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2013-09-14李若凡刘佐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鼻胃生长抑素肠梗阻

李若凡 李 雪 刘佐军 苏 拓

1.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普外科,北京 101149;2.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88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多为机体肠粘连或者腹腔内粘连所致,在各种肠梗阻中占20%~40%[1-3]。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案为保守治疗,采用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肠梗阻病症[4-6]。有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7-9]。为了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7例,年龄16~72岁,平均(43.9±12.5)岁,其中男 64例,女43例。既往手术史:胃大部切除术患者7例,结肠癌切除术患者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5例,阑尾切除术患者13例,胆囊切除术患者4例,直肠癌切除术患者7例,腹部多脏器损伤探查术患者1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6例,卵巢切除术患者4例,肠粘连松懈术患者12例,患结核性腹膜炎者3例,小肠部分切除术患者17例。患者均符合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7]。排除腹腔感染、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28例患者采用鼻胃管治疗为对照Ⅰ组,26例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为对照Ⅱ组,26例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为对照Ⅲ组,27例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为观察组,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既往手术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指导其禁食,给予其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的纠正,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患有明显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使用白蛋白或血浆支持治疗。对照Ⅰ组采用鼻胃管治疗,对照Ⅱ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Ⅲ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

生长抑素的名称为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由北京诺华公司生产。使用方法:生长抑素0.6 mg 加入至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使用微泵静脉,持续24 h,直到患者恢复正常排气,粘连性肠梗阻病症明显缓解后,降低生长抑素药量为0.3 mg,持续24 h 后停用即可。

肠梗阻导管为CLINY型肠梗阻导管,由日本Create Medic 公司生产,材料为硅橡胶,长度为3.5 m,可不透X射线,前部为聚乙烯塑料先导子,分为两囊三腔,其中外管用于吸引胃肠的内容物,内管用于向顶端水囊注水。在内镜引导下行常规置管术。等患者恢复正常排气,粘连性肠梗阻病症明显缓解后,关闭导管,若患者进流食未见不适病症方可拔出。

鼻胃管由合肥金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材料为硅橡胶,术前检查患者鼻腔的通畅程度,使用石蜡油润滑鼻胃管的前端,并使用湿棉签清洁患者的鼻腔,缓缓插入鼻胃管,通过咽喉直达胃部,插入深度为 55~65 cm,术中行适度调节,妥善固定鼻胃管。待患者恢复正常排气,粘连性肠梗阻病症明显缓解后,方可关闭导管,拔出。

观察指标:临床指标(腹胀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恢复排气时间)、中转手术情况、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

1.3 疗效判定

①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完全消失,大便通畅无阻。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明显好转,大便较通畅。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未见改善,后改手术治疗。④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表1),在腹胀痛缓解时间和恢复排气时间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明显的递减趋势,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减压量上,对照Ⅱ组、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Ⅲ组依次呈现出了明显的递减趋势,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2.2 各组患者的中转手术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分析

各组患者的中转手术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表2),在中转手术情况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减趋势,观察组的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增趋势,观察组和对照Ⅲ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患者的中转手术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分析[n(%)]

2.3 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表3),在临床疗效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增趋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n(%)]

3 讨论

3.1 生长抑素的应用

生长抑素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肽激素,主要存在于机体的胃黏膜、垂体后叶、胃肠道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胰岛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蠕动,抑制下丘脑与垂体中促生长素释放,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胃蛋白酶、胃泌素的释放。生长抑素可显著减少患者的内脏血流,同时降低其门静脉压力,也能降低其侧支循环的血流和压力,进而减少其肝脏的血流量。生长抑素不仅减少了机体胰腺的内外分泌、胃小肠分泌、胆囊分泌,还降低了机体的酶活性,但对机体胰腺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生长抑素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影响机体胃肠道的吸收和营养功能。由于生长抑素有效减少了机体肠梗阻时的消化液分泌,减少了大量消化液聚集诱发的肠管扩张与缺血性病变,促进了机体的肠壁血循环,进而降低了机体肠黏膜的通透性,有效维护了机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可有效减少毒素吸收和细菌入侵,利于炎症的消退。所以将生长抑素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在患者早期非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2 肠梗阻导管的应用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肠梗阻导管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所用材料有多种形式,传统的导管管径较粗,且柔韧性不好,使得插管很难完成,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急需采用新材料。硅橡胶管的材质较好,不经导管的管腔细且柔软性良好,使用时可将金属导丝作为辅助置管。伴随着纤维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内镜引导下为患者置管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肠梗阻导管经过幽门达到肠梗阻近端后,可以对患者肠内的积气积液进行充分减压,在生长抑素注入前有效清除过量的消化道积液,具有较高的引流效率,明显缓解肠壁的水肿和扩张,进而缓解患者的肠梗阻。所以肠梗阻导管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在患者早期非手术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3 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表明,在腹胀痛缓解时间和恢复排气时间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明显的递减趋势,说明肠梗阻导管效果要明显好于鼻胃管,而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后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腹胀痛缓解时间和恢复排气时间。在胃肠减压量上,对照Ⅱ组、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Ⅲ组依次呈现出了明显的递减趋势,说明鼻胃管可有效清除患者胃内容物,清除率显著高于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胃肠内容物的清除效率,进而实现对患者胃肠道的有效减压。在中转手术情况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减趋势,观察组的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说明肠梗阻导管与鼻胃管相比能更好的缓解患者病症,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可显著扩大治疗效果,无需中转手术治疗。在患者满意度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增趋势,观察组和对照Ⅲ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Ⅰ组,说明较好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在临床疗效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增趋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说明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Duron JJ,Montcel ST,Berger A,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fter operation for adhesive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08,195(6):726-734.

[2]Chen SH,Chen MJ,Chang YC,et al.Adhesional Small-bowel Obstruction in the Absence of Previous Abdominal Oper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10,4(4):202-204.

[3]Timothy BL,Mehul VR,Marleta R,et al.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Operative Utilization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owel Los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11,212(5):855-861.

[4]Gareth AE,Paul W,James JM.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in children:should we still operate?[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0,45(5):969-974.

[5]田国伟,张从雨,郑小超,等.甘露醇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1,15(8): 1017-1019.

[6]Komatsu I,Tokuda Y,Shimada G,et al.Development of a simple model for predicting need for surgery in patients who initially undergo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for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10, 200(2):215-223.

[7]夏邦红,李兵.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4):395-398.

[8]张翔,张德庆.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小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J].江苏医药,2011,37(13):1560-1562.

[9]蓝伟桐.用肠外营养加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1):1298-1299.

猜你喜欢

鼻胃生长抑素肠梗阻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