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个性解读设计

2013-10-12沈江霞

中学时代 2013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沈江霞

【摘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课文主要由“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支撑,表现了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本文从四个板块和三个方面来解读雨果的这篇课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解读

一、感受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上课伊始,我用卡洛尔的《秘密》这首曲子并配以圆明园的残骸图片,加上我深情的解说直入主题,这样可以给本文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勾划圈点法划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对特别有感触的句子可以写上点评、感悟。由于本文是一篇感情充沛、语言精炼、很有感染力的文章,学生很自然地能找到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或赏析。在学生读雨果赞美圆明园的句子时,我适时加以指导,通过个人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体会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这一部分学习很深入的话,对课文的第二部分“对侵略者的讽刺”的学习将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看有关圆明园的视频资料

在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写圆明园的语句之后,我这样引导:同学们读得真美,声音美,感情更美,这感情里有对圆明园的向往,有对祖国的热爱,更有对侵略者的愤恨。可是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我们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然后我让学生看一段有关圆明园的视频。这段视频前半部分是对对圆明园的介绍,后半部分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影片。我想这段视频能在听觉和视觉上冲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内心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恨在此刻产生并酝酿。

三、赏析“谴责侵略者”部分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先生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了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雨果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细细品味,顺势引导学生对“反语”这种修辞的学习,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 “全部赞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学生还找到了这些句子: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所干的事情。”这三个句子我将作为重点,通过感情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对侵略者的谴责和控诉。

四、给圆明园的一封信

在学生体会了雨果对侵略者的讽刺部分后,我播放了极具感染力的小提琴曲《夕阳山顶》,再用一段话过渡到课堂小练笔的环节: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雨果,把恍若仙境的圆明园,最终,摔碎了给读者看,曾经是梦幻般的美好奇迹,如今变成了一片伤痕累累的残骸。同学们,当你面对那一片残骸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你会对曾在火海里煎熬过的这一片残骸说些什么?试写一封书信,呈给受了重伤的圆明园,或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读了本文后的感想。学生二选一完成。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感受转化为生动的文字,这里有与大师的对话,采用书信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心灵飞升起来,与大师处于平等地位,更好地感受大师的心灵。

三读雨果分别是:

一读雨果: 在“导入”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对这一课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我让学生用收集来的资料对雨果进行介绍,之后,我再用PPT展示。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民主作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一读雨果,我们知道他是一位法国的知名作家,也是一位世界级的大文豪。

二读雨果:在学生品味雨果对圆明园赞美的句子之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赞美圆明园的句子,抛出问题:同学们深情地朗读了雨果先生对圆明园深情的梦幻般的赞美,此时,你对他又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此时你觉得他怎样?学生发言后,我总结: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博大、热爱全人类文化成果的雨果。二读雨果,学生了解到这是胸怀博大、热爱全人类文化成果的雨果。

三读雨果:在学习雨果对侵略者的讽刺部分后,我用PPT出示:我们知道雨果是一名法国人,在这部分当中,他对自己国家在外面的所谓的“丰功伟绩”却是用这样的口吻来表扬,读到这里,你对雨果这位作家有了怎样的认识? 请作出你的评价。学生发言后,我总结: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雨果作为一个参与掠夺与侵略的法国的一个公民,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自己的言论,没有一点奴颜媚骨,仗义执言,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

总之,通过这四个板块和三读雨果两条线穿插学习本文,学生一定可以很好地体会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可以悟到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同时,可以让学生学习作家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全人类文明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壮大、世界和平、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一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邬梅.叩问历史,警醒人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案例[J].大视野.2010(05).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