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阅读思想文化经典现状探析
——关于重庆十高校大学生的调查

2013-09-20

关键词:被调查者问卷大学生

税 强 吕 振 丽 栾 淳 钰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400047)

一、调查因由

阅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构建人类精神大厦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思想文化经典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必由之路。思想文化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传授知识。大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可以了解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而且可以有效地获得相关知识。

其二,提高认识。对大学生而言,经典阅读使他们在获取知识、拓展视野、接受教育的基础上,从中了解世界,把握人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认识真、善、美,明辨是非美丑,区分正义与非正义,逐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认知结构。

其三,指导人生。当代大学生阅读思想文化经典,可以不断汲取经典中的本真精神和核心价值,并努力使之转化为指导人生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原则,从而学会如何智慧地面对人生,理性地思考人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其四,培育审美能力。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获得审美意识,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得到升华,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进而实现审美超越。

其五,提高创新创造能力。经典阅读可以使大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地探索,不断汲取经典所具内涵,提升境界、净化灵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把自己塑造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知识精英,他们的阅读状况代表着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既然阅读思想文化经典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价值,那么,当下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的现状是怎样的呢?经典阅读有没有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呢?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如何在教学中加强经典阅读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呢?这正是本项调查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以重庆市大学生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分类统计后所得的资料,了解分析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二、资料与方法

本项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所调查的主体是重庆大学生,既包括本地生源的大学生,也包括外地生源在本地就读的大学生。主要是指本科以及专科学历的在校大学生。样本选取自重庆市10所大学的学生。选取样本的原则是: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研究对象涉及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城市职业管理学院等十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本专科院校,从中随机抽取相应名额的大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共计1000份,回收967份,回收率96.7%,其中有效问卷907份,有效率达90.7%,符合调查和分析规范与标准。

随后对问卷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分类统计。按学校类别分,样本比例为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占30.5%,文科为主的学校占22.5%,师范院校占12.5,医科院校占18.3,艺术体育类院校占8.8%,职业技术院校7.4%。按学校层次分,样本比例为重点本科院校占33.8%,二本院校占46.7%,三本院校占1.2%,专科院校占18.2%。按性别分类,样本比例为男生46.7%,女生53.3%;按年级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样本比列分别为:22.9%,41.8%,23.6%,11.7%。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待经典阅读的态度

研究大学生阅读思想文化经典的现状,我们先从大学生的内心认同度来看,即大学生对待经典的态度开始。此项调查,把对待经典的态度分为:应该多读、读不读都一样、读那么多没用,三种态度,以单选的形式在问卷中体现,供被调查者回答。另外,在问卷中还涉及,对这些被调查学生在看待读经典与所学专业之间关系的看法,主要以有很大矛盾冲突、二者之间没有关系、能促进专业学习三个选项供被调查者在问卷中作答。

表1 对大学生读经典的态度

表2 读经典与您所学的专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的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和表2所示。调查显示:79.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多读经典,有17%的被调查者对阅读经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仅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读经典没什么用。在阅读经典与专业学习的关系上,62.2%的学生认为阅读经典对促进自己的专业有很大帮助,认为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的占33.8%,认为二者有很大矛盾冲突的占3.5%。从数据上看,近8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多读经典,超过半数(62.2%)的大学生认为读经典书籍能促进所学专业学习。这样的数据比例证明,多数学生对阅读经典是认同的,态度是积极的。这充分证明优秀的经典的文化在大学生的心目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典的魅力和大学生群体对经典的永恒需求。

(二)大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原因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状况,本项研究还针对大学生阅读的原因进行了调查,这项调查以多项选择的形式在问卷中体现。可供选项分为:个人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休闲,满足家长、学校的要求,其他,共六项。这六项是根据研究开始前制定调查问卷时对学生的访谈情况总结汇总得来,基本涵盖了学生选择阅读经典的一般情况,但并不能代表全部,故设“其他”这一选项,为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留出弹性空间。

