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县奶牛焦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3-08-31侯志国吴敏

湖南畜牧兽医 2013年5期
关键词:焦虫病焦虫长沙县

侯志国,吴敏,杨 慧

(湖南省长沙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 长沙 410100)

1 前言

奶牛焦虫病,又称奶牛巴贝斯虫病、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对奶牛行业危害极大。该病病原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Babsia bigtmima)、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卵圆形巴贝斯虫(B.ovata),蜱是该病的传播媒介。临床症状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迅速消瘦死亡和产奶量急剧降低为主要特征,在南方多在7~9月发生和流行。

由于该病在临床上不容易确诊,流行发病传播面广,一旦病牛或带虫牛被调入牛场,不但给健康奶牛带来致病的危险,而且给牛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3月至10月,笔者分别对长沙县3个奶牛场进行血液采样检查,以了解和掌握本地奶牛罹患焦虫病的情况,为控制病源避免流行,为奶牛场对该病的确诊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从长沙县2个奶牛场中,共随机抽取黑白花奶牛,供采集体血液样。其中,1号牛场49头,2号牛场35头,合计84头。

2.1.2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染色缸,载玻片,污物缸,剪子,剪毛剪子,采血针头,1L三角烧瓶,100mL三角烧瓶。

2.1.3 试剂:姬姆萨氏染色液,甲醇,磷酸盐缓冲液,香柏油。

2.2 试验方法

2.2.1 虫体查找及镜检

(1)采血镜检。用消毒针头从奶牛耳静脉处采血,第1滴血在玻片上推片。让推片自然干燥,以各奶牛场为单位,对采血玻片编号。实验室中,进行甲醇固定,姬姆萨液染色,油浸镜头镜检,在高倍镜下(40×100)查找虫体。

(2)集虫检查。将采取的血液样品置于离心管中,以600r/min速度离心3~5 min,用吸管吸取上层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再以1800r/min速度离心15~20min,除去上层液,吸取沉淀物涂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姬姆萨液染色镜检。

2.2.2 牛场情况调查

(1)牛场焦虫病防治情况:1号奶牛场采取不定时驱虫防治,2号牛场每年5月和10月上旬按奶牛3.5mg/kg体重各注射一次贝尼尔进行防治。同时,各牛场结合环境卫生消毒,在每年2月、5月、10月用1%~2%敌百虫液进行体外灭蜱。

(2)牛场营养状况:1号牛场、2号牛场抽查奶牛中,在同一饲养水平下,以日产奶量25kg为准,统计带虫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焦虫病流行历史与现状

据研究报道,牛焦虫病多发于1~3岁牛,每年流行于6~8月,特别是7月上中旬为高发期,老疫区的牛免疫功能强,多为带虫者,发病死亡率约为3 0%,而从非疫区进入病区的牛则死亡率可达60%~92%,焦虫病潜伏期约14~20天,病程20天左右。据资料记载,长沙奶牛焦虫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50年代至70年代发生较多。1987年至1999年期间未发现大面积的流行,一般零散分布。在2000年至2001年,长沙等地部分奶牛因焦虫病造成的危害甚大。2004年以后,由于各奶牛场对该病的重视,发病的牛逐渐减少,但隐性感染仍然存在。

3.2 感染情况

抽样结果表明,2个牛场均发现有焦虫病带虫,带虫率分别为1号牛场30.61%、2号牛场22.86%(见表1)。但表现症状的牛较少,仅为1号牛场1头表现症状明显。病牛多表现精神沉郁,呼吸增数,食欲废绝,产奶量低,瘤胃蠕动微弱、多继发积食和胀气、并有积食和胀气交替发生现象,粪干少、尿少、次数增多,体表潜在淋巴结肿大。

?

3.3 焦虫病带虫率与奶牛的营养状况

在调查各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时发现,焦虫病带虫率因产奶量不同而异(见表2)。2个奶牛场日产奶量在25kg以上的牛带虫率分别为:21.88%、13.63%;日产奶量在25kg以下的牛带虫率比产奶量在25kg以上的牛高,分别为47.06%、38.46%。这与各奶牛场饲养管理的关系密切,当牛场饲养条件、营养水平不足时,产奶量愈多,奶牛消耗的营养也就越多,从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本病发生率较高。

3.4 平时防治情况

?

对2个牛场平时防治调查发现,2号牛场每年5月和10月上旬,按体重3.5mg/kg各注射一次贝尼尔(三氮脒)进行防治,同时结合环境卫生消毒于每年2月、5月、10月用1%~2%敌百虫液进行灭蜱。1号牛场则采取不定时驱虫防治,2号牛场(22.86%)焦虫病带虫率明显比1号牛场(30.61%)低。

4 讨论与小结

4.1 通过采血涂片、集中检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2家奶牛场奶牛均有焦虫病的带虫者,且带虫率较高,也有个别奶牛表现临床症状,应加强防治,消除奶牛焦虫病流行的隐患。现阶段长沙等地奶牛场均有焦虫病的带虫畜,它的发生与奶牛的营养状况、平时药物防治有一定的相关性。

4.2 本病在长沙县初次发生时,恰值长沙县大规模从全国各地外调购入奶牛,其中北京、内蒙、黑龙江三地奶牛带虫率较高,但发病较少。这三个地区的牛与从其他地区购入或本地牛群混群时,其他地区和本地区牛发病多,死亡率较高,这可能与奶牛对本病可产生免疫应答有关。因此,该病的发生可能与奶牛来源有关。

4.3 奶牛焦虫病是一种对奶牛行业产生极大损失的疾病,对其流行情况不容忽视。必须加强防疫,该病主要通过蜱传播,加强圈舍卫生消毒,消灭中间宿主,同时控制病牛和带虫牛的流动是牛场消灭此病的重点工作。建议各奶牛场建立相关检验设备,及时确诊,有效降低经济损失。

4.4 预防焦虫病有效方法是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增强动物的带虫免疫力,使之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在疫区繁殖,能避免以上不足,预防和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家均已应用巴斯虫的分泌抗原苗预防该病,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加强焦虫病的免疫预防,使焦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控制在最低限度。 □

[1] 孔繁瑶主编.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2] 乡宏伟主编.动物疫病[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

[3] 何德肆,柏晓明,胡述光.湖南部分奶牛场血孢子虫病调查与论断[J].中国兽医科技,2002,32(10):36~37.

[4] 申胤生.陕西血孢子虫病的分布与防治对策[J].中国兽医杂志,1998,24(9):12~13.

[5] 冯永红,乔军.巴贝斯虫与巴贝斯虫病的免疫预防[J].畜牧业,1999,(11):12~13.

[6] 冯淇辉主编.兽医药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7] 李国涛主编.兽医寄生虫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 林羲主编.家畜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0.

[9] 杨锡林主编.家畜寄生虫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0]肖定汉主编.奶牛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焦虫病焦虫长沙县
长沙县湘龙幼儿园
牛、羊焦虫病的诊治措施探微
羊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治
肉牛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理想的风帆从这里起航
——长沙县实验中学简介
牛焦虫病防治
一起绵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断治疗经过
浅析牛焦虫病
羊焦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长沙县主种的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