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2013-09-14薛红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功能性量表问卷

薛红霞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消化科,辽宁沈阳 110024

相关研究显示心理亚健康和多数心理疾病都是不良情绪的积累造成的[1]。不良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持续积累,才是心理亚健康和疾病的起因。诸多胃病与坏情绪有关,长时间的压力、精神紧张、焦虑,都可导致胃病发生,情绪导致胃病最常见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2]。本研究采取问卷回顾性调查法调查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100例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旨在分析比较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影响,现将材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于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依据“罗马标准Ⅱ”[3]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根据B 超、胃镜、实验室、X 线摄片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22例,女78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 18~69 岁,平均 42.4 岁。发病年龄:20~30岁 75例,31~40岁 67例,41~50岁 50例,51岁以上8例;病程:6个月~1年124例,2~4年43例,4年以上33例。就诊特点:本组患者均为内科就诊,以上腹部慢性不适,饮食减少为主要症状,其中74例患者就诊次数3次以上,就诊医院3家以上,文化程度从文盲到本科,包括农、工、商、文、教、学等,居住地覆盖农村、城市。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及住址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①有慢性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并持续四周以上。②内镜下表现正常或排除了糜烂、溃疡又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③实验室、B 超及X 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患。

1.3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对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系统地给予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行为改变策略实施步骤:首先应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

1.3.1 个别化计划 当人们将智力障碍从个人固有特质转化为一种“功能”状态时,强调了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进一步引申到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背景等对个人功能状态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于是有了关于情绪不良的“社会-生态‘模式。首先将患者生活功能限制呈现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其次观察的机体性原因与社会因素相互关联与作用;最后根据相应个人机体性原因与社会因素造成的功能限制,提出社会对患者个体功能、角色和职责能力期待的不足或存在着限制,因此,需要对患者情绪进行必须的调整和改变[5]。例如,改变患者的意识与态度。

1.3.2 切断联系法 患者的很多旧习惯是致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改变不良习惯是必要的,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随时都能立即改变的能力,只要适当的调整和指导,患者自身的正能量便可以释放出来。切断联系法是终止旧有的行为模式有效方法之一[6]。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挣脱惰性,坚决地向自己的旧习惯挑战。具体做法是:仔细回顾平时不良习惯的过程,找出每次不良习惯的第一个念头或动作,然后设计应对措施,来防止不良习惯的启动。控制不良习惯念头,控制第一个动作,并持之以恒,使之形成新习惯。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目标计划的指引,在不同时间有不同事情要做。

1.3.3 作业疗法 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避风寒,慎起居,劳逸适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配合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必要时可结合饮食疗法进行食疗。若条件许可,还可应用气功、按摩、针灸等非药物疗法进行调治。节制饮食,防止饥饱无度,慎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慎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1.3.4 健康教育 电话随访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了解其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帮助其掌握疾病的病因、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等基本知识;对其出现的消极情绪进行安抚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结束时分别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评价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及a型行为问卷进行调查测试,并进行评分比较。临床调查问卷及量表评定由两名医师(神经内科或康复科或全科,均为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完成,本研究进行前经过2周系统培训,能熟练地掌握自行设计问卷设计、评定及各个量表使用方法,并进行量表评分的预试验,一致性良好。

1.4.1 a型行为问卷[7]采用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研究组制订的a型行为问卷[3],对患者进行测试。

1.4.2 简明健康状况问卷[8]SF-36 量表是在医疗结局研究(medical outcome study,MOS)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个用于调查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普适性量表。SF-36 量表内含36个条目的健康调查问卷项目,涉及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心理卫生这8个领域,前4个因子属于躯体健康方面,后4个因子属为精神健康方面。总分为145分,分值越低,说明该维度损伤越严重,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

