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问题研究

2013-08-26陆钰娟兰海涛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陆钰娟 兰海涛

【摘要】通过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内涵和现状分析,结合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探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符合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需要学校在专业教学和除专业教学之外的其它素质教育上下功夫。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问题研究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内涵

高职教育的目标指向性决定了其素质教育具有特定的、有别于普通院校学生的内涵。具体来讲,突出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知识积累、能力要求、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等五大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应当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一)思想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体现的是培养目标的政治标准、思想素质和道德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具备一般劳动者所具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主要包括: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尤其要通过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即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理想,有严格的职业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与习惯。

(二)知识素质

知识要素是指一定的知识在人的头脑中内化、升华所形成的对事物的类别、数量、质量及相互联系的认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学生形成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对高职学生来讲,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一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等。这些知识是形成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所必需的内容,也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二是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来安排,所谓“适度”,主要是与大学本科相比较,不要求那么专,那么深。所谓“够用”,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或更多地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知识是适应某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而必须具备的知识,其职业针对性强,与专业服务方向密切相关;三是掌握适应就业需要的相关知识。高职教育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角度讲,是就业教育。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上,除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外,在高职教育学习期间,学生需要掌握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学会选择职业,学会自主创业。

(三)能力素质

合理的能力培养是综合职业素质的核心。能力有多种形式,能力的培养也有多种渠道。对高职学生来讲,在校期间需储备的四种能力主要包括:一是专业技术能力。指学生是否掌握本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等职业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它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能力培养的核心;二是工作、学习方法的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是否掌握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它是高职学生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应具有的科学思维模式和基本技能;三是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以及生活在社会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及社会责任等。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的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四是职业选择能力。高职学生最终是面向社会进行职业选择,职业选择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反应,它涵盖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择业能力以及工作适应能力等。具体表现有:跨行业岗位工作能力;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

(四)身心素质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职学生完成学业以及胜任将来从事职业的基本保障。健康的体魄是从事社会活动,顶岗工作,发挥专业技能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工作和生活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体育、音乐等教学和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度的行为反应,完整统一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

(五)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特点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技能,更要有较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劳动者技术素质,还包括劳动者劳动观、职业敬业精神,是否具有掌握安全生产的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等。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实践型社会紧缺技能人才。客观来讲,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虽然高职院校发展迅猛,多数院校在教学改革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却研究得少,采取的有效措施不多。加之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较本科学生来讲有较大差异,高职学生群体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当前,高职学生普遍进入“90后”时代,这批学生伴随国家的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大多没受过苦难与挫折,现实生活中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他们要求进步的政治意识强,但政治理论基础薄弱,是非观辨别能力差;他们价值判断的主流积极、务实、健康,但“个人功利”和“功利化”思想、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讲“实惠”;部分学生讲求享受,吃苦耐劳、献身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不强;很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懂得去关心、爱护他人,对父母、师长缺乏最基本的感恩情结;在情感上,缺少理性的克制和约束。因此,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偏颇与缺陷,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二)基本文化素质

高职学生的招生层次处于高考招生的最底层,这部分群体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时代紧迫感强,成材欲望高涨,但基础薄弱,缺乏刻苦精神。他们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一方面很难迅速适应全新的学习模式、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中也缺乏艰苦学习、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很难达到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此外,一部分学生对当今中国及世界的高新技术了解不够,很多学生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知识欠缺,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几乎空白。可见,文化素质教育对于这些学生不可或缺。

(三)专业知识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希望通过三年的学习,在毕业时能拥有一技之长,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意志力薄弱,往往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感到枯燥;对实践课程往往新奇感一过就觉得单调、乏味,缺乏系统掌握操作技能的渴望,很难提高操作技巧。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去进行反复地、不断地练习,专业技能薄弱,加之部分学生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他们在技能钻研上很难学有所成。

(四)身体心理素质

高职学生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存在偏差。一方面,许多高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自己只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的档次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而不敢与老同学进行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时,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思进取等,学习缺乏主动性,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规划。

(五)职业素质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的倾向,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相对处于职业教育“边缘”的境地。从社会需求和学生长远发展来看,职业基本素养远远超过专业技能,理应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贯穿各专业课程全过程。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并不重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就业学生存在工作不踏实,缺乏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又有眼高手低、适应能力不强又没有危机感,或者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流动性较大等问题。因此,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综合评价并不高,并希望高职院校的学生努力培养自己知识、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

三、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

(一)确立与现代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理念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存在认知误区也就不可避免。如有的将高职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或“操作技能教育”,将高职教育简单等同于“学历教育”的思想仍大量存在,要实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就必须从理念上作出调整和更新。高职院校的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和现代企业的角色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的素质教育必须把握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需求特征,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跟踪企业技术技能发展情况、企业人才层次配备的长期规划,将企业和院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企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实现企业和院校在发展战略、培养目标等方面整体联动和一致性。

(二)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调整与改革,是提高高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具体做法是要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作为课程设置标准,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符合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要。同时,配合“双证书”制度,在课程体系中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力争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达到统一,以增加毕业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要处理好专业宽度的问题。既要增强专业适应性,使学生具备综合型、交叉型或复合型的知识面和职业素养,更不能忽略专业的“精、专、深”。

(三)加强素质训练,扩展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1.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他们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难中之难。针对高职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较差的现状,要充分利用“两课”和其他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他们兢兢业业的献身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三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2.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人文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构建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从入学至毕业)的人文教育体系和行之有效的人文精神培养机制,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库,编写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实现在高职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培育和提升其人文精神的教育目的。

3.身体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心理教育课、讲座、个别咨询,心理健康网站、舆论、宣传,他助与自助等方式,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激发学生自信心,不断激励他们自我完善,包括自信心、耐挫力、独立、自强、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省,情绪控制能力等。引导学生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可以采取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毕业生、企业家、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校做报告,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等方式,将学生的一些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具体化。帮助学生转变消极心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坚定成才的信心。

4.职业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社会定位和功能决定了高职人才的培养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打造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就是要积极进行职业素质培训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利用学生干部工作、学生社团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培育学生的职业忠诚、沟通协作、组织管理、创新思维等职业能力的迅速成长;开展专业竞赛,鼓励跨专业技能学习,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SIYB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