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以云南大学新校区为例

2013-08-23陈志明冯宇朱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云南大学精品课程校区

陈志明 冯宇 朱瑾

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昆明 650091

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
——以云南大学新校区为例

陈志明 冯宇 朱瑾

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昆明 650091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及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各高校相继建成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和高效化的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并在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效。总结应用现状,有成效而更有不足。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云南大学呈贡新校区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应用,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精品课程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52

作者:陈志明,硕士,助理研究员。

2010年9月,云南大学正式入驻呈贡新校区,首批1.1万名学生在这里开始了他们新的学习和生活。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县新城东南部雨花大学城片区内,规划建设用地4016亩,按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8万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2.9万平方米;已经启用的一期校园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规划,建筑面积约56.61万平方米,总投资17.46亿元。在新校区的规划设计阶段,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参与到新校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中,在总结过去经验、深入调查学习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成了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高效化的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并深入开展各种应用,推动和深化全校的教学改革,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实现“建设区域性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挺进全国高校50强”的奋斗目标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时,系统建设与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研究、总结和提高。

1 网络体系结构

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所管理的呈贡校区多媒体教学环境在网络结构上采用单独的子网方式,并以支持第三层路由功能的交换机接入校园网。根据教育部、公安部、教育厅、公安厅等上级部门和公安机关对接入互联网必须实行实名制的要求,结合学校网络中心在全校开展的实名制上网认证改造,为确保校园网的稳定和安全,外网采用通过L2TP网关进行拨号认证后分配校园网IP地址(教育网公有地址)的方式接入,内网采 用统一规划私有地址并自行管理的方式。

多媒体教学环境子网采用高标准建设,以千兆光纤网络为基础,实现光纤到教室,机房和语音教室全部采用六类双绞线和千兆以太网卡,实现千兆到桌面的高带宽网络,为各类教学应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 多媒体教学环境构成与功能实现

2.1 环境构成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是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子项目,整个系统由主(分)控中心、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远程数字教室、数字式语音教室、公共教学机房、校园调频广播电台和教师培训及资源开发实验室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该项目的建成与数字校园建设紧密融合,形成数字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支撑层,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的革新奠定基础。

图1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组成

呈贡校区一期多媒体教学环境按在校本科和研究生2万人教学需要来设计,共有各类教室120间,座位数11 106个,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为55.6个,分布在理科、工科和文科3个教学组团。其中,多媒体教室107间,精品课程录播教室(90人)3间,远程互动数字教室(90人)3间,数字式纯软件语言实验室(64人)7间,公共教学机房8间共920个机位。省无线电管委会批准了107.6 MHz频点供云南大学调频广播电台使用,使其成为面向呈贡大学城各高校服务的广播媒体。

2.2 功能实现

1)网络多媒体教学。①丰富的本地媒体设备:通过网络中控集成各种多媒体设备,教师主机、笔记本、展台、DVD、卡座等,便捷的一键式切换。②多样化教学模式支持:普通多媒体教室教学、教学机房教学、自主机房学习及讲授式、互动式、网络化自主学习等。③主讲教学直播:支持CS直播,也可BS方式点播,支持双视频流。④教学资源管理:B/S结构的远程上传、下载、点播。⑤教学资源点播:多种格式的课件资源点播。

2)双向控制管理。①本地控制:投影、音响、幕布、电脑等。②远程控制:可视化控制,投影、音响、幕布、电脑等。③设备状态查看。④排程控制:按时间表和程序进行控制。⑤一键控制:可由用户自由绑定控制操作。⑥电子锁:和一卡通对接。⑦远程锁定:总控远程锁定控制。

3)视频监控:①多画面视频监控;②教学评估、视/音频观摩;③远程录像;④安防报警支持。

4)资产管理。①教学设备管理:设备自动报表生成。②投影机使用管理:投影机使用时间管理,远程参数设置。

5)通讯系统。①IP电话:在教室通过IP电话呼叫管理中心。②视频系统自动连接:呼叫总控时自动打开总控视频监控画面。③文字或音频广播:可通过文字和总控对话。

6)PC维护管理。①系统网络拷贝。②系统保护。③远程维护管理:唤醒、关机、监控、接管、远程维护。

7)精品课程录播。①摄像机定位:多镜头预置机位,自动跟踪、自动切换。②录制方式:单画面电影模式、三分屏多画面模式。③采集及编码技术:最高码流和分辨率、VGA采集卡分辨率。④教学互动功能:镜头和拾音能满足师生交互功能。⑤系统拾音处理:学生发言。⑥后台人工控制:可手工和自动控制录制。⑦资源管理平台:可直播,可上传点播。

8)远程数字教室。①远程同步教学,互动教学。②自动录播。③支持全高清编/解码。④多镜头:学生和教师。⑤双画面:远程和本地。⑥多媒体教室:具有一般多媒体教室功能。

9)语言实验室。①课堂教学功能:多媒体广播、分组讨论、示范、举手、监听等。②考试系统。③自主学习。④丰富的教学资源:模拟、数字、本地、网络。⑤英语四级、六级网络考试模拟系统。

