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8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3-09-11宁伟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4期
关键词:溶栓心肌梗死急性

宁伟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8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宁伟明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4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13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再梗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更佳,有利于冠状动脉尽早开通,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成功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溶栓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血管常见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据研究报道每年有1/3的死亡病例来自于心血管疾病[1],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重建梗死区域的灌注血流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通过对常规治疗方法及溶栓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好的治疗方法,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2月~2013年4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13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4.5±2.5)岁,发病时间1~3 h;对照组69例,男41例,女28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3.5±3.5)岁,发病时间1~5 h;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具备以下条件:①剧烈胸痛超过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显示至少有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肢导联≥0.1 mV,胸导联≥0.2 mV;③发作时间在12 h以内。其中广泛前壁33例,前壁29例,前间壁35例,下壁25例,下后壁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心电监护,立即持续吸氧,2~4L/min,止痛,给予吗啡3 mg静脉注射;然后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60μg/min,连续治疗10~14 d;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对症治疗;口服缓泻剂,防止便秘[2]。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然后用尿激酶1.5万U/kg~2万U/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于30 min内滴注完,连续治疗10~14 d;于溶栓6 h内,皮下注射肝素钙5000μ,2次/d,连用7 d;服用氯吡格雷75 mg/d,肠溶阿司匹林0.3 g/d,3 d后改100 mg/d,需长期服用[3]。

1.3 疗效判断标准 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动脉血气分析恢复正常;部分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下降;无变化: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无变化[4]。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再梗死率比较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再梗死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引起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心动脉血栓形成后堵塞冠状动脉管腔而造成心肌缺血坏死。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入院后立即吸氧、止痛,心电监护,并应用药物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根治本病,容易发生再梗死和并发症,预后较差[5]。溶栓治疗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优越性明显。其操作方法简单,无需使用特殊设备,且费用相对低廉,能有效减少梗死的面积,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预后[6]。研究表明,在发病6 h内,心肌坏死的范围是不固定的,若尽早溶栓,能挽救一部分受损的心肌,通常在发病1~2 h内使用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使用时间越晚,疗效越差[7]。

本研究中溶栓治疗应用尿激酶,该药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待溶栓后应用肝素,可加强冠脉侧枝的血液循环,增加阻塞区血流量,且具有抗凝作用,防止血栓的再形成而发生再梗死。加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加强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溶栓效果[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92.75%,对照组为82.6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梗死率5.8%,对照组为15.94%,观察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3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25%,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5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3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发生率为13.0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一次证明了早期的溶栓治疗效果更好,再梗死率低,并发症发生少。

综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应用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尤其无条件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基层医院。

[1] 黄莉.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37-38.

[2] 秦月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外医疗,2013,32(16):60-61.

[3] 高文旭,马丽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127-128.

[4] 刘书利.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56例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0,6:61-62.

[5] 田洪永.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当代医学,2013(3):32-33.

[6] 温燕.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207-208.

[7] 古丽娜尔·巴吾东,努尔买买提·艾海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分析.求医问药,2013,10(3):587.

[8] 陈春晓,李佩侃.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6):532-534.

526300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溶栓心肌梗死急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