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44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调查

2013-08-23刘月乔王林孙赛赛王晓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物理课小组长学案

刘月乔 王林 孙赛赛 王晓

1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与信息学院 银川 750021 2 重庆市茄子溪中学 重庆 400082

1244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调查

刘月乔1,2王林1孙赛赛2王晓2

1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与信息学院 银川 750021 2 重庆市茄子溪中学 重庆 400082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评价“1244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只有找出该模式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该模式,使其在后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模式;小组建设;导学案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101

作者:刘月乔,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1 引言

近年来,为全面提质减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国各地相继掀起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成功的教改也不无先例,如大家较为熟知的“杜郎口教学模式”,又名“三三六”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它的成功为全国各级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路。在借鉴与自我创新的基础上,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中学也发起了自己的教改,提出了“1244教学模式”。

“1244教学模式”,又名“1244优效课堂”,主要内容是一核心、二平台、四环节、四模块。

1)以生为本是核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案、小组团队是学习的二平台: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充当知识的载体;小组团队则是课堂教学的最小单位,学习的好坏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关系到整个团队的荣誉,激励团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课堂教学的四环节。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让学生经历独自学习,即“独学”的过程,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知识铺垫,生成问题。第二环节:小组讨论,反馈答疑。针对“独学”中学生各自生成的问题,学生交换方法、思路与意见,在组内展开“对学”或“群学”,解决问题。第三环节:展示点评,拓展提升。通过学生发言、板演、表演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团队认真聆听观察,对比反思,各抒己见。第四环节:当堂检测,小结反思。总结当堂学习收获与体会,不仅归纳所学知识点,还要归纳解题通法,在此基础上布置分层课后作业。

4)导学案四模块依次为自主学习、合作解疑、拓展提升、检测反思,与课堂四环节相互吻合,便于教师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2 调查问卷

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是否能达到预计的目标,让学生高效学习呢?笔者试图从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重庆市茄子溪中学高一年级297名学生的视角,对该模式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课堂时间分配1、2,导学案的使用3、4、16,小组建设与组内分工合作5、6、7、8、9、14、18,激励制度10、11,教具12、物理实验设置13、教师对课堂的关注度等7个方面为切入点,编制问卷,设置18个选择题和一个问答题,以此了解学生对该模式的适应情况。

3 调查分析

3.1 学生对课堂时间分配的看法(表1)

“第1题:是否觉得上物理课时,老师讲授的时间太长?”63%的学生选择否,认为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时间不长,突破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第2题:是否希望物理课堂上更多时间留给小组探讨学习的?”57%的学生选择是。数据表明,采用“1244教学模式”,课堂时间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只需要小幅度提高课堂上留给小组学习的时间。

表1

3.2 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情况(表2)

“第3题:是否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61%的学生选择了否。“第4题:是否觉得物理导学案难度较大?”57%的学生认为导学案难度过大。“第16题:是否希望导学案四个部分由易到难编排?”83%的学生认同导学案编排应该具有难度梯度。

以上数据反映了3个问题。

1)督导学生自学环节的工作还需加强。40%的学生都没有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这将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该模式提出的一个核心口号是:“优学优导,教练结合;学生不学,教师不导;学在前,导在后。”

表2

表3

2)导学案难度过大,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结构的生成,成为深化学习的障碍。

3)先易后难地编排导学案的内容,更受学生青睐。

3.3 小组建设与组内分工合作的情况(表3)

“第5题:你是否从未参与过物理小组合作学习?”14%的学生选择是。“第6题:你所在的小组是否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49%的学生选择否。“第7题: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比自己单独学习要效果更好?”68%的学生选择是。“第8题:你所在小组,小组长是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53%的学生选择是。“第9题:你是否会积极代表小组发言?”58%的学生选择否。“第14题:对同学的展示和老师的讲解,你是否偶尔提出质疑?”56%的学生选择否。“第18题:你是否希望老师根据成绩固定小组成员?”63%的学生选择否。

由以上数据可知,小组学习的方式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认为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比自己独学帮助要大。但是,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却没能掌握如何进行小组学习的方法,需要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另外,有接近14%的学生从未参与过小组学习,一方面说明教师忽略了对这部分学生的督导,另一方面说明小组长没有起到监督与带领小组成员学习的作用。同时,小组长在学生成员中的榜样作用没有树立,47%的小组长都是不称职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学生缺乏提出问题和质疑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对待知识只接受,并未对其消化和吸收。最后一点,绝大部分学生反感根据成绩安排小组成员的做法。

3.4 学生对激励制度的看法(表4)

“第10题:‘加减分制度’是否能激发你的学习热情?”54%的学生选择是。加减分制度体现了奖励和惩罚的原则,理论上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的。而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46%的受访学生并没有觉得受到激励,是什么原因呢?“第19题:你对课堂的加减分制度的建议是?”受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在日常教学中,惩罚性的扣分过多,鼓励性的加分太少,感受不到被鼓励、被表扬的滋味。该调查结果与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结果一致,的确存在加分难、扣分易的情况。由此,很多学生已经把加分当成学习的主要目的,并非掌握知识或培养能力。对最能反映学生整体意愿的“第11题:物理课的加扣分制度是否合理”,72%的学生选择是。综上所述,物理课堂上的加减分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但是其中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问题,须进一步完善。

表4

3.5 学生对新模式下教具使用情况的看法

“第12题:你是否希望上物理课能更多地使用多媒体和投影仪?”72%的受调查学生同意在物理课上更多地使用多媒体和投影仪。

3.6 学生对新教学模式下物理实验设置的看法

“第13题:你是否希望上物理课能更多地做物理实验?”91%的受调查学生选择是。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喜爱物理实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阶段物理实验开展量还未能满足学生需求。

3.7 学生眼中教师对课堂的关注度

“第17题:课堂上,老师是否兼顾到大部分同学?”73%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上兼顾到了大部分学生。

3.8 新旧教学模式对比,学生更接受哪个

“第15题:和现在的上课方式相比,你是否更喜欢以前上物理课的方式?”46%的学生选择否,从数据可以看出,新教学模式赢得半数以上学生的认可。

4 结论

综上所述,“1244教学模式”的实施受到学生的认同。转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新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更为灵活,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生成,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同伴一起解决问题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予以指导。另外,小组建设不够完善,小组长的榜样作用未大范围地树立;没有形成组内凝聚力、组间竞争力,组员缺乏合作学习意识与方法等。

[1]毕景刚,韩颖.关于“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新思考∶走出一条“辩证、发展、创新”的课程改革新路[J].教育探索,2011(2)∶54-55.

[2]张志敏.新课程背景下借鉴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17)∶150.

[3]吴秀莲.杜郎口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7)∶20.

Investigation 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1244 Teaching Mode in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Liu Yueqiao, Wang Lin, Sun Saisai, Wang Xiao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the 1244 Teaching Mode quantitatively. Only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 can we refine it further and make it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subsequent teaching.

teaching mode; team building; guidance case

G633.7

B

1671-489X(2013)12-0101-02

猜你喜欢

物理课小组长学案
分餐小组长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动起来的物理课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还是不错的
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