10)数字媒体中心:①音频点播;②视频点播;③各类课件资源下载。

11)大学城校园广播电台。①校园广播。②英语教学:CCTV9、VOA转播,听力考试播音。③听力考试。

12)教师培训及资源开发:①教师教育技术培训;②资源开发及技术支持。

3 系统应用状况

新校区投入使用2年以来,多媒体教室日使用率基本都在90%以上,并承担新生入学教育视频直播、军训理论课视频直播等专项教学任务,成为学校主要教学方式。

公共机房不仅承担了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并安装各类教学软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教学、上机及自主学习需求;而且承担和实现新生入学分级测试、公共外语部、公共计算机部等无纸网络化考试。公共机房一年提供近200万小时的免费机时。

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教育部要求每门申报的课程必须提交至少3位主讲教师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同时要求国家级精品课程要在2~3年内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新校区3间精品课录播教室短短一学期已成功完成:各类申报精品课程全程录像教师13人共240学时,2011年度双语课程2门4人4学时,2011年度省级精品课程4门12人12学时,2011年省级名师录像处理2人。截止目前,云南大学共有国家级精品课10门,省级精品课29门,分别占到全省总数的33.3%和12.3%。

2007年,云南大学入选教育部、财政部第二批西部高校数字化教室建设项目,获得3间数字教室专项建设经费。2010年,3间数字化教室在呈贡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复旦大学生命进化论和京剧表演艺术两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远程优质教育资源在云南大学首次现场直播。

在教务处、网络中心的支持下,在e-Learning平台上、在精品课程录播室中、在数字教室中、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站内均建立各学科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及时提供在全校区多媒体教室和机房内实时教学应用,使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具备了广泛的教学共享条件。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公共外语部合作开发的“云南大学自主网络教学平台”继续保证全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用,提供全面的管理、自主学习、测试和考试等功能。2010年末,页面访问量就已超过一亿次,继续支撑着学校大学英语全国教学改革示范点工作的开展。

校园调频广播电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城各校学生学习及课余生活,并作为英语听力考试的主要播音手段,改进了老校区过去无线听音的落后方式。

4 实践总结与研究

云南大学新校区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能够较快建成投入使用,并取得较好的运用效果,总结经验,首先是在建设中遵循了系统性规划原则、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简便易用原则、安全可靠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和应用为先原则等几方面的原则[1],其次也是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及职能部门的高效组织、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成果。

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思想是: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重点,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是目的[2]。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云南大学还有很多的不足,有很多的工作需要继续做。

校本部老校区多媒体教学环境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将进行升级和改造并最终完成和新校区的整合,涉及40间多媒体教室和440个机位的机房,最终实现全校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高效化的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

目前,从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看,普遍存在软件投入或规划滞后于硬件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落后于教学环境建设的情况。并且目前国内尚没有成熟的、可作为标准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模式[3]。云南大学教育教学资源分布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教务处等不同部门平台中,并且资源开发应用的深度、广度和水平都还不够,如何更好地组织管理,如何实现“共享共建”,将是下一步应用深入开展的关键。

教学应用和教师培训密不可分,加强教学管理又是做好前两项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云南大学存在专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和应用不重视,教育技术运用水平低,多媒体教学规范、评价标准和体系缺失的问题。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培养和提高老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4]目前,为落实《云南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工作,云南大学已正式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主任,以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院、人事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图书馆和心理咨询中心等职能部门为主要依托的“云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及教育技术应用工作将获得战略性的重视和加强,有望建设和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同时,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规范研究也将得以进一步深入开展。

5 结语

多媒体教学引起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形式,将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5]。高校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涉及知识横跨科学与技术两大部类,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建设好和管好用好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依赖于各类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

[1]林先津.基于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44-46.

[2]张平慧,朱瑞富,刘向群.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J].高教论坛,2005(5):23-25.

[3]柳军,许祥云,苏力华,等.谈谈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教育信息化,2005(1):30-31.

[4]冯富琴.多媒体上课六要素和四大忌[J].中国大学教学,2008(2):5.

[5]朱承学.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142-143.

Multimedia Teach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New Campus of Yunnan University as Example

Chen Zhiming, Feng Yu, Zhu Jin

Along with the school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and deepen teaching reform needs,various universities have built networked, informatized, systematized and efficient modern multimedia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pplications.Summarize application situation, effective but more is insufficient.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s belong to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only in the continuous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ur abilities can achieve continuously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Chenggong new campus of Yunnan University multimedia teach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to do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multimedia teaching environment; multimedia classroom; excellen t course

G434

B

1671-489X(2013)12-0052-03

猜你喜欢

云南大学精品课程校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论文版权授权确认书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评选优秀学术论文
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简介(续)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