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知识的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

2013-10-10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租金集群企业

杨 明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0 引言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一定的区域内有众多的企业集聚,可以不断深化区域内的生产分工与协作,不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带来的高效率,而且可以利用企业在空间的集中性,大大降低因企业间由于频繁交易而产生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内由于大量中介服务机构的存在,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在信息搜寻等方面的成本,产业集群内的共享知识外溢也提升了技术创新的速度,而且产业集群内部所产生的竞争和协作能带来其他经济组织形式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孙霞,2009)。[1]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享受到了在其他经济组织形态中未有的益处,本文将这种益处叫做集群租金。企业主为了追逐产业集群租金,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空间区内集聚,随着集聚企业的不断增多,市场过度拥挤使得集群租金耗散,最终导致产业集群走向衰败。臧旭恒、何青松[2](2007)将产业集群租金的主要来源分为三类:产业租金、地理租金、组织租金,并且认为产业集群逐步由传统非正式型产业集群向知识创新型产业集群与网络型产业集群演进。如今,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都面临着一个共有的问题,即产业集群的升级。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是在网络组织的视角下来研究集群租金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

1 相关理论的回顾

1.1 租金的概念

租金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经济学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租金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17世纪后期,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首次提出地租概念,即土地上所生产的农作物的市场价值扣除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费用(种子和工资)后所得的剩余部分(即剩余价值)。之后,亚当·斯密提出垄断地租论,大卫·李嘉图提出级差地租论。马歇尔通过对供给价格理论的研究,提出“准租金”这一概念,即生产要素机会成本的剩余报酬。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租”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扩展与延伸,用“经济租”来泛指某种生产要素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而供给却由于自然或政府的限制得不到同步增加所导致的差价收入。[3]租金理论发展到现在,纵观传统租金理论,按租金的不同来源可以把租金分为李嘉图租金、张伯伦与垄断租金、组织与网络租金、熊彼特租金,见表1。

表1 传统租金的来源

1.2 产业集群的租金理论

产业集群作为由各种资源组成的一种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同样存在着租金,不仅是指产业集群组织整体所创造的超过市场所有单个企业创造价值简单相加总和的那部分经济增量,而且也特指参与集群分工的企业成员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获取的集群竞争优势。与租金理论相对应,产业集群租金按来源分可分为基于异质性资源禀赋的李嘉图租金(Ricardian Rents);基于内生能力与禀赋的彭罗斯租金(Penrosian Rents);基于无形资产长期价值供给能力的理查德租金(Richand Rents);基于交易契约的关系准租金(RelationshipRents);基于企业家动态“创造性破坏”能力的熊彼特租金(Schumpeterian Rents)[4](如图 1)。

图1 集群租金的来源

李嘉图租金重视公司对生产要素的选取,要求成为生产要素的资源必须具有稀缺、高价值、无可替代性;彭罗斯租金强调组织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企业能力源泉来自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企业知识的重新配置组合是其显著特征;熊彼特租金的根本特征在于创新,通过企业的“创造性破坏”来实现;理查德租金来源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以及产业集群的集体荣誉;经济主体间或基于协作的关系准租金是由默契性、组织之间的关系嵌入和社会综合资源和能力所决定的,或者说各个经济主体因为关系性投资而产生了一种在短期内缺乏供给弹性的组织间知识资源,因而产生了经济主体间或基于合作的关系专属准租金。在当今生产网络化中,价值链也在网络化,集群中的各企业已经形成了网络关系,集群租金并不是各企业组织租金的简单相加,而是企业间各种租金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形成的1+1>2的租金。

2 网络知识视角下的集群租金再造与集群的升级路径

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加强与价值链上各环节分工协作的密切度,而且需要建立横向或纵向的战略联盟,甚至向竞争对手学习。通过横向、纵向或者扁平的联系,组织网络也就形成了。在网络组织下,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内部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共享网络中的资源和要素已经成为企业超额利润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集群租金正是通过集群内各企业或价值链租金的重新整合而得到加强,并且网络中的关系嵌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通过知识的共享促成创新,形成整个集群的竞争优势。在网络中对企业各种租金进行整合,并且嵌入社会关系,知识的外溢更为突出,进而产生知识租金。知识租金高度整合了知识嵌入性、分布性、集体性和累积性等特性。知识嵌入性是指与组织特定环境相依附并且内隐于组织之中的复杂性知识(Tsoukas和 Vladimirou,2001)。[5]知识分布性指来自于分散在不同地点与载体且可被组织用来制订重大决策与解决重要问题所需的知识源(Foss等,2008)。[6]一般来说,企业知识的组成元素,大多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域黏性,难以被其他组织单元所发掘与模仿(Harrington 和 Chang,2005)。[7]组织知识的集体性强调知识的整体不可分割性,这一集体性知识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定性与社会性。知识的累积性不仅强调企业过去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所创造的新知识,而且注重企业对网络组织中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优势知识的消化吸收,是企业自我创造的知识存量与学习效应的结合。企业自我创造的知识存量具有历史延续性,并且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是一种时空和环境上的因果关系。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形成的租金在于创新,创新来自于企业家,特别是企业家才能,丰富的知识存量对企业家来说必不可少。产业具有生命周期,当某一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时,集群也会面临衰退。产业集群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因网络组织而增强,但对于非市场因素网络可能会带来连锁不良反应。如夕阳产业会逐渐被朝阳产业所替代,其租金也会逐渐被稀释,相关的产业集群都会面临没落。企业要走出困境,就必须通过租金再造,实现新的租金来源,才能使集群产业焕发新生,而创新是集群升级改造的唯一途径。集群在网络的作用下,通过关系的嵌入,使各企业的创新风险极大地降低,特别是隐形知识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性,共同的知识存量也在不断地膨胀,最终形成知识租金,为产业区集群带来新的增长点,实现了集群的升级。

