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13-09-03王晓平罗向东

海南医学 2013年18期
关键词:降钙素细菌血清

王晓平,罗向东

(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2)

颅内感染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者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1-2]。因此如何及早快速准确的诊断颅内感染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高灵敏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对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4]。本研究分析了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颅内感染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①均经脑电图、颅脑CT或者MRI确诊;②均经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微生物检测确诊。排除标准:①神经系统其他病变患者;②恶性肿瘤和免疫系统缺陷患者;③心肝肾功能异常及血液疾病患者;④其他脏器炎症患者。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满足上述条件的颅内感染患者5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7例;年龄24~67岁,平均(30.5±13.8)岁;结核性脑膜炎28例,化脓性脑炎23例。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8~64岁,平均(32.7±1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51例颅内感染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三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治愈组、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治愈组、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年龄(岁)性别(例)男 女疾病类型(例)结核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炎26 16 9治愈组好转组加重/死亡组17 11 6 9 5 3 31.8±14.1 29.9±12.9 30.7±13.1 1412 9 5 7 4

1.2 检测方法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分别于入院前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20 min后,收集血清用于血清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降钙素原采用免疫发光分析进行分析,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以降钙素原≥0.5 μg/L、C反应蛋白>6 mg/L为阳性阈值。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颅内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颅内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降钙素原(μg/L)C反应蛋白(mg/L)34 51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6.26±1.91 0.38±0.22 4.103 0.000 100.25±8.69 3.10±2.01 37.152 0.000

2.2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预后的关系 与加重/死亡组比较,治愈组和好转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血清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3 不同预后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注:a:治愈组 vs好转组,降钙素(t=3.447,P=0.007)),C 反应蛋白(t=23.131,P=0.000);治愈组vs好转组,降钙素(t=4.729,P=0.000),C反应蛋白(t=47.197,P=0.000);好转组vs加重/死亡组,降钙素(t=7.697,P=0.000),C反应蛋白(t=87.065,P=0.000)。

组别C反应蛋白(μg/L)例数 降钙素原(μg/L)4.56±1.06 29.25±5.06a 110.39±6.59ab治愈组好转组加重/死亡组26 16 9 0.41±0.23 3.29±1.06a 7.62±2.11ab

3 讨 论

降钙素原是一类无激素活性糖蛋白,其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1.3 kD。血清中的降钙素原主要由肝脏合成,外周的单个核细胞以及脾脏也是合成降钙素原的主要场所[5]。降钙素原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含量极低,约低于0.1 μg/L,但是在病例条件下,特别是细菌感染后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会短时间显著上调,但是在非炎症性感染中其水平上升不是很显著,因此目前将降钙素原作为临床细菌感染较为灵敏和特意的检测标记物[6]。Monsef等[7]分析了经实验室检测呈细菌感染呈阳性的39例新生儿血清中降钙素原变化在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作者以降钙素原大于等于0.5 μg/L视为细菌感染阳性,结果显示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灵敏度为85%,特异性为100%,说明降钙素原在临床细菌感染中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国内林志雄[8]也分析了降钙素原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以降钙素原大于等于0.5 μg/L为阳性阈值,降钙素原的临床细菌感染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提示降钙素原在临床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了颅内感染疾病包括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变化,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颅内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显著性增加,均高于临界值,提示降钙素原可作为颅内感染临床诊断标记物。本研究同时分析了降钙素原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降钙素原浓度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而浓度较低患者预后良好。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机体细菌感染和炎症发生后4~6 h消失迅速上调,并在36~50 h达到高峰,因此C反应蛋白是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9]。但是与降钙素原比较,C反应蛋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C反应蛋白的半衰期较短,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可能C反应蛋白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同时C反应蛋白个体表达差异较大,研究显示其在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率约为50%[10]。我们研究分析了颅内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健康者比较,颅内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提示C反应蛋白可作为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诊断的标记物。同时研究分析了不同预后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入院前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越低,预后越好,而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则患者预后越差。提示入院时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患者预后的诊断标志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C反应蛋白的半衰期较短,对于部分患者可能导致假阳性,因此临床应结合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除了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颅内感染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其在临床抗生素使用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1-12]。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多种耐药菌株相继出现,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对于颅内感染患者,检测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患者感染程度给予适当剂量的抗生素,对有效预防耐药菌株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细菌颅内感染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上调,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1]张 翼,余 刚.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32-2734.

[2]Dashti SR,Baharvahdat H,Spetzler RF,et al.Operativ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following craniotomy[J].Neurosurg Focus,2008,24(6):E10.

[3]Wacker C,Prkno A,Brunkhorst FM,et al.Procalcitonin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sep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 Infect Dis,2013,13(5):426-35.

[4]Khorvash F,Abdi F,Dialami K,et al.Can serum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as nosocomial infection marke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out localizing signs?[J].J Res Med Sci,2011,16(10):1280-1285.

[5]冯亚群,胡祥华,梁亚勇.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582-1584.

[6]Alkholi UM,Abd Al-Monem N,Abd El-Azim AA,et al.Serum procalcitonin in viral and bacterial meningitis[J].J Glob Infect Dis,2011,3(1):14-18.

[7]Monsef A,Eghbalian F.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value of procalcitonin as a marker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s[J].Iran J Pediatr,2012,22(3):314-318.

[8]林志雄,石 霖,王海岛.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174-176.

[9]刘延媛.C反应蛋白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对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3):315-316.

[10]肖燕青,黄 滨,李菊香,等.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4):437-439.

[11]Jagminas L.Meta-analysis:Procalcitonin-guided antibiotic therapy reduces treatment failure i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J].Ann Intern Med,2013,158(4):2005-2008.

[12]Annane D,Maxime V,Faller JP,et al.Procalcitonin levels to guide antibiotic therapy in adults with non-microbiologically proven apparent severe sepsi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 Open,2013,3(2):pii:2186-2188.

猜你喜欢

降钙素细菌血清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