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3-09-01王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病房条目关怀

王娟

(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

无陪护护理模式起源于西方国家,客观上要求医院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一切护理工作,从流程到操作均由护士围绕患者展开,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无陪护护理服务模式是人本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对患者高度关注、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一种模式。无陪护模式病房的护士需要具备更高的人文关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无陪护模式病房和普通病房,抽取592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分布于内、外、妇产等临床科室。被调查者纳入标准:(1)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注册期内;(2)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等内容;(2)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问卷,此问卷为自制问卷,由研究者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1-4],采用专题座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而成,问卷由9个维度组成,共49个条目:灌输信念和希望(9个条目)、健康教育(7个条目)、人道利他价值观(6个条目)、科学解决健康问题(4个条目)、协助满足基本需求(4个条目)、提供良好环境(5个条目)、促进情感交流(5个条目)、帮助解除困难(5个条目)、心理护理(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Likert5级计分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计为0~4分。选择5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无陪护模式病房临床护士进行预调查,显示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

1.2.2 调查方法 2011年2月至5月,由研究者向6所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和普通病房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前向其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要求护士按统一指导语匿名、独立、如实填写,并于1周后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5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05%。其中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288名,普通病房护士304名。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88 名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50岁,工作年限0~35年。学历:中专7名,占2.43%;大专 172名,占59.72%;本科109名,占37.85%。职称:护士177名,占61.46%;护师64名,占22.22%;主管护师41名,占14.24%;副主任护师6名,占2.08%。户籍所在地:农村154名,占 53.47%;城市134名,占46.53%。婚姻状况:未婚 171名,占59.38%;已婚117名,占40.62%。生育情况:未生育178名,占61.81%;已生育110名,占38.19%。聘用形式:合同制197名,占68.40%;人事代理32名,占11.11%;正式在编59名,占20.49%。独生子女63名,占21.87%;非独生子女225名,占78.13%。是否为管理人员:否248名,占86.11%;是40名,占13.89%。

2.2 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比较(见表1)

2.3 不同特征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比较

城市与农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无陪护病房模式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

表1显示,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背景下,推广无陪护模式病房是顺应护理发展与时代的需要,它要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已是改进护理质量的核心,如何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婚姻状况、生育情况是影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每位护士从家庭到社会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和认知上需要过程,随着护理工作经验的积累,主动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关爱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升。另外,结婚和生育的过程体现了母性所具有的自然关爱天性,可逐渐深化护士对关爱的理解,个体的关爱能力也会增加。是否为管理人员也能够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产生影响,护理管理人员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典范,其职业道德与情感、工作作风、对患者的态度等都会影响护士。

3.3 建议

应发挥护理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优势,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规范化理念,通过开展护理情景表演和人文关怀讲座等活动,加强护患沟通,做到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对于未婚、未育和独生子女护士,在思想上要对其不断深化关怀理念,并增加她们实践关爱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锻炼护士关怀患者的能力。

表1 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s,分)

表1 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s,分)

项目 人数 总分144.03±23.04144.21±24.23-0.076>0.05无陪护病房护士普通病房护士288304t P--

表2 不同特征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n=288)

[1]沈宁,顾询.我国本科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1998(12):683-686.

[2]佟术艳.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J].护理研究,2000,14(4):183-184.

[3]Beck CT.Quantitativemeasurement of car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0(1):24-32.

[4]Watson J.Assess in gand measuring caring in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M].NewYork:Spring Publishing Company,2002.

猜你喜欢

病房条目关怀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换病房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