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瓜生产经营收益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瓜农样本为例

2013-09-03周忠丽

中国蔬菜 2013年14期
关键词:瓜农甜瓜规模

周忠丽 夏 英 曲 颂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1 引言

在世界上位居前五位的甜瓜生产国分别是中国、土耳其、伊朗、美国和西班牙。根据《2011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公布的数据,作为世界甜瓜第一生产大国,我国甜瓜播种面积39.74万hm2,总产量1 278.5万t,每公顷产量321 731.2 t。从我国各省甜瓜的产量来看,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是:河南、山东、新疆、河北、内蒙古、江苏、黑龙江、辽宁、吉林、安徽。从我国甜瓜的进出口量来看,甜瓜出口以广东和新疆为主,占全国的62.7%;甜瓜进口基本被云南所占。

新疆作为“瓜果之乡”,是我国甜瓜主产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甜瓜生产提供了特有的发展基础,其产品外观艳丽,香甜爽口,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长期以来,甜瓜作为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种改良不断取得进展,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新疆甜瓜生产相对其他省份来说有较高的不可替代性,瓜农播种面积也相对比较稳定,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新疆甜瓜产业规模生产发展加快,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销售量大大高于往年。

甜瓜作为新疆的主要特色农产品,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甜瓜的生产经营收益对当地农户的收入亦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农产品生产经营收益的研究,学者们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于文金等(2006)、刘玉杰等(2008)、杨易和吴永成(2009)在微观层面从农户调查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采用投入产出率来分析农产品生产经营收益的文献较多。冯艳芬等(2010)利用2004~2008年广州市具有代表性的13种作物成本收益数据,把农作物分类进行投入产出和生产经营收益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针对不同回报率和经营绩效的农作物提出了政策上应区别对待的建议。吴永兴等(2005)依托动态监测数据对沪郊水稻生产的经营绩效、边际效益、化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联性、可预期增产潜力等作了系统的评估分析,提出了经营优化和政府决策导向的对策建议。而对于农产品生产经营收益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对较少,韦昌联等(2008)对影响农户种植茉莉花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农户种植茉莉花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花的售价、销售季节、产量、加工流通、农资价格、市场信息。这些对于农产品生产经营收益的研究多倾向于大宗农作物,多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分析其收益情况,而对于瓜果类生产经营收益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对较少。甜瓜对于新疆而言是一宗重要的农产品,分析其生产经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于新疆甜瓜的种植和瓜农收入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新疆甜瓜主产区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181户瓜农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甜瓜生产经营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2 新疆甜瓜生产情况

据统计,2011年新疆甜瓜种植面积5.78万hm2,约占我国甜瓜总种植面积的15%。2011年新疆果用瓜总产量达到434.31万t,其中甜瓜总产量达193.06万t,占果用瓜总产量的44.45%。由于各地州的种植规模不同,产量也同样存在差异,主要生产地区集中在吐鲁番、哈密、昌吉、阿勒泰、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和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各地州甜瓜产量情况见表1。

表1 2011年新疆甜瓜的产量

3 模型的建立

3.1 确定变量

对影响甜瓜生产经营收益的因素进行分类,确定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是甜瓜生产经营的收益,也就是甜瓜的每667 m2年销售收入Y;解释变量可大致分为四类(姚文,2011)。

第1类:生产特征变量,包括X1(甜瓜的种植方式)、X2(甜瓜的生产方式)、X3(甜瓜的品种)、X4(甜瓜的生产规模)、X5(甜瓜每667 m2总投入);

第2类:瓜农的个人特征变量,包括X6(户主年龄)、X7(瓜农户主受教育程度);

第3类:瓜农的家庭特征变量,包括X8(家庭总人数)、X9(家庭务农人数);

第4类:种植的地域特征变量,包括X10(瓜农所在地区)。

3.2 确定函数

将影响甜瓜生产经营收入的因素表达为以下函数形式:

F为甜瓜的生产特征变量,瓜农的个人特征变量,瓜农的家庭特征变量,种植的地域特征变量。

表2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含义及其取值以及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预测

根据表2的设定,等式(1)可以表示为:

其中,m为随机干扰项。

由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在数据上差别较大,为减少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特对被解释变量“甜瓜生产经营的每667 m2收入”Y,解释变量“甜瓜的生产规模”X4、“甜瓜每667 m2总投入”X5、“家庭总人数”X8、“家庭务农人数”X9取自然对数,而“户主年龄”X6、“瓜农户主受教育程度”X7则不需要做取对数处理。此外,式(2)中的X1、X2、X3、X10属于定性变量,需要做虚拟变量处理。针对虚拟变量进行分类附值:

那么式(2)可以用半对数模型来表示如下:

4 变量描述性分析

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2012年对新疆西甜瓜专题调研的汇总数据。表3给出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离散系数等基本统计特征。

表3 变量描述性分析

每户农民的平均每667 m2甜瓜年收入为4 438.19元,离散系数偏小,说明不同的甜瓜农户的每667 m2收入差异不是很大。瓜农种植方式的均值为1.12,接近于最小值1,表示瓜农所选的种植方式以直播为主,离散系数较小说明不同农户之间的差异不大。甜瓜的生产方式均值为1.23,说明它比种植方式多样化程度略高,不仅仅局限于露地栽培,还配合有其他的生产方式。甜瓜的品种均值为1.75,接近于2,且离散系数较小,表明甜瓜的品种选择差别不大,在新疆所调研的区域内多以中晚熟品种为主。甜瓜生产规模的平均值为1.92 hm2,离散系数接近于1,说明不同瓜农用来种植甜瓜的面积差异较大。每667 m2甜瓜总投入均值为2 491.74元,其离散系数为0.35,说明虽然不同农民的种植方式、生产方式及品种等选择不一,但每667 m2总投入的差异不是很大。从瓜农个人来看,户主年龄的均值是46.39,且离散系数很小,说明瓜农的年龄差不多都集中在46岁左右的这个年龄段。瓜农受教育程度为1.84,接近于2,结合其离散系数较小,说明实际值与均值的离差不大,那么瓜农以受过初中教育为主。瓜农家庭的总人数均值为3.93,且离散系数小,说明瓜农家庭大部分为四口之家。而务农人数均值为2.44,且离散系数相对较高,说明不同家庭之间务农人数差异较大。从瓜农所在地区来看,均值为2.82,接近于3,且离散系数为0.19,是最小的,说明调查样本主要集中于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而其他两地农户较少。

从甜瓜的种植面积来看,对于新疆调研的181个样本中,其中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有12户,吐鲁番市二堡乡有9户,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有160户。样本中各农户种植甜瓜的面积占其家庭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样本农户中甜瓜种植面积占家庭总种植面积的比例散点图

前21个样本来自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和吐鲁番市二堡乡,从图1中可以看出散点比较分散,说明这两个乡的种植品种比较多样化,除甜瓜外还种植相当比例的其他农作物。而后面来自于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的160户的样本散点多数集中于数值为100%的比例线上,说明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绝大部分农户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甜瓜,而辅以少量的其他农作物种植。可见,甜瓜是新疆的主要农产品,是大部分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5 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利用Eviews 6.0 软件采用半对数模型,对影响甜瓜生产销售收入的因素进行估计。由于解释变量较多,在此选择逐步回归的方法(易丹辉,2008),输出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逐步回归输出结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通过该方法遴选出了甜瓜每667 m2总投入(X5)、户主年龄(X6)两个数值变量和甜瓜生产方式(D3)(D4)(D5)、瓜农所在地区(D8)(D9)5个虚拟变量。甜瓜每667 m2总投入(X5)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正影响,表示每增加1%的投入,甜瓜的每667 m2收入会增加约0.39%。而户主年龄(X6)对被解释变量有较显著的负影响,表示户主的年龄越高,其生产经营所得的收入有走低的趋势。D.W.统计量的值为1.319 851,说明残差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从181个样本农户整体数据分析来看,甜瓜的每667 m2投入与对甜瓜生产销售收入是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户主年龄与经营收入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是负相关;甜瓜的种植方式中,前两种(直播和非嫁接育苗)对生产经营收入没有影响,这两种种植方式占全部样本瓜农生产方式的98.34%,说明现行的甜瓜种植方式有待于调整和改进;甜瓜的生产方式中3个虚拟变量都对每667 m2收入有正向影响,而这3种方式中,以D5的系数最大,说明中大棚栽培对收入的影响最大,应更多的采用中大棚栽培的生产方式来种植甜瓜;甜瓜的品种选择对收入也没有影响;瓜农所在区域对甜瓜生产经营收入有显著影响,D9的系数大于D8的系数,即说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对甜瓜收入的影响大于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瓜农受教育程度、家庭总人数和家庭务农人数对甜瓜每667 m2的收入没有影响。除这些变量之外,甜瓜的生产规模对甜瓜生产经营收入也没有影响。

