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蒲公英生殖类型确定

2013-09-03吴志刚

中国蔬菜 2013年14期
关键词:结籽胚乳套袋

张 建 吴志刚 赵 鑫 马 铭 宁 伟 *

(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2农业部东北野菜种质异位保存 圃 与鉴定中心,辽宁沈阳 110866)

我国有蒲公英属植物70种,1变种,其中东北地区分布蒲公英11种。蒲公英已被我国《药典》(2010年版)和《兽药典》(2010年版)收录为大宗药材,同时被国家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食品,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以及饲料添加剂原料(张波 等,2011)。目前国内外对蒲公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组织培养、加工技术等方面(陈华和李银心,2004)。蒲公英属植物存在无融合生殖、有性生殖和兼性生殖等生殖方式(黄群策,2000;胡适宜,2005),这是研究生殖类型非常宝贵的资源,但目前对其生殖特性未进行研究报道与详细阐述。Whitton等(2008)通过授粉套袋试验对欧洲蒲公英属植物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二倍体蒲公英为有性生殖,多数三倍体蒲公英为专性无融合生殖,少数三倍体以及四倍体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的结论,但并未对无融合的生殖类型以及胚和胚乳倍性之比做进一步分析。本试验以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朝鲜蒲公英为试材,通过染色体计数、人工授粉试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试验方法,确定其生殖类型,同时为蒲公英生殖遗传规律以及分子机制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材于2008年5~8月采于辽宁东部山区,经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李冀云研究员鉴定为朝鲜蒲公英,栽种于东北野菜种质资源异位保存圃生态试验区,常规生态模式管理。2012年5月植株进入花期时进行各种观察测定。

1.2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试验

2012年5月,朝鲜蒲公英处于盛花期,选择生长势良好的20株植株,每植株随机选取未开放的3朵花,将60朵花分成6组(每组10朵),以自然条件下朝鲜蒲公英花序为对照,分别设5个处理:①不去雄套袋;②去雄套袋;③人工自交授粉套袋;④人工异交授粉套袋;⑤去雄去柱头。为防止花葶倒伏,用木棍对花葶进行固定,待种子成熟后,统计结籽率。

1.3 染色体数目观察

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根尖染色体观察(宁伟 等,2012)。

1.4 流式细胞仪检测

以整个果序成熟种子(100粒左右)为材料,取植株2 g嫩叶为对照,在Chopping Buffer缓冲液(1.5 mL)中剪碎,经300目筛网过滤,1 000 r·min-1离心10 min,弃上清,余下DNA加PI染色(一个样加1 mL),摇匀,避光15 min,然后经500目筛网过滤,摇匀,上机检测。每次测定20 000个细胞。检测结束后在流式细胞仪上得到各峰值相对倍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试验

由表1可见,自然条件下的结籽率为97.66%,除了人工异交授粉+套袋处理的结籽率较高,为86.56%外,其他处理结籽率均在50%左右。表明朝鲜蒲公英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现象,其无融合生殖发生率大约在50%左右,其生殖方式属于无融合+专性异交类型。

2.2 染色体计数观察

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确定朝鲜蒲公英染色体数目为32(图1)。蒲公英属植物染色体组基数为8,所以朝鲜蒲公英为四倍体。

表1 蒲公英不同授粉处理下的结籽率

2.3 朝鲜蒲公英后代检测

胚囊类型、胚乳发育受精与否对胚乳细胞倍性水平影响较大(Urbani et al.,2002)。朝鲜蒲公英种子检测出3个峰(图2)。第一个峰值400,第二个峰值为590,第三个峰值为770,三者相比为1∶1.475∶1.925,3种倍性水平之比接近2C∶3C∶4C。二倍体峰反映的是胚的倍性情况,三倍体峰和四倍体峰表示胚乳细胞具有不同倍性水平。说明种子的胚和胚乳形成存在有性生殖情况,因此种子细胞中检测到3种倍性峰。结果表明朝鲜蒲公英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且胚乳为自主发育。

图1 朝鲜蒲公英根尖染色体数目

图2 朝鲜蒲公英叶片以及种子DNA含量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朝鲜蒲公英去雄套袋结籽率为48.79%,表明其具有无融合生殖现象。植物无融合生殖特性与其倍性有特殊关系(刘传虎 等,2007)。本试验染色体观察表明朝鲜蒲公英为四倍体,与少数三倍体以及四倍体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的结论一致(Whitton et al.,2008),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朝鲜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这与兼性无融合生殖植物山柳菊种子检测结果一致(Matzk et al.,2000)。 本试验为蒲公英无融合生殖胚乳自主发育提供了直接证据。

兼性无融合,就是有两套生殖系统,除了真正的无融合后代,还有非母本的后代(Crane,2001)。这种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对于入侵新的生境条件是非常有益的(Wilson et al.,2006)。在兼性无融合中,有性和无融合胚囊发育时间是不同的,授粉时间对于决定有性/无融合的比例具有重要作用(Bicknell & Koltunow,2004;Krahulcová et al.,2004)。环境以及花粉量对无融合的发生率可能也有一定影响,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进行论证。

陈华,李银心.2004.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植物学通报,21(1):19-25.

胡适宜.2005.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32-247.

黄群策.2000.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76-78.

刘传虎,张秋平,姚家玲,陈春丽.2007.龙须草核型分析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研究.中国农业科学,40(1):27-33.

宁伟,吴杰,赵婷,赵鑫,李天来. 2012. 东北地区七种蒲公英核型研究.中国中药杂志,37(6):771-776.

张波,吴志刚,刘文毅,董文轩,赵鑫,宁伟.2011.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特性初探.沈阳农业大学学报,42(4):475-478.

Bic knell R A,Koltunow A M.2004.Understanding apomixis:recent advances and remaining conundrums.Pla Cell,16:228-245.

Crane C F.2001.Classification of apomictic mechanisms//Savidan Y,Carman J G,Dresselhaus T.The flowering of apomixis:from mechanisms to genetic engineering.Mexico,D F:CIMMIT,IRD,European Commission D G VI (FAIR):24-31.

Krahulcová A,Papoušková S,Krahulec F.2004.Reproduction mode in the allopolyploid facultatively apomictic hawkweedHieracium rubrum(Asteraceae,H.subgen.Pilosella).Hereditas,141:19-30.

Matzk F,Meister A,Schubert I.2000.An efficient screen for reproductive pathways using mature seeds of monocots and dicots.Plant Journal,21:97-108.

Urbani M H,Quarin C L,Espinoza F,Penteado M I O,Rodrigues I F.2002.Cytogeography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Paspalum simplex polyploidy complex.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36:99-105.

Whitton J,Sears C J,Baack E J,Otto S P.2008.The dynamic nature of apomixis in the angiosperms. Int J Pl Sci,169:169-182.

Wilson L M,Fehrer J,Bräutigam S,Grosskopf G.2006.A new invasive hawkweed,Hieracium glomeratum(Lactuceae,Asteraceae),in the Pacific Northwest.Canad J Bot,84:133-142.

猜你喜欢

结籽胚乳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综述玉米胚乳发育的研究进展
高粱种子胚乳完整程度对芽苗建成的影响
我的发现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试论传粉昆虫对我国中南地区油茶结实和结籽的作用
套袋
为什么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
女贞子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