1.4.3 生存质量评定量表[9]QLQ-30 是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它包括5个功能量表、3个症状量表、1个整体生活质量表和6个单项量表,共30 项内容。指标评分采用分类评分法,最后通过线性转换使各分量表得分均在0~100分。各功能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该功能越好;而症状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该症状越严重;整体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评估标准[10]

按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0~3级:0级为无症状;1级是有不明显的轻度感觉;2级是症状稍重,但不影响工作;3级则严重至难以坚持工作。治疗后或随访时症状改善1个等级为好转,改善2个等级或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症状加重或无改善则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好转之和。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型行为评定

200例患者中a型行为者124例,占62.0%;非a型者(b型与混合型)76例,占38.0%。时间紧迫感(TH)、竞争意识强(CH)、问卷的真实性(L)及 TH+CH 均值分别是(15.91±3.76)分、(14.96±3.74)分、(4.38±1.95)分及(30.93±6.71)分,其中TH 与CH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所调查研究的两组患者共200例,其中观察组总有效100例(100.0%),对照组总有效 75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随访期限最长为24个月,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16.4个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比较

临床干预后,观察组QLQ-C30、SF-36 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上升 (P<0.05),提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SAP 患者的生存质量。见表2。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以上腹部饱胀、早饱、腹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为主要症状,临床尚有较多的胃肠疾病患者症状明显,迁延不愈,先后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此类患者常伴有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及心理因素)[11]。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故临床上为给予恰当的治疗,而常将消化不良分为动力障碍型、溃疡型、混合型和非特异型,其中以动力障碍型多见,有关文献报道占50%~60%。消化不良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目前认为消化不良既是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参与的疾病[12]。相关研究认为显著的a型行为者与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紧密联系,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13]。

表2 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问卷、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问卷、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随访后比较,*P<0.05;QLQ-C30:生存质量评定量表;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

组别例数 QLQ-C30 SF-36观察组治疗前随访后对照组治疗前随访后100 100 30.18±10.19 65.41±14.35﹟*49.85±12.26 60.22±11.47﹟*100 100 29.33±11.34 31.09±12.73 54.41±7.32 55.17±13.62

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a型行为人群具有强烈的TH,情绪不稳定,易急躁CH,争强好胜,长此以往导致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心理应激状态,致脑—肠轴调节失调使胃的肌肉及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胃壁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胃运动减弱,粗糙食物不易消化。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想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品质,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家庭环境的影响奠定了性格形成的基础。家庭周围人群、环境对患者的康复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家属的责任感与态度对患者康复有重要影响。精神质的个性和不稳定的情绪是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情绪特征:200例患者中a型行为者124例,占 62.0%,非a型者 (b型与混合型)76例,占38.0%;两组患者共200例,其中观察组总有效100例(100.0%),对照组总有效75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观察组QLQ-C30、SF-36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上升(P<0.05)。而消化不良患者植物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遇到刺激,情感反应强烈且很难平复。

总之,对应激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健康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1]张磊,徐德忠,黄久仪,等.SF-36 量表中文版的应用及分级阶段点选择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69-73.

[2]刘文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1):72.

[3]孙燕,侯晓华.心理应激与胃肠道动力紊乱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25.

[4]Malfertheiner P.Helieobacter Pylorieradieation in funetional dyspepsia:new evidence for smptomatie benefit[J].EurJatol,2010,13(2):9-10.

[5]张鸣,付贵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108-117.

[6]孙菁,袁耀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的浅识[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1):764-765.

[7]李梅香,万予新,马振武.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1):65.

[8]高彦,陈绳武,蓝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6):1311-1312.

[9]任蔚虹,张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69-371.

[10]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5.

[11]刘超乾,廖专,李兆申.慢性胰腺炎生存质量研究进展[J].胰腺病学,2007,7(4):277-279.

[12]张声生,陈贞.中医药诊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若干问题的思考[J].环球中医药,2009,2(4):245-248.

[13]张艳萍,韩雪.护士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2):9-18.

猜你喜欢

功能性量表问卷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问卷网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问卷大调查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