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左室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3-09-10梁梅云朱向明李国杰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超声医学科安徽芜湖241001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心尖射血心动图

梁梅云,朱向明,李国杰,江 峰,薛 甜,王 晔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超声医学科,安徽 芜湖 241001)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部分心肌缺血,最终引起局部心肌功能甚至整体心脏功能的改变。有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达75%以上才能引起静息心肌收缩运动功能的改变。传统运用二维对心肌运动的观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能定量评价[1],M型对心肌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心肌的代偿功能比较强大,往往可以代偿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表现为整体收缩功能的正常。三维超声能多方面多节段显示整个的心室的形态和运动[2],本研究旨在运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以及冠心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改变作一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3.23±13.21)岁。排除各种心脏病变。冠心病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6岁,平均(58.24±16.25)岁。将该组分两个亚组:前壁心梗28例,下壁心梗12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SIEMENS SC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4Z1c相控阵探头,频率为1.7 ~2.8 MHz。

1.2.2 图像采集:受检者左侧卧位,连接心电图,取标准心尖四腔切面,调整图像至满意,启动4D功能键,点击动态图像采集键进行图像采集,仪器自动重建左室三维图像。

1.2.3 数据分析:打开图像,点击屏幕左边LVA进行左室自动分析,获取正常人、冠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左室16阶段射血分数曲线,取射血分数曲线上峰值射血分数。

2 结果

两组心肌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正常人16节段心肌射血分数呈规则的抛物线,各节段运动同步,波峰、波谷相接近(见图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局部心肌梗死节段心肌射血分数曲线峰值明显降低(见图2),节段射血分数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局部梗死心肌射血分数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图1 正常人16节段心肌射血分数:A:左室三维轮廓图;B:左室分析数据;C:左室16节段牛眼图;D:左室16节段射血分数曲线

表1 两组PCI术前、术后局部节段射血分数比较(±s,%)

表1 两组PCI术前、术后局部节段射血分数比较(±s,%)

注: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比较,①P﹤0.05

节段 正常人 冠心病PCI术前 冠心病PCI 术后前间隔基底段 60.52 ±10.26 39.81 ±13.58①49.63 ±13.79前壁基底段 58.63 ±10.08 38.78 ±14.96① 48.92 ±14.63侧壁基底段 55.76 ±11.73 49.16 ±11.07 48.63 ±12.58后壁基底段 55.38 ±10.29 48.76 ±10.73 49.75 ±12.69下壁基底段 54.68 ±10.31 41.76 ±13.67① 48.69 ±13.06室间隔基底段 57.24 ±11.06 48.37 ±12.26 49.67 ±13.23前间隔中间段 61.33 ±12.14 40.16 ±11.27① 48.37 ±12.28前壁中间段 58.34 ±11.79 41.09 ±12.31① 50.21 ±10.34侧壁中间段 55.63 ±10.37 51.26 ±10.63 51.78 ±10.84后壁中间段 54.38 ±11.38 49.69 ±11.56 50.24 ±9.47后壁中间段 57.63 ±12.56 40.16 ±12.09① 48.54 ±11.06室间隔中间段 56.87 ±10.96 48.85 ±13.09 48.53 ±11.39前壁心尖段 59.14 ±11.54 41.83 ±11.32① 50.26 ±10.41侧壁心尖段 58.33 ±11.38 49.39 ±12.72 49.37 ±13.09下壁心尖段 57.69 ±12.47 40.68 ±10.36① 48.63 ±10.31室间隔心尖段 56.21 ±12.67 46.59 ±11.34 47.06 ±10.37总体57.93 ±11.83 45.89 ±12.54 49.13 ±11.21

3 讨论

心脏是一个形态复杂的动力器官,将回心的静脉血通过心肌的收缩功能排入动脉系统,从而提供全身器官的血供。心肌整体收缩功能的实现是依赖于各节段室壁心肌的协调运动完成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时,最早出现的异常就是室壁节段性运动不良[3]。早期由于心脏其余节段心肌的代偿功能,心脏整体收缩功能并没有出现改变,因此单纯依靠测量心脏整体收缩功能而忽视节段心肌收缩功能,必然会低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延误疾病的治疗。早期定量分析缺血区局部心肌功能,对诊断和治疗冠心病,评价PCI术后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图2 冠心患者16节段心肌射血分数:A:左室三维轮廓图;B:左室分析数据;C:左室16节段牛眼图;D:左室16节段射血分数曲线

本研究应用SIEMENS SC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的4D-LV Analysis分析软件,通过左室短轴、心尖二腔、心尖四腔切面显示心内膜及心室腔,通过软件自动描记心内膜缘,直接计算出各节段射血分数。按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左室节段划分法将左室壁划分为16节段,各节段局部射血分数曲线由系统自动分析获得。

本研究中,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整体心功能EF在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这是由于心肌梗死范围较小,其余局部心肌代偿功能使得整体EF虽低于正常对照,但差异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由表1可看出,冠心病组节段局部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力减退,心肌梗死部位局部心肌收缩力降低最为明显,最终导致局部心肌射血分数下降。冠心患者组在行PCI治疗后,局部心肌射血分数较介入治疗前明显提高,介入治疗前后局部心肌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局部心肌EF仍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冠心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后,局部缺血心肌重新得到血流灌注,逐渐恢复心肌收缩功能[5]。

本研究采用先进的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冠心患者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并可以为PCI术后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提供无创、准确的评价方法。

[1]Shalbaf A,Behnam H,Alizade-Sani Z,et al.Left ventricle wall motion quantification from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by nonrigid image registration.Int [J].Comput Assist Radiol Surg,2012,7(5):769.

[2]Brodoefel H,Tsiflikas I,Kramer U,et al.Accuracy of automated attenuation-based 3-dimensional segmentation:in the analysis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compar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Tex Heart Inst,2012,39(1):36.

[3]王 雪,张 梅,张 运,等.实时三维超声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容量和收缩功能的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5):325.

[4]Herbots L,Maes F,D'hooge T,et al.Quantifying myocardial de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cardiac cycle:a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 strain rate,grey-scale M-mod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Ultrasound.Med Biol,2004,30:591.

[5]秦悦萍,刘晓云,朱 云.实时三维超声评价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D].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猜你喜欢

心尖射血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欢乐过大年
射血分数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甜蜜养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