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山区《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2013-09-14李桂华许海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宝山区孕产妇保健

李桂华 许海红

上海市宝山区妇幼保健所,上海 200940

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中,外来孕产妇始终是孕产妇保健管理的难点和重点2001~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孕产妇死亡7例均为外来孕产妇。为提高宝山区孕产期保健的覆盖面,尤其是外来孕产妇的保健公平性和可及性,降低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宝山区于2009年1月试点,2009年7全面推广实施上海市《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健全完善孕产妇保健管理网络。其中包括:《孕情监测》、《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机制》、《产褥期保健管理》。方案推行3年以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指标尤其是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指标得到全面提高,使孕产妇管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2011 年《上海市妇婴卫生工作调查表》、《上海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表》、《宝山区外来孕产妇孕情排摸报表》、《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季报表》。

1.2 研究内容

孕情监测、早孕建册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孕产妇死亡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AS 8.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孕情监测方案实施情况

2.1.1 建立孕情监测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口办、街道计生组成孕产妇保健管理网络,不定期进行外来孕妇排摸,发现怀孕妇女,填写“孕情卡”包括:孕妇基本信息,预产期等,并告知孕妇持孕情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上海市孕产期健康手册》纳入孕产妇保健管理,接受规范系统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同时“支持组织”(楼组长、协管员、)与街道计生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进行孕情监测信息交换并形成长效机制,如孕妇未及时接受保健服务,妇保医生根据“孕情卡”信息,及时追踪使孕妇纳入保健管理。

2.1.2 2009~2011年全区孕情监测网络376居委共520人参与孕情排摸,共管理31 341名外来孕妇,掌握2930名辖区内外来孕妇未进入保健管理系统,其中未建立《上海市孕产期健康手册》838人,及时追踪随访纳入保健管理。

2.2 宝山区《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推广前后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对比分析

方案推广前2006~2008年,全区活产数为19 401人,早孕建册人数为11 771人,产前检查≥5次/孕期人数为16 269人,产后访视人数为17 555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包括早孕建册、产前检查≥5次/孕期和产后访视)人数为11089人,方案推广后2009~2011年全区活产数为23372人,早孕建册人数为14 746人,产前检查(≥5次/孕期)人数为20 564人,产后访视人数为22 583人,产后访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人数为22 583人。孕产妇系统保健指标全面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实施情况

2.3.1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实施以来,截至2011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筛查4 875人具备风险因素,开具转诊单至2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并追踪确诊。根据病情将高风险孕妇分为红、橙、黄、紫风险预警,其中红色预警6人,橙色预警234人,黄色预警4 598人,紫色预警37人。红色、橙色由妇幼所专人登记,专人随访,黄色、紫色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登记,随访。随访中给予咨询指导,加强对高风险因素孕妇和不宜妊娠孕妇的管理。

表1 方案推广前后孕妇系统保健管理指标对比(%)

2.3.2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实施过程中,其中外来重点孕妇3 189人,占总筛查数65.5%,从而提高了对外来重点孕妇管理,对降低外来孕妇死亡率起着重要作用。见表2。

表2 重点孕妇筛查管理情况[n(%)]

2.4 宝山区孕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

2.4.1 2002~2011年10年来宝山区孕产妇死亡率曾波动下降趋势。宝山区2002~2012年10年间孕产妇死亡人数10例均为外来孕产妇,孕产妇死亡情况孕产妇死亡率曾波动下降趋势。见表3。

表3 宝山区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情况(1/10万)

2.4.2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实施后,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尤其外来孕产妇死亡与方案推广前比较有明显下降趋势。见表4。

2.5 产褥期保健情况

多次对产后访视人员进行产褥期保健知识培训,和产后访视质量评估(包括产后访视及时性、产后访视的规范性、产后访视完成率、产后访视满意度)等。产后代访实现网上周转,网络化管理。产后访视培训提高产后访视医生访视理论知识和产后访视的操作技能。产后访视质量评估发现产后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使产后访视率及产后访视规范性得到提高。产后访视代访网络化管理使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表4 全覆盖孕产妇保健管理推广前后孕产妇死亡情况对比

3 讨论

3.1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全面推广情况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案》全面推广实施以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三级网络密切配合,加强网底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团队医生、计生干部、卫生助理、协管员,楼组长在孕情排摸和社区孕情监测方面的作用,健全完善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网络[1],社区孕情监测优化服务模式及效率,及早发现孕妇并落实保健,使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关口前移”[2],极大的提高了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质量,使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3.2 《实行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加强高风险孕产妇分类管理

根据孕妇孕期存在的异常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家族史、其他异常情况等制定了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初筛表》、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进行评估分类,将高风险孕妇按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紫不同级别,分类管理,进行孕期跟踪、随访,加强了对高风险孕妇及不宜妊娠的管理力度[3]及早发现影响母婴安全的风险预警信息,对孕妇进行适时、适当的干预,提高了高危孕妇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4]。

3.3 完善覆盖全区助产及基层机构网络

以“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为龙头,根据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助产及基层医疗机构与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建立网络联系,使危重孕产妇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救治。避免无序竞争,资源浪费[5]。提高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效率及救治质量。

3.4 产褥期保健的重要性

产褥期保健是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后访视对产妇产褥期和新生儿健康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和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6]。通过产后访视培训,提高产后访视医生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可以摒弃产后访视中存在的产后访视质量不高、产后访视时间短、对母婴问题解答能力有限等[7-9]现象,实现产后代访周转的网络化,使信息传递便捷[10],减少了漏访、访视延迟。提高了产后访视质量、访视的及时性及产后访视率。

3.5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从孕情监测、孕产期保健、高风险孕妇管理、产褥期保健等方面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通过孕情监测网络、孕产期保健三级网络、以及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等层层把关,全方位地实现“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一个都不能少”,扩大了孕产期系统保健的服务面,对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李桂华,吕艳敏,陈佩芳.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项目实施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685-3689.

[2]朱丽萍,谭晶,秦敏,等.以社区为基础的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初探及成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0-12.

[3]华嘉增,朱丽萍.现代妇女保健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ISBN:374.

[4]施云美,程诗洋.宝山区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项目实施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007-4009.

[5]华嘉增,朱丽萍.现代妇女保健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75.

[6]方微丽.产后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51-152.

[7]潘迎,武明辉,杨美英,等.后保健质量评估玉需求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2):89-91.

[8]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34-535.

[9]钱序,梁霁.妇女对产后访视的体验和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8):488-490.

[10]程诗洋,施云美.宝山区产后代访网络管理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10-2411.

猜你喜欢

宝山区孕产妇保健
外婆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宝山区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推进会顺利召开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