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2013-09-0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应用型院校

赵 琳

(滨州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山东 滨州 256603)

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实施就业指导的主要手段,承担着就业指导的重要作用:一是理论作用,即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理论;二是实践作用,即对现实有促进作用,就是能够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建议和借鉴措施。[1]

一 传统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不突出

许多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对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其指导思想侧重于提升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安置问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与就业质量往往关注不高。当前,许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都很短,毕业生“跳槽”现象十分普遍。除性格等自身原因外,高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指导理念的不突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导致毕业生对就业定位缺乏正确认识。

多数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理念,在忽视学生个人自我实现的同时,也缺乏对社会需要的考虑。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竞争力。[2]但以“就业率”来衡量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质量仍是主要途径。“先就业,再择业”就成为众多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而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负面性也随之显现。

(二)教学结构不明确

在对“就业率”高度重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对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所设置的内容与教学形式过于简单,缺乏规划的系统性。就业指导课多呈现临时性、应急性特点,仅仅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与择业技巧等方面展开。教师的授课内容简单,缺乏深入研究,加之课堂集中授课与专题讲座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形式,重理论轻实践,没有适时的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实习体验和现场参观等,致使课堂气氛活跃程度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而, 许多大学生认为该课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就业问题,价值率较低。

多数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的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只对毕业生开设,远远没有达到国家关于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由于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时间的不合理安排,将时间和精力较充裕的低年级学生拒之门外,在专业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他们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而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却因为需考研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细致课程的学习,影响了就业指导的目的和成效。

(三)教学管理不规范

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在不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其指导思想和教学形式没有统一的要求,就业教学大纲差异也较大,有的全面充实,有的仅仅充当基本讲义的角色。有些院校该课程的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方面也存有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管理只是交由教务处和学生处,对教育部关于实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管理的要求置若罔闻,个别学校还将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分配给下设系院直接管理。因此,教学管理的真正效用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授课教师随意调课或直接不上课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还有的教师采用一次性教学模式——即利用一次讲座或授课的方式以结束多次教学的课程任务,教学内容也不考虑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接受程度。总之,教学管理的松散随意和不规范,是导致众多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协调

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功底和就业指导实践经验。[3]当前,多数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都未能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在课程建设方面,师资力量的匮乏几乎是所有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这既有数量上的不足,也有质量上的缺失。而大部分高校在就业指导专任教师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远远低于我国教育部的文件规定的“要保证不低于1:500”。[4]

从整体来看,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力量仍显薄弱,综合素质不协调。从事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多由专职学生工作教师和辅导员组成。虽然这些教师的主体工作是围绕学生管理展开的,学生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的素质培训,导致很难全面深入地分析就业市场,对该课程的理解就难免拘泥于表面, 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自身学历层次、工作能力的参差不齐,对课程设置、内容理解的因人而异,均对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预期目的与实际效果产生影响。

二 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思路

(一)创新思想观念,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等比例关系上。[5]做好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自身建设工作,应结合该课程发展的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以保障教学的预期目标与最终效果。

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具有针对性、稳定性、连续性和常规性的课程,需要像必修课一样形成一套正式标准。同时,正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是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帮助广大授课教师明确该课程建设的指导理念、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一般来讲,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种传授方式交叉进行,贯穿于学生整体的大学生涯,面向对象为全体大学生,以实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对相异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制定相对完善的教学计划,建立健全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对课程建设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同时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课程教育的作用。

(二)理清教学思路,把握课程结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课程结构的把握程度,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与对教学思路的清晰程度,直接关乎课程的教学质量。理论联系实践,构建“知行合一”的教学体系,以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教学为立足点,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和调研环节,提升教学的综合效果。

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是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要求,结合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编写的,正确地处理了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一系列关系,反映学术研究的前沿导向。因此,要重点开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应用和能力运用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不断完善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组织机构,加强必要的组织保障,是促进该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应建立以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为中心的就业指导教研室,以对全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统一安排部署,保证该课程的针对性、稳定性、连续性和常规性。各系院应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各系院的专业特色和发展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系院之间要组织教学经验交流,开展专题研究和课题申报,并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市场进行跟踪调查和预测分析,使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提炼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如今,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新模式,成为教育界与其他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课程具体内容的设置方面,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针对其所关注的专业发展、人生理想、创业就业等问题,根据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6]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广大教职工要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就要适度增加教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比例,并结合各系院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在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前提的同时,教师要采用诸如小组讨论法、模拟求职面试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专题讲座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在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实效性、针对性。

校园文化是社会环境资源的缩影,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应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将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办学宗旨、校风校训和学校精神等校园文化, 通过丰富多彩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加以传承、弘扬,让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汲取养分, 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加强师资建设,重视队伍管理

普遍认为,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队伍的构成总体上分为三部分:该课程的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各院系的专业课教师、校外企事业单位人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提高该课程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则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这也是逐步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人力资源保障系统。一方面,要提高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人员及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加强教学能力培训,鼓励学习先进理论经验,提高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定期来校举行就业指导讲座,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要求,对大学生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具体的讲解。山东滨州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为教学宗旨,在保证本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前提下,对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下表为教学策略革新后该校毕业生部分系(院)部分专业正式就业率所取得的成效。

表1.滨州学院2009—2012届毕业生部分系(院)部分专业正式就业率情况统计

总之,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研究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爱好和专业方向,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感,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系统完善的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保障社会稳定。

[1]李卫成.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

[3]刘晓玲,林小桦,冯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52.

[4]邓玉喜,蒋锐,王晚英,谢娟,王铁生.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2,(1).

[5]孙桂芳.浅议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优化[J].职教论坛,2010,(20):51-52.

[6]刘刚.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622-626.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