表3 阅读经典的主要原因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所得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被调查者阅读经典的主要原因在选择频率上由高到低依次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休闲,满足家长、学校的要求,其他。有67%的大学生因为感兴趣而去阅读经典;有60%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在提高人文素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人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养与开阔视野”是大学生阅读经典的三个首要目的。从总体上看,被调查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目的比较端正,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占主流,端正的阅读目的对大学生阅读经典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15%的大学生以休闲为目的阅读经典,这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的变化,他们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常态,不带任何压力、功利的心态去读书,以轻松快乐的心情去阅读经典,这也是值得欣慰的现象。当然有14.4%的大学生为满足家长、学校的要求而阅读经典。出于这种目的,部分大学生会非常被动的阅读,对经典泛泛而读,缺乏深刻体悟,更有甚者会对经典产生生疏,对经典阅读产生阻碍作用。

(三)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类别与范围

为详细了解大学生阅读思想文化经典的门类及对应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本调研专门设计了对大学生阅读经典的门类的调查。对经典的分类有很多种标准,本项调查采用的是图书馆对图书分类的一般标准,将思想文化经典大致分为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史学类、科普知识类、管理学类、艺术类九个门类。这个标准的选择符合学生在选择书目时的实际情况,并且能够涵盖学生可选择的范围。此外,在本次调查中,为了分别了解学生对这九类经典的阅读情况,采取针对每一门类的经典设置经常阅读、偶尔阅读、不阅读三个选项供被调查者选择。之所以选择经常、偶尔、不阅读作为阅读程度的选项,是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大致分类,同时也兼顾了调查问卷的简明性。具体选答时,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而不同人对这三项选择的标准可大致保持一致。如果设置选项过细可能会导致选择者做出模棱两可的决定,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同时也难以控制所有人对该划分标准的判断的一致性;如果仅设计两个或更少的选项,同样也会造成被调查者的困惑,也无法达到调查的精确性目的。

表4 大学生阅读经典的门类分布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就经常阅读这一选项来看文学类经典所占的比重最高(28.8%),其次是史学类经典和科普知识类经典,分别为19.4%、19%:所占比重最少的是法学类经典仅占9.4%,其次是教育学类经典约占9.7%。而从偶尔阅读这一角度来看,各项较为均衡,各类所占比重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从不阅读这一项中,法学类经典较其他类别所占比例最高(40.1%),其次是经济学类经典占33%,而相对的,经常阅读所占比例最高的文学类、史学类和科普知识类在不阅读这里,分别占10.9%、19.0%、18.4%,是这一选项纵向的比较中最少的三类。这样从横向的三类到纵向的各类所占的比重分析,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文学、历史、科普经常阅读的比例靠前,而哲学、教育学与法学靠后。

(四)了解经典知识信息主要途径及获取经典书籍的主要方式

获得了解大学生获得经典的信息,还有获得经典书籍的途径是了解大学社经典阅读现状的重要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关注,本项研究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填空题和多选题。在调查问卷中共设两题,一题是了解经典知识信息途径,主要是供被调查者自由填写;另一题是获取经典书籍主要途径,问卷提供了“从图书馆借阅或在阅览室阅读,个人自购,在书店阅读,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读,向他人借阅,家中藏书,其他”几个选择项,供被调查者选择。

表5 了解经典知识信息主要途径

表6 获取经典书籍的主要方式

对这两题的统计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表5是对被调查者的答案的整理和归纳,所得的答案主要包括:课堂教学,阅读,社团活动,讲座、论坛或沙龙,同学、朋友交流,网络,表演活动,共计七种,各种途径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具体数值及所占比例如表5所示。由所得的数据可以看出,阅读、网络和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得有关经典信息的三种主要途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1.3%、51.4%、44.0%。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所占的比重,44.0%的比例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途径之一,这说明实际教学中应该也能对经典阅读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表6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从图书馆借阅或在阅览室阅读是大学生阅读经典的主要方式,占到69.1%的比例。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自我阅读、网络、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了解经典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而获取经典书籍的方式则主要是“图书馆借阅、网上阅读与个人自购”。

