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对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研究

2013-09-29王明月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

电影评介 2013年19期
关键词:原语赤壁目的论

□文/王明月,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

电影《赤壁》剧照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交流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凸显其作用。每年有大量的国外影片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本土的影片也受到国际电影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电影也逐渐走进国外观众的视野。翻译目的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德国兴起,其出现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影视翻译近年来备受关注,成为翻译园地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吴宇森导演的《赤壁》讲述了蜀国和吴国与东汉宰相曹操抗衡的历史故事。影片深刻刻画了双方战术的比拼,并以其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武打场面以及强大的明星阵容,创造了超过两亿的票房收入。影片不仅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历史,也搭建了中外交流的平台,然而,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其英文字幕的翻译功不可没。《赤壁》的英文字幕通俗易懂,简洁流畅,其译者没有拘泥于一种译法,而是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局限下,采用了直译、归化、缩减等多种翻译策略。本文首先介绍字幕本身的特点及其文本类型,接着分析用目的论指导字幕翻译的可行性,并以《赤壁》英文字幕为例,对其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举例分析。

一、字幕的特点及其文本类型

1.字幕的特点

字幕通常分为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两种。本文所研究的是语际字幕的翻译。语际字幕指的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原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银幕下方的文字。(陈丹:《从目的论角度谈字幕翻译》,载《考试周刊》2007年42期,42-47页)目的语观众需借助字幕来理解影片的剧情,因此在翻译字幕时要考虑目的语和原语中历史、宗教、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同时,字幕翻译还是符际翻译,在翻译时存在以下转变:(1)语码转变:从口语转变为书面语;(2)信道转变:从听觉系统转变为视觉系统;(3)信号形式转变:从声音转变文字。这些转变使字幕的翻译受到了限制,突出表现为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因为字幕在银幕上出现的时间和影片中演员说话的时间相同,因此留给观众思考和推断的时间很短,并且字幕的出现是渐进的,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新信息一个接一个出现,观众不可能根据上下文去推断句义,译者在翻译时就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由于银幕大小有限,出现在银幕上的字幕译文必须提供最大信息值,这就要求译者使用简洁的语言。

2.字幕的文本类型

根据赖斯的分类,文本类型有以下四种: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操作型文本和视听类语篇。电影字幕属于视听类语篇,此外因为字幕有其特殊性,即它的主要目的是为目的语观众提供信息,便于他们理解剧情,因此它还属于信息型文本。并且,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毫无疑问的具有表情功能,还属于表情型文本。可见字幕是一种混合型文本,它既是视听类语篇,又是信息型文本,还是表情型文本。

二、翻译的目的论与字幕翻译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赖斯、曼塔里、维米尔和诺德,其理论以维米尔的目的论最为突出。目的论的核心是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因为目的论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目的决定手段,因此它打破了传统翻译中直译、意译、对等等翻译原则的局限,拓宽了译者的思路,有助于他们为目的语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根据维米尔的分析,翻译行为可能有3种目的:(1)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如可能是“为了谋生”;(2)目的语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可能是“为了启发读者”;(3)以及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如“为体现原语结构上的特点而采用直译法”。(《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张美芳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3页)

翻译后的字幕必须能被目的语观众所理解。因此,在字幕翻译中,译文的可接受性比忠实性更重要,字幕翻译的评价标准为充分性而非对等。将以上理论应用于《赤壁》电影字幕翻译可以看出,吴宇森导演通过《赤壁》搭建了一座文化桥梁,将中国人的智慧、强大的团结精神、热爱和平的精神、对朋友的感情、对江山的感情以及对家人的感情通过电影充分的表现了出来,其字幕译者则广泛采用了直译、归化、删减等翻译策略,将通俗易懂而又简洁的字幕呈现给了观众。

三、目的论视角下《赤壁》字幕的翻译策略

1.直译

直译是指“按照译文语言的语法规则翻译出原文的字面意思,仍保持原文的文体风格和文化特征”。(陈亚朋:《<卧虎藏龙>字幕翻译策略探析》,载《电影文学》2007年8期,192页)对于目的语和原语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可采用直译法。

例1.云长,贤臣择主而侍,你又何必愚忠于刘备呢?

General Guan Yu,a wise man chooses his Lord carefully,why do you continue to serve Liu Bei?

2.归化

归化指翻译时照顾到目的语读者,顺应其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以便他们能够较容易地读懂译文,这种方法普遍适用于目的语和原语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差别较大的情况。

例2.我们稳固了西方,便可与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鼎足而立,互相制衡。

Once we are in control of the West,Cao Cao will control the North,and Sun Quan,the South,we will form a power triangle.

3.缩减

除了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之外,《赤壁》电影字幕译者还广泛采用了缩减策略,即在确保目的语观众理解剧情的前提下,对冗余信息进行删减,达到了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最大信息值的要求。

例3.能打不打,能杀不杀,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We can still fight!Why are we giving up so easily?

结语

吴宇森曾说过:“我要做一个桥梁,把东方文化最优美的一面介绍给全世界,把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和一个真实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展现在给世界”。在其电影创作中,字幕翻译的作用举足轻重。笔者以《赤壁》的英文字幕翻译为例,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译者的翻译策略。经过探析,可以看出其译者广泛采用了直译、归化以及缩减策略,将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而又不失其文化特色的高质量的译文展现给了观众,是一部成功的译作。

猜你喜欢

原语赤壁目的论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