3 网络组织及知识对租金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传统经济学中,在完全竞争中的市场条件下,达到均衡的条件是生产技术不变、成本不变;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存在垄断竞争,厂商都会有自己的市场势力。现实经济活动中,完全竞争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此处本文并不加以考虑,重点考虑的是垄断竞争,原因是在现有的产业集群中,进入成本都不是很高,所以企业很容易进入与退出。为了便于讨论,本文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产业集群中,集群内部的各企业并没有形成网络关系;第二种是已经形成了网络关系。网络关系的形成或者融入网络关系,不但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而且能够获得外部知识,进行创新,将获得超额利润。图2将分析企业需求不变的情形下网络对于集群企业利润的影响。

图2 网络组织对租金效应的分析图

在集群中,企业可能处于产业链中但并未与其他企业形成网络关系,在未形成网络关系时,单个企业所面临的边际成本是MC1,面临的平均成本是AC1,在价格为P1时出售,所获的利润在图2中可表示为矩形P1HC1A。企业通过网络分工协作获取知识租金,知识租金一方面推动创新带来组织成本、交易成本、转换成本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网络组织下分工协作的企业共享由于知识的外溢性所创造的新的价值。[8]因此,集群中结网企业的交易成本下降导致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在图2中,由于企业的需求不变,所以需求曲线仍然是d,边际收益仍为MR,但是边际成本却下降为MC2,平均成本为AC2,即使价格下降为P2,利润在图2中表示为BC2IP2,很显然,成本下降后,利润提高了。

通过图2对网络组织下集群中单个企业租金变化的分析,很显然网络关系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单个企业的租金状况。网络的存在,必定使网络关系覆盖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产业集群以网络组织的形式,通过长期重复性博弈与内部共享的声誉机制巩固了合作关系,利于合作博弈实现聚点均衡。在网络组织下的合作,产业集群改变了传统租金的获得来源与方式,通过知识的累积促进创新来实现知识租金的获得。

4 结论

4.1 集群网络中市场细分是获得创新机遇推动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

市场分工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化水平,而且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市场细分是市场分工的重要前提,创新本质上就是产业集群内某一企业在市场的经济失衡中发现市场真空,利用现有知识与资源的重新组合与配置通过创新来填补市场真空而获得租金与超额利润。[9]为了追求超额利润,集群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填补这一市场真空,创新导致的知识租金由于市场拥挤而逐渐耗散,市场回到均衡。在集群内部,复杂的网络关系使得由于市场细分所产生的市场机遇迅速地通过创新来获得,以最有利的先机来填补市场真空,发展朝阳产业,通过不断发现与填补来持续获得集群租金,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

4.2 网络知识存量与学习效应相结合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经之路

在网络组织下企业的租金来源发生了变化,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首先表现为萌芽,经历成长与兴盛,最后直到衰落。创新尤其是突破性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所创造的知识租金使得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路径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产业集群租金的持续获得是通过知识储藏在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创新实现的,填补市场真空的过程既是企业知识存量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共享知识的吸收。网络组织下,单一企业是无法通过自有知识进行创新的,必须将自有知识与特有的集群环境相结合,单一企业首先发现市场真空,其他企业合作创新才能带来集群租金。创新虽然是产业集群租金不竭的源泉,但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知识沉淀,并且通过消化吸收网络知识创造知识租金来推动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

[1]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臧旭恒,何青松.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7(3):5-13.

[3]刘劲松.租金与寻租理论评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9):16-19.

[4]罗珉,夏文俊.网络组织下企业经济租金综合范式观[J].中国工业经济,2011(1):89-98.

[5]Tsoukas H,Vladimirou E.What is Organization Knowled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1,38(7):23 -34.

[6]Foss K,Foss N J.Managerial Authority When Knowledge is Distributed:A Knowledge Governance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22 -37.

[7]Harrington J E Jr,Chang M H.Co-evolution of Firms and Consume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arket Dominance[R/OL].[2012 -12 -08].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reports/2001/10/copetitiveness-harrington.

[8]青木昌彦.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租金及其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6):84 -90.

猜你喜欢

租金集群企业
租金320元!70斤iPhone官方自助维修包,里面有什么?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保障性住房租金会计核算案例
大树爷爷收租金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对租赁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间如何缴纳房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