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对产能过剩

2013-09-07浙江省发改委产业处

浙江经济 2013年18期
关键词:竞争力浙江省矛盾

文/浙江省发改委产业处

客观看待浙江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对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去年以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在国际经济低迷和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渐增的“双重”压力下,浙江省产能过剩矛盾也日趋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客观看待浙江省产能过剩问题、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对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已相当突出。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同时,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如光伏产业、风电设备等。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如果不能有效化解,将对我国工业发展极为不利。产能过剩问题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化解产能过剩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下一步,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该方案将结合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特点分业施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措施。

要客观认识当前浙江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关键是要把握好程度。市场竞争必然会产生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这一问题将会长期存在。若多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长期存在,将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剧,资源浪费严重,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及时加以有效引导、抑制和化解。因此,一个行业是否产能过剩,关键在于其过剩程度。

分析浙江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产能是产品的生产能力,代表产品的供应规模;需求是市场对产品的需要量。产能、需求都同区域范围紧密相关,一般有国内产能与需求、国际产能与需求。产能过剩是同一时期产品供应能力大于市场需求量。由于要素配置的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大部分产品的产能、需求都要从全球去考虑,小部分产品产能、需求要立足国内去分析。浙江当前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分析浙江产业的产能、需求,不但要考虑国内,也要考虑国际。判断浙江省某一行业是否出现产能过剩,必须从全国、全球的角度下判断。

省级区域经济也有产能过剩问题,但核心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省级区域经济是全国经济的组成部分,一些行业的产能从全国乃至全球看已是过剩,但从浙江省看就不一定是需化解的过剩产能。只要浙江这些产能是有竞争力的,能够在竞争中占领市场,不但不应淘汰,而且要加快增强竞争力,加快发展升级。从省级区域来看,分析产能过剩要有别于国家,关键要从省里实际出发,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对全国已经或即将产能过剩的能力,浙江省的着力点是要加快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做强做大。

要把积极化解产能过剩转化为加快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实力的机遇。抓住国家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有关政策措施的有利时机,遏制缺乏竞争力产能的盲目扩张;抓住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淘汰落后产能;整治、提升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按照“科学规划、减少总量、集中治理、统一监管”的要求,对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进行统筹规划布局。积极化解产能过剩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有序推进。要提高产业准入门槛,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建立产能退出机制;分行业制定实施差别电价、惩罚性水价等政策,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积极化解产能过剩要与加快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联动推进。有选择、有重点地培养发展以高端制造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加快提升浙江产业层次。

猜你喜欢

竞争力浙江省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初心》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