学为230:1的标准仍有差距,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缺乏,难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

3.2 体育课开展情况

所调查的135所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九年一贯制完全中学,独立初中,独立小学,村级小学,其中村级小学的开课率不足60%,而前三位均超过98%。开课率不足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学校、学生、家长不重视体育课,并且村级学校普遍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由于条件落后,大中专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村级学校就业。调查显示,即使开课的村级小学,也大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体育课的教学,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的小学1、2年级每周不少于4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不低于3课时体育课。在调查的135所学校中,每周超过3学时体育教学的学校仅有1所,一周有2学时体育课的学校占47%,低于2学时的占53%,主要集中于村级小学和毕业班。

3.3 场地设施情况

所调查的135所学校体育经费来源均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投入水平较低,平均每年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学校预算的1%,学校层次与所投入体育经费成正比,特困区内生均体育经费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在生均体育场地面积方面,教育部规定,小学生不低于5m2,中学生不低于6.8m2,而本次调查的135所学校,生均面积大于等于国家标准的中学有15.7%,小学有9.5%,均在国家标准之下。中学和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达标率的国家标准是80%,而本次调查特困区中小学场地器材设施的达标率较低,仅有37%,九年一贯制学校情况较好,达标率也仅有50%,村小学最差100%不达标,有标准体育田径场、篮球场的学校不到10%,大都是非标准体育场地,这种情况离国家要求相差较远,场地设施不足,已严重制约特困区中小学生体育的开展。

3.4 阳光体育开展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精神,要求学生每天要保证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根据此精神,武陵山特困区内的71个县市均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调查发现,所有的寄宿学校通过早操、课间操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而小学一般是走读,且山区学生居住分散,往往每天要花很长时间走路,大都没有早操,只开设课间操。课间操在完全中学和独立中学中落实情况好于小学,大都有教师组织和管理,但形式单一。广播操、跑步是最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小学的课间操通常采取放任自流,由学生自由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在特困区内无论在时间还是质量上的落实情况都不太理想,既有地理环境、学校物质条件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有学校、学生、教师不够重视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3.5 课余训练与体育竞赛情况

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针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旨在通过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夺取更好的运动成绩,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程。学校体育竞赛不是体育课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但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3)提高业务水平。要想快速实现以上两点的管理机制,就必须加强学校资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使其提升互联网意识及信息化管理技术水平,从而使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对武陵山区的135所学校调查发现有72.3%的学校没有运动队,有运动队的学校主要集中于完全中学和独立中学。不设运动队的学校主要原因是领导不够重视,其次是经费不足。在38所设有运动队的学校中,训练项目最多的是篮球,其次是田径,其他项目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开展。平均训练频率为每周3-4次,每次训练时间1小时左右。

对武陵山区135所学校体育竞赛情况的调查显示,有63%的学校有田径运动会,37%的学校无运动会,这些学校主要是偏远地区的村级小学,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希望参加运动会,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希望成为运动员。而老师则对运动会的组织和奖励表示担忧,有的老师认为,学校对运动成绩、组织活动的奖励是影响教师能否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

3.6 课程资源与课程达标情况

课程资源是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和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对武陵山特困区135所学校课程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在教材的选择上,完全采用国家或省体卫处编写的《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占63%,部分采用的占21%,完全不采用的占16%。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有39%的教师采用的是讲解示范法,有21%选择的是合作教学法,有6%选择主体性教学法,34%的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现场观察发现,大多数体育课还是“一个哨子二个球”的教学方式,说明体育课的规范化程度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传统运动方式的田径、足、蓝、排仍是体育课上的主要项目,把民间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的只占7.8%,说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创新性严重滞后。

课程评价主要是针对体育课学校效果的评判,既有诊断性评价,也有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对135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学生的调查发现,体育课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出勤率,动作技术及运动测试成绩,对课外活动的评价很少。能够完全按照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的学校占总数的62%,还有38%的学校无法实施《标准》的测试项目。

4 对策与建议

4.1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场地设施资源

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历来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状,武陵山区处于经济极度贫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地区,学校体育在时间、场地、器材等基本的课程生存条件都难以保证。然而农村中小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空地,这些都是学生活动的好场所。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大多不需要太多昂贵器材。另外,还可以创新已有器材的功能,一物多用;改造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场地多种用途,提高利用率;还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制作简易器材等。当然,开发创新体育器材,需要在安全、科学的前提下进行。

4.2 创新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武陵山特困连片区是多民族聚集区,境内有土家族、苗族等9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土家族的打毽子、打陀螺、踩高跷、跷旱船、肉莲湘、棉花球运动,苗族的赛龙舟、苗拳、滚山珠等都是创新体育课程的体育元素。2006年初,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活动。因此,创新师生喜闻乐见的校本课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地大山、河川等环境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开展户外体育运动,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开拓了体育活动的开展空间。另一方面,借鉴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游戏、舞蹈和体育项目,融入当地的民族传统节日,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4.3 逐步建立“家-校-社区”的协同教育模式

外出打工是特困地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2012年发生于贵州毕节的惨剧引起社会广发关注,再一次说明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体育不仅具有教育的媒介功能,还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丰富有大量留守儿童的特困地区学生的课余生活。带给青少年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愉悦、自信心的建立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家-校-社区应当联合起来,承担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更好的普及和发展体育运动,挖掘体育的教育功能,这对特困地区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激发、留守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和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幸福感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4.4 增加快乐体育的体验教育

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是以情感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从参加进而喜欢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武陵山特困区域的特点决定了改善该地区中小学生体育现状的主要力量在于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因时、因地制宜,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投学生所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从软环境着手,是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保持体育对其吸引力的决定因素。

4.5 加大体育师资、资金的扶持力度

体育师资落后,仍然是制约特困地区中小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教育扶贫、体育扶贫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尤其是薄弱山区的资金扶持,提供村级小学最基本的体育设施支持,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各地区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的体育人才到贫困地区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现有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定岗置换、短期深造、接收体育教育本科生实习培训等,都是促进教师流动,促进人才建设的有力途径。

[1]刘刚,王喆,刘安清.湖北省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90-93.

[2]刘靖南,赵学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8(15):1553-1554.

[3]王光炎.湖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状况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2):1630-1631.

[4]李泽群.影响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体育学刊2007,23(15):1553-1554.

[5]莫少强.广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l].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105.

[6]罗普云,韩鹏伟.对我国西北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10.

猜你喜欢

武陵山体育课体育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诗二首
过武陵山区
体育课
我们的“体育梦”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