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水学院学报》“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学术反响之专家评论摘录

2013-09-22王永祥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董子董仲舒学界



《衡水学院学报》“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学术反响之专家评论摘录

衡水学院,故名思义,位于衡水。董仲舒的老家广川大董故庄,就坐落在衡水地区。所以说,衡水乃为汉代大名儒董仲舒的故乡。《衡水学院学报》正是利用了这一地利之势,开辟了一个“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这是合乎情理的,也是天经地义之事。这个专栏的出现,对于本地区,以及全省,乃至全国的董仲舒研究,无疑会发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当然在开辟此专栏之前,董仲舒的故乡就已为董仲舒研究者所仰慕。《衡水学院学报》开辟此专栏之后,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学界朋友,关注并促进董仲舒与儒学的思想研究。

解放后,尤其是文革中和文革后的一段时期,董仲舒一直是在学术界被当作反动思想家而受到批判。后来,由于党的解放思想政策,才使人们冲破禁区,肯定了其在政治和学术上的进步作用。多年以来,由于董仲舒作为汉代的大儒,且对中国历史发生过深远影响,所以他曾吸引了历代学术大家的重视,尤其在人们的思想解放之后,学术界才对其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余治平、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光、河北省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王永祥研究员,等等,这些人可以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董仲舒及儒学的一流学者。他们所写的论文,如《孔子改制与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论》(余治平)、《董仲舒的五行学说论》(余治平)、《董子仁学新释》(余治平)、《董仲舒的思想命题及其当代价值辩析》(吴光)、《新世纪儒学复兴的十大标志与未来展望》(吴光)、《儒学与儒教》(周桂钿)、《中国政治哲学的精华:崇德与尚和》(周桂钿)、《董仲舒“三统”“三道”不断更化的辩证进步历史观》(王永祥),等等,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董仲舒对中国儒学思想的贡献,从而也显示了董仲舒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董仲舒的一生,可以说是出仕践儒、治经著述、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并且改铸了一个新的儒学体系,这就是:自然神论的宇宙观,“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变而有常”的天道观,辩物理、发天意的认识论,“待教而善”的人性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思想,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取法于天的王道论,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改革思想。这样就把一个原来被说成是“反动思想家”的董仲舒,塑造成了一个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勇于改革与治国的进步思想家形象。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办得很有特色,也很成功。愿这一专栏越办越好,以更进一步推动全国的董仲舒与儒学研究,并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为中国的学术研究,特别是有关董仲舒与儒学的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中国儒学史上,董仲舒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学界关于这3位思想家的研究力度颇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对于董仲舒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促进董学研究和弘扬董学精神,《衡水学院学报》开设了“董仲舒与儒学研究”栏目。该栏目下设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董仲舒哲学、宗教学与政治思想等10个专题的研究。这些专题囊括了董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吸引了众多董学研究专家与儒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刊载了10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可以说,“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已经办出了鲜明的特色,成为集中展示学界关于董学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在学界赢得了良好声誉,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成绩的获得,除了学者的积极参与外,关键是《衡水学院学报·董仲舒与儒学研究》的编辑们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具有一种虔诚的敬业精神!

随着国学热和儒学热的深入发展,学界将会迎来“董学研究热”,“董仲舒与儒学研究”栏目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产生更为广泛的学术影响,从而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总之,“董仲舒与儒学研究”栏目特色鲜明、成果丰硕。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值得鼓励。

董仲舒是汉代大儒。董学研究大家周桂钿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有3位集大成式的代表人物,一为孔子,二为董仲舒,三为朱熹(儒学)。汉武帝正是采纳了董仲舒策问时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影响了中国2 000多年。其所推崇的《公羊春秋传》属今文经学,重经世致用,擅阐发新义,与时俱进,在中国经学史上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栏目,是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衡水学院学报》的经典栏目。董子出生地便在今河北衡水市枣强县,现有大量遗存,如董氏宗祠、董子讲学之所四名寺、董子祠等。于董子故里之大学设“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之栏目,可谓实至名归。

该栏目在创设之初,便不断联系、招徕董学研究大家及学界广大研究者,如周桂钿、吴光、余治平、李祥俊、秦进才、刘国民、华友根、杨朝明等,刊发吸纳其最新董学科研成果,内容涵盖了董仲舒与春秋公羊学研究、阴阳五行研究、哲学与宗教研究、政治思想研究、社会与法律思想研究、汉代学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董子生平活动、故里遗址研究、国际董学研究动态等。其刊选论文范围之广、学者之众、内容之新,在今之董学研究界当属首屈一指。去年借董仲舒高端学术论坛之机倡导成立之河北董仲舒研究会,更将董学研究推向高潮。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常会营副研究馆员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6.035

猜你喜欢

董子董仲舒学界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太饿的董子皓
学界亮点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董子健: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董子亮治疗肝脾不和型泄泻经验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