(五)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深度

在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深度方面,本研究主要从大致浏览和深入阅读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在问卷中设计选项供被调查者选填,对问卷的统计结果汇总后如表7所示。

表7 对经典著作的阅读的深度

从表中的数据直接可以比较得出,大学生对经典的阅读深度方面,大致浏览远远比深入阅读所占的比例高得多,73.5%:26.5%近7:3的比例,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大多停留在大致浏览这一层面。

(六)大学生对自己阅读经典的满意程度

调研大学生阅读现状之后,本调研又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切入,调查大学生对自己阅读情况的满意度。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大致归纳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五项,各项所占的比例如表8所示。

从表8中可以看出,很不满意所占的比例最少,仅为3.9%,但同时非常满意所占的比例也较少,为10.9%,多数集中在比较满意、一般和不太满意这三项,分别为23.7%、35.8%和25.7%,呈现出一种两边少,中间多的常态分布。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阅读经典情况的满意程度较多地表现为一般,觉得自己的阅读情况有待加强。这与大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成反比,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不一致。

表8 对自己阅读经典情况的满意程度

(七)大学生对自身阅读经典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本项研究在调查正式进行之初,通过初步调查预料到了大学生中存在一部分学生对自己阅读情况不满或认为有待加强的现象,故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有意识地在对自我阅读情况的评价之后,更进一步调查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情况有待加强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表9 觉得自己的阅读情况有待加强的原因

如表9所示,主要的原因,被访问者提出的答案,大致可以分为:未养成阅读习惯、不知道该读哪些经典书籍、经典书籍的获取途径有限、没有时间阅读、没有相关部门组织读经典的活动、缺乏专业指导这几种,其中认为“未养成阅读习惯、没时间阅读与不知道该读哪些经典”的人数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69.3%、33.2%和31.4%,较其他原因,可认为是大学生对自己阅读情况不甚满意的三个主要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上述七个方面的结果呈现出当前大学生在阅读思想文化经典的态度、原因、类别与范围、获取经典知识信息的途径、阅读的深浅程度以及对自己阅读经典的满意度方面的状况,有一定的代表性。了解了这些现状之后,本研究对影响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因素进行了反思,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大学生阅读思想文化经典提出了构建“课程引导+学分管理+专家辅导+课余阅读”教学支撑体系的思路。

(一)影响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原因分析

1.宏观方面

①历史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和实用主义也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蔓延。由此导致许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到位,出现“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的“三高三轻”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们缺乏进行经典阅读的环境、氛围,难免影响经典阅读的宽度和深度。

②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信息社会的高度发达,大学生们习惯于读图的快捷、简便所带来的感官的愉悦和轻松。大学生上网并不喜欢去读网络上丰富的经典资料,而是选择看电影,看言情小说,玩游戏。即使部分在网上阅读经典著作的学生,也少了一些阅读纸质经典书籍的意蕴,不能享受一卷在手,细嚼慢咽、反复玩味的愉悦,欠缺相应的文化底蕴。

2.中观方面

①高校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高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表现在经费投入、课程设置、管理模式、专业师资队伍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其人才培养的要求。据调查,有30%的受调查者希望经典阅读能进课堂,25.8%的学生希望学校多组织经典阅读活动,21.4的学生希望要建立经典阅读的长效机制。根据受访者的愿望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在经典阅读的课程设置、课外活动以及长效机制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②家庭、家长因素的左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的素质状况、观念主张、经济条件以及和谐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程度。许多家庭以学生的应试、就业为导向,竭力鼓励学生学好专业课、培养考试能力,不支持甚至阻碍学生涉猎像人文经典方面的书籍,长时间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及习惯,疏远经典阅读,甚至产生一种麻木的心态。

