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艺绝伦 陶刻最唯美——浅谈紫砂“荷瓶”的陶刻艺术特色

2013-08-29俞国清

江苏陶瓷 2013年5期
关键词:瓶身紫砂陶陶刻

俞国清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陶艺历史悠久、精美绝伦,在我国乃至世界陶瓷中独树一帜,是一项极具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的工艺美术陶瓷。紫砂陶种类较多,紫砂茗壶、紫砂花瓶、紫砂笔筒、各类紫砂摆件等,无不巧夺天工,让人无比钟爱。自从紫砂陶艺诞生以来,装饰与造型对于艺术形象的呈现就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艺术形象的本质,紫砂装饰技艺丰富、精彩纷呈。

紫砂装饰原则上主要是充分利用紫砂泥料固有的肌理质感、造型和泥色的变化特点来表现其装饰效果。除了造型自体装饰外,还有泥绘、镶嵌金银、绞泥装饰和最为普遍使用的陶刻装饰等。陶刻是紫砂工艺的特色之一,其手法独特、以刀代笔,将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诸艺术融于一体,使之焕发出更为超脱而传神的韵味。

每一件紫砂陶艺作品上的陶刻装饰都传递着美的情愫,艺术之神韵、文化之意境呼之欲出,从而使整件作品的气质更为丰沛而完整,带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紫砂“荷瓶”(见图1)整体流露着清润简洁、空灵雅致的气息,其上所刻清荷图案意境高远,对提升整个花瓶的艺术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现以此作品为例,谈一谈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

图1 荷瓶

1 以荷入瓶,唯美清雅

紫砂陶刻的题材极为广泛,自然界的花草虫鱼、山水人物等都可作为入画的素材,从而使整件作品更添生动情趣、其妙无穷。夏日之荷无疑是艺术家们十分热衷的题材,荷花清秀雅观,有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倾城之美,更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纯洁品质,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仙子象征,而在紫砂陶艺灿若繁星的佳作中,与荷花题材相关的更是数不胜数、自成一派。在作品“荷瓶”上,整个直立而宽阔的表面无疑是陶刻创作最好的留白与背景,怒放的荷花与待放的花骨朵交相辉映于其中,筋脉流畅笔挺、鲜嫩而充满力量,陶刻画面铺满了从瓶肩到瓶底的整个瓶身表面,淡红色铺彩均匀地填入线条勾勒的纹络之中,红荷的美妙姿态便婀娜有致地呈现在了人们眼帘,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带给人唯美清雅的视觉感受。

2 笔墨技法,形神俱佳

紫砂之美,美在古朴纯净,它里外不施釉,完全素面朝天,而陶刻就是运用刻刀在紫砂陶作品表面赋予其美的升华,优美的线条无论是粗是细、是深是浅、是长是短、是直是曲,总能在完美的搭配和构思中创造出特有的艺术效果。陶刻以刀代笔,故而强调刀刀见笔,因而画面的笔墨感便极为重要。“荷瓶”上的朵朵荷花形象逼真,刀刻所构成的线条或流畅自然、或峰回路转,就像中国画里的笔墨写意,妙趣横生。虽然整个画面极为简洁,但是其整体布局合理而自然,不单调亦不累赘,仿佛有荷花盛开的气息扑面而来,同时也袭来了一股盛夏里的清凉。陶刻形成的笔墨效果,使荷花形象栩栩如生,从而增添了装饰的画面感和场景感,如果静静地欣赏,闭目凝思,仿佛身临佳境,浮想联翩。她们是那么的优雅轻盈,就像曼舞的少女,纤纤玉姿让人沉醉;她们是夏日的使者,让人对生活充满了神往。刻刀在抑扬顿挫间自成一派浪漫景象,形神兼俱,意境只可意会。

3 线面整合,协调一体

造型与装饰应是主与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陶刻装饰是一次线条的集合,那么整件作品便是面的表现,线面必然要整合,协调一体才能呈现出整体气质。“荷瓶”整体造型修长大方,瓶身直立,肩部微鼓,颈部微收,敞口、平底,典雅而实用。瓶身所刻荷花画面简洁却不简单,其与整体风格一致,衬托清雅唯美的意境,而造型上的素面平滑配合并优化了陶刻所追求的艺术气质。作品注重陶刻装饰与主体的相辅关系,留下美的联想,若在修长的“荷瓶”里插入刚刚修剪摘下的鲜花,映衬着瓶身红润欲滴的荷花,瓶内佳媛,瓶外丽人,该是怎样一种美丽境界。作品更升华出纯洁、清净的美的人文本质,依托荷花高尚纯洁的君子作风,寄寓美好情感,带给人由衷的领悟和思索。

紫砂陶刻装饰全凭一把刻刀来诠释内心对美的领悟,表达视野对自然的提炼。陶刻历史渊源,流传至今依旧焕发生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紫砂艺人更应继承传统,不断创新陶刻的形式风格,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紫砂陶艺作品。

猜你喜欢

瓶身紫砂陶陶刻
春日粉妆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百变瓶子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