这样的总体结果将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分析得不够具体和明确。甜瓜的种植规模不一致时,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将样本农户按种植规模进行分类:1.33 hm2以下(不包括1.33 hm2)的为规模一,1.33~3.33 hm2(不包括3.33 hm2)的为规模二,3.33 hm2及以上的为规模三。对不同种植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5。

表5 不同种植规模的回归结果

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表5),现将甜瓜生产收益的影响因素归纳如下:

① 生产特征变量的影响(D1~D7,X4~X5)

从估计结果来看,甜瓜的种植方式D1、D2在种植规模小于3.33 hm2时对甜瓜的种植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当种植规模大于3.33 hm2时直播的方式对甜瓜每667 m2收入有较小的正影响。说明这两种方式不大能满足提高甜瓜生产经营收益的需求,种植方式需要进行调整。甜瓜的生产方式虽然略显多样化,但还是以露地栽培为主,辅以其他的生产方式。当种植规模在1.33 hm2以下时,D4、D5都对甜瓜每667 m2收入有非常显著的正影响,尤其是D5中大棚栽培。D3露地栽培对甜瓜每667 m2收入亦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这3种种植方式在种植规模小于1.33 hm2时都有较好的正向影响。当种植规模为1.33~3.33 hm2时,只有D3露地栽培对收入有不显著且较微小的正影响,其他的种植方式对收入没有影响。当种植规模在3.33 hm2及以上时,D3、D4对收入都没有影响,只有D5大中棚栽培有显著的正影响,说明当规模较大时,大中棚栽培非常适合,对甜瓜的每667 m2收入有较强的影响。甜瓜的品种选择是以中晚熟为主,在种植规模小于1.33 hm2时D6早中熟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此规模下比较适宜选择早中熟品种,其他品种对收入没有影响。当规模为1.33~3.33 hm2时,D7中晚熟品种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即表示中晚熟品种不适合在该规模下进行生产种植。当种植规模为3.33 hm2及以上时,D7中晚熟品种对甜瓜收入的影响呈现出正相关,说明在此规模下选择中晚熟品种有利于甜瓜收入的增加。甜瓜的生产规模在低于1.33 hm2时对收入呈现负影响,说明当种植面积未达到一定规模时,在有限的生产种植能力下增加种植面积对收入的影响是负的。当种植规模大于1.33 hm2之后,其对收入的影响不甚明显,这是因为种植规模与相关的其他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在规模大的时候需要有合适的种植、生产、品种及其他相关因素的选择,否则规模效应就难以体现出来。甜瓜每667 m2投入X5在不同种植规模的情况下均表现出对甜瓜经营收入统计上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在种植规模为1.33 hm2以上时呈现较大的正向影响,表明投入的增加对于甜瓜生产经营收益是非常有利的。

② 农户个人特征变量的影响(X6~X7)

甜瓜农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6~4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农户种植甜瓜的规模小于1.33 hm2时,统计结果显示农户年龄与甜瓜收入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当规模较小时,这个年龄段的优势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年龄越大,收入越低。当规模为1.33~3.33 hm2时,这个年龄段的优势得到了一定的发挥,但效果仍然不佳,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在这个规模下,农户年龄的增长对甜瓜收入略显不利。当规模扩大到3.33 hm2及以上,年龄对收入没有影响。总的来说这表明该年龄段的农户年龄越大,由于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引入较少,所以不能适应大规模经营的需要。对于甜瓜农户受教育的程度而言,整体的统计结果呈现不显著,当种植规模小于1.33 hm2还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与预期相反。这说明甜瓜的种植对受教育程度没有过高的要求。农户所受教育程度越高,不能表示所种植甜瓜的收入越高。

③ 农户家庭特征变量的影响(X8~X9)