3.微观方面

①大学生自身定位有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就业的压力,部分大学生把相关学习仅仅当作职业培训,着眼于各种等级证书、就业考试,根本无暇顾及经典书籍的阅读。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从大一开始就忙于应付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各种资格考试、就业考试,根本无暇涉猎专业以外的书,更不用说各种经典书籍。

②思想与行为不统一。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对经典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存在思想积极活跃而行动落实迟缓的现象。以重庆大学生经典阅读为例,由表4和表5对比来看,79.9%的大学生充分肯定经典阅读,认为应该多读经典,而就大学生对自己阅读经典的满意程度来讲,有61.5%的同学对自己的阅读情况持一般或不满的态度。显然,思想和行为没有很好的结合,积极的思想态度没有真正的、充分的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学校加强学生经典阅读的教学建议

1.设置系列经典鉴赏类通识选修课程

设置通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启发思想,强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各类经典的阅读与传诵,增强广大学生对于古代与近现代经典名著的文化理解和积淀。首先,以各专业为基点,确立专业经典阅读书目,这部分经典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其次,可以综合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构建起集中外、古代和近现代,涉及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经典阅读通识课程体系。通过各类经典的阅读与传诵,增强广大学生对于古代与近现代经典名著的文化理解和积淀,强化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和认识。再次根据文科、理科、艺术等各专业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经典名著文化理解的要求。学校重点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的经典阅读通识系列课程,使其成为进行经典教育的特色课程。

2.将经典阅读纳入读书学分进行管理考核

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可以从制度上进行设计,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应完成文化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和经典阅读书目所推荐书籍的阅读,并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书籍或文章进行精读后,每学期至少应完成读书笔记2-4篇,每篇不少于1500字。本科生导师在期末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等级考评,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学校把学生的读书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各学院组建导师评审组,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考核。若学生在此前5个学期的读书笔记中,有60%以上成绩均为优秀且无不及格者,则该生可获得读书学分3学分;若有30%以上成绩为优秀且无不及格者,则该生可获得读书学分2学分;若学业期满读书学分不足2学分者不予毕业。

3.构建、整合名师队伍与资源,建立学生经典阅读专家辅导平台

坚实的师资队伍是引导大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有效力量,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构建,整合利用各类师资力量。一方面,各高校进行校际合作,联合举办“经典阅读名师大讲堂”。重庆虎溪大学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入住高校越来越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城各高校进行校际合作,建立高校资源共享合作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大学城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大学城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大学城各高校进行校际合作,联合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开设经典阅读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领略名家风范,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开辟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经典阅读的网页或者博客。这类博客可以是集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经典阅读辅导,也可以是以某一类经典辅导为主的平台,比如哲学经典辅导博客、文学或艺术经典类辅导平台,可以实现专家和学生的网上互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经典,以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此外,还可以建立读书导师制度。结合各校本科生导师制,学校可以将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写读书笔记纳入教师工作量进行考核。由导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检查学生经典阅读。

4.建立第二课堂经典阅读平台,提升第二课堂的文化品位

积极组织学生以诵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于各类古代、近现代的经典名著的阅读与传诵,达到演绎经典,传承经典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将经典阅读引入党团组织和班级、院系活动,利用传统的节庆日、纪念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另一方面,注重打造品牌活动,用品牌项目来引导方向、营造氛围、探索规律、提取经验。比如“文章沁心田,经典润人生”经典篇目诵读制度、学生读书报告会制度等等。

5.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形成明确的管理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

学校要把经典阅读纳入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分别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课外阅读平台的搭建、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管理,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经典和参与各种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经典阅读教学和相关文化活动。此外,还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反馈机制,包括领导反馈、学生反馈、大众传媒反馈等,对阅读的参与度、影响力、运行情况以及最终效果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反馈问题,以实现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项研究所采用的自填问卷所收集的资料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它们都是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而非研究者的实地观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很难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很难感受到回答者思想和行为的整体生活背景。如果今后有采用实验方法和实地观察方法所得资料进一步佐证,本研究所描绘的情形就将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问卷大学生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问卷网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