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2013-09-19刘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针对性胃癌化疗

刘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2012年住院的102例胃癌化疗患者纳入研究,年龄43~78岁,其中男65例,女37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钡餐检查确诊为胃癌,并进行胃大部或全切术,且来院进行术后化疗。

1.2 研究分组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根据患者入院化疗的顺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患者具有基本情况可比性。

1.3 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即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护理、赏识干预和音乐干预。心理护理:胃癌化疗患者往往对化疗的效果以及化疗的不良反应表现出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化疗前多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讲解化疗的进程及可能的副作用,并列举以往医院化疗后恢复良好的案例让患者对化疗有积极的信心。赏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以往生活中的正性刺激因子,以此作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话题在常规护理前开展。在与患者进行赏识护理时注重语气要随和、态度要真诚,并不断鼓励患者进行肯定和赏识。音乐干预是根据患者喜好,选择相应的乐曲,陶冶患者情操,同时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进行包括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戒烟戒酒、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腹部护理,观察腹部有无压痛、腹泻、肠鸣音等;血象观察,观察血小板、血常规情况;皮肤护理,保持照射部位皮肤干燥,检查有无溃烂等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发症护理,观察有无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并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的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在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焦虑状况的评价。情绪正常为SAS总分<40;焦虑为SAS总分≥4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2。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具有同样的焦虑水平。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情况显著下降,焦虑评分和焦虑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焦虑情况没有明显下降,焦虑评分和焦虑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焦虑率明显降低,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率比较

3 讨论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由于担心化疗的效果以及化疗的副作用,或多或少的有焦虑情绪。研究称,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30%。患者对生存时间的担心也是造成术前焦虑的重要原因。焦虑情绪不仅影响患者化疗的恢复也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本研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赏识护理和音乐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组相比,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水平明显下降,焦虑得分和焦虑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传统护理组。

[1] 武菊清,张夏玲.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焦虑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126.

[2] 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02-204.

猜你喜欢

针对性胃癌化疗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跟踪导练(二)(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