当种植规模小于3.33 hm2时,瓜农家庭总人数对甜瓜收入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当种植规模为3.33 hm2及以上时,家庭总人数对甜瓜收入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当种植规模扩大后需要科学的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所以家庭人数对收入的增加没有实质性的正向影响,反而是负向影响了。家庭的务农人口在种植面积1.33 hm2以下时对收入没有影响,当规模在1.33~3.33 hm2时呈现显著负相关,说明甜瓜农户中务农人口越多,其雇佣其他专业人员就越少,所吸收的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就相对较少,从而对经营收入产生了负向影响。而当种植规模在3.33 hm2以上时,家庭务农人数对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说明家庭务农人员越多,直接参加劳动和管理的家庭成员就增加,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劳动力成员的多样性对于较大规模的经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通过分规模回归的方法更清楚地说明了解释变量中家庭务农人数X9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对整体样本在逐步回归结果中被逐步回归剔除的X9的影响方向作出了补充说明。

④ 瓜农地域特征变量的影响(D8~D9)

本次调研的瓜农所处地域分为三个地方: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吐鲁番市二堡乡和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从少于1.33 hm2的规模来看,其种植地域以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为主,这种规模下种植的区域对甜瓜的收入没有影响;1.33~3.33 hm2规模的农户96.8%也是在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此规模下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D8和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D9对甜瓜收入呈现显著正相关,尤其是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的系数更大更显著。而大规模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此时,D9对瓜农收入没有影响,而D8的优势彰显出来了,对甜瓜收入影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更适合大规模的种植甜瓜,这样才能产生较高的收益。

6 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① 以直播为主的种植方式不利于一般小规模种植瓜农的收益增加。为提高新疆甜瓜农户的经营收益,在种植方式上的选择上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当种植规模较小时采用其他的种植方式,如非嫁接育苗和嫁接育苗等;当种植规模较大时建议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

② 新疆甜瓜的生产方式已表现出多样化,但种植规模与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相关性。现行的以露地栽培为主、辅以小拱棚栽培和中大棚栽培的方式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种植面积;当中等规模(1.33~3.33 hm2)时宜采用露地栽培;当规模扩大到3.33 hm2及以上时,大中棚栽培的优势才能凸显出来。

③ 不同品种与种植规模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甜瓜的品种选择上,种植规模小于3.33 hm2时可以选择以早中熟为主的品种,若选择中晚熟品种则效果不佳。这样的选择可与大规模的中晚熟品种错开成熟期,更有利于生产经营收益的提高。当种植规模大于3.33 hm2时,则应优先选择中晚熟的品种。

④ 甜瓜每667 m2总投入与甜瓜的生产经营收入呈正相关。投入的增加是提高瓜农收益的一个有效途径,说明现行的投入产出比有提高的空间。鉴于甜瓜收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种植规模对提高甜瓜收入的作用不明显。建议新疆适度扩大瓜农的种植规模,采用与种植规模相适应的种植方法,适当增加每667 m2的投入。

⑤ 瓜农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经营收入关系不大。综合瓜农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分析结果,建议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培训平台,以提高瓜农综合素质,鼓励有能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参与甜瓜的种植和管理,特别是甜瓜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新疆甜瓜产业,帮助更多的瓜农提高收入。

⑥ 新疆甜瓜的种植应根据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更适合大规模的种植甜瓜,而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吐鲁番市二堡乡适合中小规模的种植,这样才能产生较高的生产经营收益。

冯艳芬,王芳,杨木壮.2010.广州市典型作物投入产出与生产经营绩效研究.广东农业科学,(7):392-395.

刘玉杰,李向林,何峰.2008.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种草养畜的成本收益分析.草地学报,16(3):283-288.

韦昌联,韦志扬,樊保宁,覃培松.2008.农户种植茉莉花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36(5):201-203.

吴永兴,茅国芳,田小平.2005.沪郊水稻生产经营绩效评估与对策.上海农业学报,21(4):86-90.

姚文.2011.农产品交易垂直协作模式选择研究〔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杨易,吴永成.2009.雅安市大兴镇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与收益现状分析.现代农业科技,(11):158-159.

易丹辉.2008.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于文金,邬欣庆,朱大奎.2006.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124-129.

猜你喜欢

瓜农甜瓜规模
甜瓜的重量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守信
我喜欢吃甜瓜
玉蟹
甜瓜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