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的选择及其预后的疗效观察

2013-08-24凌秀兰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围术

凌秀兰

广东省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梅州 514021

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的选择及其预后的疗效观察

凌秀兰

广东省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梅州 514021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合理选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86例剖宫产产妇分为3组,分别给予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各疗效。结果3组剖宫产产妇基本情况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发热和血象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方面氨苄西林组分别与头孢唑林钠组和头孢曲松钠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如应用抗生素合理,其预后一般是安全有效的。

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人们对预防感染的问题也更加的关注。因此,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1-2]。由于产科围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尚无统一用药方案。为了寻求一种剖宫产预防性用药的最佳时间、剂量和方法。本文对本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来院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586例,年龄20~40岁,孕周≥37周,无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等产科合并症,无药物过敏史,术前3 d体温正常。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随机分为3组:氨苄西林组203例,头孢唑啉钠组194例,头孢曲松钠组189例。各组在年龄、孕次、术前血红蛋白、胎膜破裂时间及手术指征等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排除标准

(1)阴道试产失败而急诊剖宫产者;(2)手术前3 d使用过抗生素;(3)治疗前就已经存在阴道炎或者盆腔炎等炎症者;(4)感染呼吸道疾病或者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5)胎膜早破超过12 h者;(6)伴有心脏病、糖尿病或者肾炎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合并症者;(7)伴有妊娠合并性病如梅毒、淋病等;(8)羊水Ⅱ度或以上粪染。

1.3 方法

氨苄西林组和头孢唑啉钠组均于手术前半小时、手术后立即及术后6 h,分别静脉滴注氨苄西林2 g和头孢唑林钠1 g。头孢曲松钠组于术前半小时、术后6 h,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1 g,3组均用0.9%氯化钠溶液100 mL稀释。

1.4 判断标准

术后病率诊断标准为:术后24 h~7 d,连续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术后感染是在符合发热病率定义的病例中有子宫底压痛及宫颈拭子培养阳性或有临床感染表现者。临床上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异常则为泌尿系统感染。术后第3天查白细胞>12.0×109/L或中性粒细胞>0.80×109/L为血象异常。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剖宫产产妇基本情况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3组剖宫产产妇基本情况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情况比较(x±s)

2.2 3组术后发热、血象异常、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3组在术后发热和血象异常两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氨苄西林组与头孢唑啉钠组和头孢曲松钠组分别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孢唑啉钠组与头孢曲松钠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其他不良并发症发生。具体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切口与宫腔及阴道等有菌的腔道相通,属于二级手术切口,这些都是潜在的有可能会因为条件的改变而导致术后内源性的感染发生[3-4],所以,剖宫产术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是必须的。

如何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1)预防性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应该在手术前30 min给药,这样就可以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保证血清以及组织中的药物达到有效的浓度。(2)应该放入小剂量0.9%氯化钠溶液中稀释,快速静脉给药,不应缓慢滴入;目前临床上,多倾向静脉给药。(3)确保血清和组织内的抗菌药物的有效浓度能够覆盖手术的全过程;研究表明静脉注射氨苄西林钠0.5 g后15 min和4 h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7 mg/L和0.6 mg/L[5]。(4)抗生素宜短程使用,长期使用易发生药物副作用[6]。

本组研究通过对围术期3种不同的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钠和头孢曲松钠,以便进一步观察各自在剖宫产术后感染预防中的作用。通过研究表明在术后发热和血象异常两方面3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氨苄西林组分别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孢唑啉钠组与头孢曲松钠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氨苄西林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氨苄西林是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其除可以对多数的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外,还能够针对生殖道、盆腹腔或者腹部切口可能存在的病原体起到很好的疗效。氨苄西林用于围术期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具有临床预防感染疗效肯定、安全以及价格优廉等优点,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价值很高的用药方案。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594-1596.

[2]方芳,周淑,石钢,等.妇产科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及循证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1):16-17.

[3]Killian CA,Graffunder EM,Vinciguerra TJ,et al.Risk factors forsurgical-site infections following cesarean section[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1,22(10):613-617.

[4]丁红,王蕴慧,刘新质,等.剖宫产术中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对生殖道菌群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6):342-344.

[5]张文军,李研.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9(1):15-17.

[6]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78-879.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caesarean operation perioperative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and their prognostic

LING Xiulan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Meizh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Meizhou 51402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using antibiotics in cesarean perioperative.MethodsFive hundred and eighty-six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mpicillin group,cefazolin sodium group and ceftriaxone group.Then,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ternity basic case,blood abnormalities,operation time,blood loss and fever after operation.In the aspect of infection of incis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mpicillin,cefazolin sodium and ceftriaxone group(P<0.05).Conclusion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after using antibiotics reasonably in cesarean perioperative.

Cesarean section;Perioperative;Antibiotics;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R978.1

A

1674-4721(2013)03(b)-0086-02

2012-12-11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