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特征与远期认知障碍的随访研究

2013-09-14孔令峰卢艳丽魏俊岭梁丽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脑梗死病人

孔令峰,卢艳丽,魏俊岭,高 惠,梁丽霞

无症状性脑梗死(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又称静止性脑梗死,临床上无卒中史,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而影像学检查或尸检却有梗死病灶,包括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卒中患者存在不能解释的症状体征的梗死灶(非责任灶),二是无明确卒中病史而影像或尸检发现的梗死灶。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普及,ACI病人愈来愈多,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目前对比研究两种无症状脑梗死及对认知障碍的研究较少,其是否真的无症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与老年人生存和临床预后的关系如何?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研究组全部病例为2008年—2011年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或住院的无症状脑梗死病人,年龄≥60岁,且符合如下条件:临床上无明确卒中史,无明确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而CT或MRI检查却发现梗死病灶(SI);卒中患者发现与卒中症状体征无关的非责任梗死灶(SCI)。对照组:头颅MR、CT正常的住院老年人或健康体检老年人。

1.2 临床资料 符合上述条件的研究组病人共计209例,其中无卒中史、卒中症状而CT或MRI影像学检查发现梗死灶者(SI组)81例,男56例,女25例,年龄60岁~78岁(68.1岁±8.1岁);有卒中症状或卒中史,CT或MRI发现与症状体征无关的梗死灶(SCI组)128例,男86例,女42例,年龄60岁~79岁(69.2岁±8.5岁)。对照组共入选102例,男69例,女33例,年龄61岁~79岁(68.9岁±8.7岁)。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研究方法 由两名经过培训的神经科医生对病人进行神经系统查体,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前先进行HAMD检查除外抑郁病人。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SI病人非特异性就诊症状有头疼20例,头昏头沉50例,全身乏力16例。笨拙3例,注意力不集中3例,健忘52例,反应迟钝26例,神经心理问题如抑郁情绪19例,焦虑6例,性格改变7例。

2.2 影像学检查 SCI病灶总计356个,右半球202个,左半球154个。SCI发生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枕叶、额叶、顶叶、丘脑和基底节区、脑桥、颞叶、分水岭、中脑、小脑。高发部位以基底节、额叶、枕顶叶及小脑常见,按影像学检查将SCI分类:多发病灶127例(60.7%),病灶直径≤15mm者267个(75.0%),最大直径34mm×30mm,在枕叶。有认知障碍的病人以额叶、顶叶和丘脑部位多见,占62.5%,而且以两个以上的多发病灶为多,占67.8%。

2.3 HAMD评分 按HAMD24项评分≤7分为不伴抑郁[3],≥8分为轻度抑郁,≥17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SCI病人有44.5%出现抑郁症状,SI病人有29.3%有抑郁症状,主要表现语言减少,兴趣缺乏,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思维迟钝。对照组有11.6%有轻度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SCI较SI发生率高(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HAMD评分比较 %

2.4 智能检测(见表2) 第8周研究组病人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P<0.01),SCI组与S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组与SI组第4周、第8周较第2周得分有提高,认知功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9例无症状脑梗死病人中有112例(53.59%)心理学测验得分低于正常。其中SI组为37例(45.68%),SSI组为75例(58.59%)。

表2 两组MoCA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MoCA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2周 4周 8周研究组 SCI 16.31±4.21 17.11±4.10 18.51±4.231)SI 18.78±4.12 19.22±3.98 19.21±4.111)对照组 27.32±4.21 27.23±3.98 27.30±3.951)与对照组比较,1)P<0.01

2.5 危险因素 研究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内SCI与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6 随访结果 研究组病人于6个月、1年、2年时MoCA量表评分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组与S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时MoCA量表评分比较(±s) 分

表4 两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时MoCA量表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6个月 1年 2年研究组 SCI 18.32±4.20 18.15±4.01 15.13±3.951)SI 19.21±4.02 19.20±3.97 16.32±4.131)对照组 27.77±4.13 27.76±3.87 27.67±3.96与对照组比较,1)P<0.01

3 讨 论

随着CT和MRI等影像检查的广泛开展,临床上大量无症状性脑梗死病人得到明确诊断,文献报告SCI中老年发生率较高,64岁以上人群ACI发生率为28%[1],ACI的病理检查多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直径多在15mm以下,以数毫米大小为多,圆形或不整性,腔内为黏液状蛋白质和大量格子细胞,周围有纤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成为陈旧性或较新鲜病灶。本文有75%病人梗死灶为<15mm的腔隙性脑梗死。虽然腔隙性脑梗死短期预后较好,但患者长期死亡率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没有差别。MoCA评估量表是一种快速标准的筛查工具,总分30分,完成整个测试约10min。对轻中认知障碍的筛查较MMSE敏感[2,3],本研究采用这一目前公认的检查方法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评价。

由于无症状脑梗死病人临床症状轻微,短暂,容易被病人和临床医生忽略,而合并急性卒中或有卒中史病人亦易被忽落非责任梗死灶,或未被重视,本研究显示无论非责任梗死灶或单纯无症状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均受到损害,而且合并明确卒中史病人损害更重,无症状脑梗死病人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52.4%。马建军等[4]研究显示,有49.1%~58.5%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病人存在智能障碍,脑梗死灶多,智能障碍重并常伴发脑萎缩及抑郁障碍[5]。本研究与文献报道近似。临床和随访观察显示,病人认知障碍在早期有一定恢复,但6个月后稳定,1年、2年认知功能损害有逐渐加重趋势,分析与无症状脑梗死血管性病变的病理基础有关。

关于无症状脑梗死的病因,本组研究显示,无症状脑梗死病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较对照组明显高,而这正是动脉硬化和血管性痴呆的易患危险因素,在血管性痴呆发生前的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积极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6]。因此,积极防治无症状性脑梗死对防治发展成血管性痴呆有重要临床价值。但文献中有关无症状脑梗死病人远期认知障碍随访研究的报告较少,本研究显示无症状脑梗死病人的认知功能呈进行性下降。

无症状脑梗死病人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4.5%(SCI)、29.3%(SI),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文献报告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7],积极防治卒中后抑郁可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对防治血管性痴呆有重要临床意义。

无症状脑梗死影响病人的认知和神经心理功能,并影响病人的远期认知功能,其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积极检查防治无症状脑梗死病人,对防治发展成血管性痴呆有重要临床意义。

[1]Price TR,Manolio TA,Kronmal RA,etal.Silent brain infarction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adults[J].Stroke,1997(11):58.

[2]张立秀,刘雪琴.轻度认知障碍筛查研究中神经心理量表的应用和评述[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41(4):269-271.

[3]Nassreddine ZS,Phillips NA,bedirian V,etal.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A brief screening tool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 Am Geriatr Soc,2005,53:695-699.

[4]马建军,孙翠萍,李之一,等.老年脑梗死的智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J].中华老年学杂志,2004,23(3):149-152.

[5]张振磬,洪霞,李辉,等.北京城乡55岁以上居民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结果的分布特征[J].中华神经杂志,1999,32:149-153.

[6]宋景贵,王夏红,穆俊林,等.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4):226-227.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脑梗死病人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谁是病人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