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2013-09-18张依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2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红细胞

张依军

血常规检测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检查方法, 而且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临床中常常采取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 而且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 且快速准确, 其重复性也比较好, 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中检测中常常有不同的采血方式——末梢血和静脉血[1]。不同的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成为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因此, 本次对吉林省长春市妇幼保健所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之间采取的100例采血患者分别采取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探究二者结果的差异性,具体的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本所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之间采取的100例采血患者, 并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 50 例 , 男 24 例 , 女 26 例 , 患者的年龄为 9~66 岁 , 平均(38.2±2.5)岁。健康体检30例, 门诊患者20例。B组50例,男 25 例 , 女 25 例 , 患者的年龄为 11~63 岁 , 平均 (37.8±2.6)岁。健康体检32例, 门诊患者18例。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采血, A组给予静脉采血, 而B组给予末梢采血, 并将其采集的血液置入真空试管之中, 并给予稀释液进行稀释, 摇匀并将其置入抗凝管中采取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的检测, 并且所有的检测均在标本采集2小时内进行测定[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的指标未血常规中常见的几种指标, 主要有[3]:①白细胞计数(WBC);②血红蛋白(Hb);③红细胞比容(Hct);④红细胞(RBC);⑤平均红细胞体积(MCV);⑥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⑦血小板计数(PLT);⑧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 并采取 t检验 ,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 ,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比较 通过对两组的血常规指标的对比分析, A组与B组检测的WBC、Hb和RBC以及Hct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2.2 平均CV值对比 通过对两组的平均CV值对比分析,A组与B组的MCV、MCHC和PLT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MCH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2。

表1 两组WBC、Hb和RBC以及Hct比较(±s)

表1 两组WBC、Hb和RBC以及Hct比较(±s)

组别 例数 WBC(109/L) Hb(g/L) RBC(1012/L) Hct A 组 50 5.4±1.3 13.2±11.7 3.7±0.3 0.4±0.3 B 组 50 6.2±3.5 100.4±15.8 3.4±0.5 0.3±0.2 t-9.3412 11.6034 7.4622 7.0121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MCV、MCHC和MCH以及PLT比较(±s)

表2 两组MCV、MCHC和MCH以及PLT比较(±s)

组别 例数 MCV(fl) MCHC(g/L) MCH(pg) PLT(109/L)A 组 50 82.4±6.7 314.4±24.7 27.7±7.5 225.4±46.9 B 组 50 93.5±5.6 307.5±25.8 27.0±7.9 211.5±80.4 t-11.4523 10.6311 0.2313 11.4122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血常规检测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检查方法, 在临床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一直是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对于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需要注意有效的控制标本的采集与存放时间, 一旦出现血液的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血液中的血钾上升, 而凝血因子的活性也将消失。临床资料显示, 在相同条件下, 末梢血的循环明显的低于静脉血的循环。因此, 临床中对于相同的存放条件下,末梢血很快发生溶血的情况。临床中由于末梢血的血量比较少, 常常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需要到挤压血, 从而易造成组织的渗入, 使得整个标本的浓度不够, 所以导致整个的采集时间相对较长, 使得整个检测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分析, 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本组的数据显示, A组与B组的WBC、Hb、Hct、RBC、MCV、和MCHC以及PLT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MCH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由于末梢血的存放时间相对较长而导致, 进一步说明在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稳定性低于静脉血的稳定性。因此, 临床中可以采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的检验。

综上所述, 临床中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的检验中具有显著的差异, 静脉采血的更加精准, 值得临床中应用。

[1] 韩秋青,王爱玲,韩风杰.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当代医学,2010,12(26):667-668.

[2] 史加圣.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12(11):563-564.

[3] 范英华.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中国医药指南 ,2011,12(24):674-675.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