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平风正扬帆进——反腐倡廉如何深化

2013-08-30

西部大开发 2013年3期
关键词:腐败监督群众

2012年2月16日,被称为“行贿黑名单”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正式实现全国联网。凡被查询到有行贿记录的个人和企业,都将在一定年限内被取消参与工程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的资格。此项反腐技术的“升级”,将有助于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包括这一举措在内的反腐倡廉政策措施的推出,表明我们党反腐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反腐败形势为何依然严峻

腐败问题,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对这个问题的议论很多,认识也不尽一致。那么,应该怎样看待我们面临的反腐败形势呢?

客观来讲,现阶段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一方面成绩显著,另一方面形势严峻,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局面。

说成绩显著,我们有“一本账”。一是从严惩治显威力。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有案必查、有腐必惩,2010—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77480件,处分289410人,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彰显了我们党从严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二是专项治理见成效。集中整顿商业贿赂、“小金库”、公款出国(境)旅游及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严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三是廉政教育筑防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廉荣贪耻的氛围。四是制度之网更严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等方面改革,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完善。对此,群众给予积极评价。调查显示,2003—2011年,群众对防治腐败成效满意度从51.9%提高到72.7%。

说形势严峻,我们也有“一本账”。当前腐败现象依然易发多发,呈现几个突出特点:

发案率高。近几年来,违纪案件数量始终在高位运行,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每年都在13万件左右,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每年都在14万人左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5000多人。

涉案金额高。很多腐败分子贪污受贿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7—2011年,北京市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涉案金额百万元以上的达165人,千万元以上的达26人。

腐败分子级别高。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不乏官至厅局级的领导干部,就连省部级干部也不鲜见。2010年、2011年两年间,移送司法机关的省部级干部和中管企业主要负责人9人,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查处难度高。腐败作案手段隐蔽化、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新兴经济领域案件和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呈上升趋势,跨地区跨国境及涉外案件增多,给及时揭发、查处增加了不少困难。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历史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腐败高发期,诱发腐败的原因十分复杂。

深度解读

行贿犯罪档案

行贿犯罪档案,是指检察机关为预防贿赂犯罪,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用计算机对行贿犯罪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存储和管理而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发生在建设、金融、医药卫生、教育和政府采购领域的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犯罪的案件。2012年2月16日,全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正式在全国联网开通,各级检察机关可在本地完成对全国范围内行贿犯罪档案的查询。

百姓心声

腐败是人民的大敌,是党的大敌,也是国家的大敌。

腐败往往是主观和客观防线双双失效的结果,没有自律的权力,必然走向异化;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化。

腐败是祸事前因,幸福是勤廉结果。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同时发力,刚柔并济。

反腐倡廉常思常想,权力运行确保阳光。不义之事千万别想,一步走错难逃法网。

政策传真

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四项重点任务

1.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4.进一步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切实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摘自《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政策传真

2012年纠风工作重点治理六项乱收费

1.坚决纠正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问题。

2.坚决纠正物流领域乱收费问题。

3.坚决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乱收费问题。

4.坚决纠正电信行业乱收费问题。

5.继续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问题。

6.继续坚决纠正涉农乱收费问题。

对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看不到取得的显著成绩,就会丧失信心,认为腐败无法根治;看不到目前的严峻形势,就会盲目乐观、放松警惕,使腐败现象更加猖獗。因此,我们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又要防止“急躁症”、“速胜论”,深入持久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

惩防体系怎么完善

俗话说,攥紧的拳头力量大。反腐败也是一样,只有综合施治、多措并举、整体推进,才能给腐败行为以沉重的打击,取得最好的反腐效果,而不能寄希望于“一招制胜”。

近年来,我们党惩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在查办案件、思想教育、权力监控和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也要看到,建立起完善的惩防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目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体系的综合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应该把惩防体系建设摆在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断构筑起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全方位战略屏障。

加强系统防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能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整体推进各方面工作,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效能和强大力量。

推进制度建设。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制度建设是惩防体系的主要任务。必须把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改革推进机制、纠风匡正机制、惩治警戒机制、工作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把握关键环节。“打蛇就要打七寸”,惩防体系建设也要掐住要害,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

形成反腐合力。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近年来,我们逐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惩治和预防腐败起到很好的效果。下一步要继续拓宽工作渠道,加强力量整合,多方共谋,群策群力,共同筑起反腐倡廉的铜墙铁壁。

领导干部监督怎么强化

为什么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腐败问题如此突出?究其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手中的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近年来,中央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关键在于制约权力。构建起多元化、立体式的监督体系,增加权力使用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上级监督要到位。这是最具权威性的监督。同级监督要落实。领导干部是如何行使权力的,同级之间最熟悉,相互监督更直接、更有效。社会监督要加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要把领导干部的作风、行为置于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的注视下。目前我们大力推行的党务、政务公开以及一些地方开展的行风热线、群众评议等活动,都是接受群众监督的好形式。应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廉洁从政“八个禁止”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

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

禁止违反规定选拔干部。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

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

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

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

权威声音

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马馼(中央纪委原副书记、监察部原部长):着力解决招标投标环节的突出问题,严格禁止权力介入;着力解决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的质量安全;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使守信行为受到激励、失信行为受到惩戒。

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怎么解决

蚁穴失察必溃大坝,小贿不管定成巨贪。有一些腐败现象,诸如不合理的“三公”消费、私设“小金库”、吃拿卡要等,虽然看起来不是大案要案,但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群众身边,人们感受更直接、更深刻,反映十分强烈。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将其摆在反腐败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狠抓专项治理。这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有力的手段。要把集中专项治理与加强日常管理监督结合起来,巩固治理“三公”消费、“小金库”等取得的成果。同时要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切实抓好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继续深化对公务用车问题的专项治理。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严查身边腐败。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的腐败,群众深恶痛绝。必须坚决防治侵害群众合法权益问题,严肃处理侵占挪用惠民资金问题,打击参与、支持和纵容黑恶势力欺压百姓的行为。规范基层执法行为,解决执法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等问题。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严肃处理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行为。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腐败问题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的实践,把一些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发生。积极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长效机制的建立,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把党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的总称。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目前已有90多个部门公布相关情况,各地也在逐步推开此项工作。

专家点评

“蚁贪”的危害不可小视

林喆(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蚁贪”像蚂蚁一样,一点一点地蚕食公共财物,同时他们又并非一两个,而是成窝成群,数量极大,产生的危害非常大。他们的贪腐行为不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而且容易被其他官员效仿,同时他们又处在基层,直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专家点评

干部监督关键靠体制

任建明(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对于如何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问题,没有什么灵丹妙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立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体制。

我们为什么有信心解决腐败问题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大案要案的查处,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但也有一些人感到困惑甚至失望,认为腐败越反越多,已经积重难返,成为无法根除的“不治之症”。对此,应该怎么看呢?

“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坚决反对和防治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无论反腐败的任务多么艰巨,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都不会有丝毫动摇,而且一定能够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信心源于我们党旗帜鲜明的反腐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与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容。要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极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容易腐败堕落。对此,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腐败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绝不容许党的肌体受到侵蚀。

信心源于各方面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信心源于更加完善的反腐败战略和举措。信心源于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衷心拥护我们党反腐倡廉。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就一定能够切除腐败这个毒瘤,使缕缕清风吹拂我们生存的这块净土,让“廉花”盛开。

猜你喜欢

腐败监督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