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45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

2013-09-19邝桂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肝病毒乙肝

邝桂星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据报道,到2010年止在世界范围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超过2.8亿,而我国就占了9300万[1]。近年来,我国乙肝发病率明显提高,已有报道称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的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母婴传播、性接触以及血液传播[2],乙肝患者病情恶化会导致肝硬化或者肝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预防和治疗乙肝以成为医学界不可忽略的问题。现将45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的加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来本院治疗乙肝的45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34.8岁。

1.2 方法 分别抽取45例患者静脉血5 ml,离心机离心沉淀,分离血液血清,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操作时所用试剂由上海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技术资料采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乙肝五项检测结果 在本组45例患者中,乙肝五项均有不同指标显示阳性,这其中以 HBsAg阳性率最高,为91.1%;其次为抗-HBc阳性率,为82.2%。感染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乙肝五项检测结果

2.2 乙肝感染者的年龄分布 本组45例乙肝患者中,最小者9岁,最大者75岁。患者年龄分布在30~39岁组所占比例更高,为33.3%。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45例乙肝患者年龄分布结果

将30~39岁组分别于其他各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乙肝病毒是专一性嗜肝病毒,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乙肝病毒的组成分为两个部分,即色膜(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与核心(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和e抗原)。需要说明的是,核心抗原很不稳定,极易转变为e抗原,在进行检测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检测不到核心抗原的[3]。

乙肝病毒侵染人体之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血清中便可检测到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血清学指标。通常所指的乙肝五项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4]。乙肝五项检测指标的意义如下[5]:HBsAg出现在乙肝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前2~8周,因此HBsAg是乙肝患者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抗-HBs是急性乙肝患者处于恢复期时逐渐出现的,此种抗体能在机体内存在很长的时间,是一种中和抗体[6];HBeAg与病毒颗粒和病毒DNA有关联,即作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性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出现时间稍晚于HB-sAg[7];抗-HBe产生是由于 HBeAg的刺激,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HBc的产生是由于HBcAg的刺激,并不是保护性抗体,是一种既往感染的标志[8]。由此也可知,乙肝患者在不同时期机体内抗体阳性可以出现多种组合。因此,乙肝五项检查比单项表面抗原的检测更加有意义,五项检查不仅能够反映乙肝表面抗原的情况还能够了解到机体内乙肝病毒的活动周期,利于乙肝的诊断与治疗。

在本组45例患者中,乙肝五项均有不同指标显示阳性,这其中以HBsAg阳性率最高,为91.1%;其次为抗-HBc阳性率,为82.2%。另需说明的是单项HBsAg阳性者16例,仅占总数的35.5%。由此可以推出一下结论:第一,ELISA法测定的阳性率比凝集法要高;第二,两对半的检测方法更加可靠,意义更大,可以反映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组合情况,亦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利于诊断。由上述各指标的特点与意义来看,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另外,由表2可知,乙肝感染者与患者年龄也具有一定的关联,表中结果显示30-39岁组所占比例最高,为33.3%;其次就是50~59岁组,比例为26.7%。30-39岁组与其他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目前,还没有针对乙肝的显效的治疗方法,乙肝患者也主要是靠药物抑制病毒的复制来缓解症状。乙肝五项作为乙肝患者的标志物,它们的检测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大的意义,所以检测工作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

[1] 胥善凤.25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0):54-55.

[2] 廖文才.195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08,4(11):91-92.

[3] 吴辉.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中国医药创新.2010,36(7):40-42.

[4] 李甲芬,张静,马希祥.156份血标本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分析.山东医药,2010,54(51):79-80.

[5] 马红彦,鲁小明,林珍戎.154例HBV感染者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分析.中华实用医学.2004,6(16):78.

[6] 刘静华,黄永国,张春燕,等.乙肝泛变异HBsAg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10):1199-1202.

[7] 李军民,冯陆,胡云芝.300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0,10(16):121-123.

[8] 李小兰,王峰.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重要性.中国卫生产业.2012,9(23):123-124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肝病毒乙肝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下期要目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