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隐喻语篇教学研究

2013-08-22池丽霞

科技视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连贯隐喻语篇

池丽霞

(防灾科技学院 外语系,河北 三河 065201)

0 引言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针对高级英语,国内学者一向主张摒弃拘于词语和句型等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方法,强调帮助学生树立语篇整体观念。然而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材料在语言和知识两方面都有难度,仅仅依靠传统的语篇教学往往很难让学生在语言知识习得和文化知识两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深度,具体表现为:在阅读理解方面不具备透过文化现象进行“文学批判”的能力;对于文章中比比皆是的隐喻性的词、句、篇章束手无策;在语言输出上则是英语表达欠自然、地道,语言输出没有什么语法错误,却缺乏本族语者的地道性,即无法做到“概念流利”。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我们需要从新的理论视角来探讨高级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1 隐喻语篇教学理论基础

英语隐喻语篇教学以西方隐喻理论为基础。Lakoff与Johnson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把隐喻的功能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隐喻,隐喻不仅贯穿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1]。

隐喻由始源域和目标域构成,所谓始源域指的是人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目标域指的是人们陌生的、抽象的东西。从认知的角度讲,隐喻是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即根据已知、熟悉的事物理解未知、陌生的事物[2]。从语篇的角度看,隐喻延伸可以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并以此增强语篇的衔接,构筑语篇内在的连贯。所以隐喻也被看作是语篇组织和建构的重要手段[3]。

2 国内外隐喻语篇教学研究现状

隐喻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其重心已逐步由词汇句法层面向篇章和话语层面转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是一种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它起着语篇构建、衔接和连贯的功能[4]。很多语言学家注意到隐喻的语篇功能,比如Lakoff与Johnson早在1980年就论述了隐喻的连贯功能;在国内,冯晓虎的专著《隐喻》的副标题就是“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架构”,主要论述了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于篇章分析之中,证明概念隐喻能够保证各种类型的篇章之连贯;廖美珍在1992年论述过隐喻的衔接功能,2007年他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隐喻语篇组织功能研究—标题与正文之间的组织关系”一文探讨了汉语的语篇功能。同年他与苗兴伟发表了“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从映射模式的角度分析了隐喻的语篇功能。

3 语篇隐喻教学在高级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下文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五册为例,将隐喻理论运用于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尝试为英语专业语篇教学摸索新的途径。

3.1 隐喻与语篇结构分析

传统的语篇教学主要是从衔接手段,主述位推进等语法角度出发研究篇章的衔接和整体连贯,反映的是篇章表层结构上的整体性,这种教学虽说对语篇进行了分析,却忽略了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未对其中的蕴含深层社会文化背景含义的隐喻表达式进行分析;二是未对其中具有隐喻意义的词语引起注意[5]。

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教师从隐喻视角分析语篇并建立一种语篇分析的常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站在更有利的制高点去分析、解读语篇,一方面充分体会语言背后所体现的目的语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语篇分析的途径,使得语篇解读深入浅出。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

3.1.1 始源域的延展与语篇结构分析

隐喻可以借助始源域的延展来显现目的域的语义特征,也就是说,目的域的语义可以系统地使用始源域中的词汇来表达,从而使语篇构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整体,隐喻的这种承上启下的衔接功能在高级英语教材中语篇段落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

以高级英语第四课Professions for women为例,在这篇文章中弗吉尼亚伍尔夫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探讨了女性职业这一话题,下文段落的发展就是围绕隐喻展开:

You have won rooms of your own in the house hitherto exclusively owned by men.You are able,though not without great labor and effort,to pay the rent.You are earning your five hundred pounds a year.But this freedom is only a beginning;the room is your own,but it is still bare.It has to be furnished;it has to be decorated;it has to be shared.

本段以“女性获得自由平等”是“赢得自己的房间”这个隐喻为线索,这一段的中心隐喻分别是room,其余的黑体的词汇都是围绕这两个中心隐喻的,呈现词汇搭配式的衔接,形成平行的词汇衔接链,从而通过互动凸显目的域特征;同时作者利用熟悉的事物来隐喻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事物,这种信息流的发展带动了整个语篇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掘语言背后的概念隐喻,体会由此带来的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3.1.2 始源域、目的域的映射与语篇结构分析

在隐喻语篇中,始源域与目的域的映射可以有助于语篇实现语义逻辑和连贯,始源域中映射出来的一些特征可以使对目的域的认知成为可能或更加容易。在语篇理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始源域信息链的意象图式构建目的域的概念,依靠想象和推理,来实现语篇的解读。

以高级英语第十课Before and After September 11中的段落为例:

History is a gallery of unspeakable crimes.A mushroom cloud blooming over a seaport city, …A jet slicing through a skyscraper…The nameless man and women are caught in the mind’s eye of history as eternally as the lovers solidified in ash after the eruption of Pompeii…

这一段落将“gallery”映射到“history”上,在映射的过程,相去甚远的“画廊”和“历史”产生意义上的相关性,形成语篇信息流,构筑了语篇的意连。读者把作者提到的历史事件想象成画廊中一幅一幅的画卷,一个个历史事件就像是图画一样被联系起来,创造了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感知与身体体验的意象,篇章的结构显得紧凑,韵味隽永。

3.2 隐喻与语篇主题的理解

隐喻的延伸使隐喻性的表达与隐喻概念之间构成系统的联系[3],从而使语篇能够以连贯的方式展开。正是由于隐喻的这一系统性的特征,隐喻可以成为—个话题映射到整个语篇中去,支配整个语篇的脉络。

以高级英语第一课Where Do We Go From Here?为例,这是马丁路德金在1967年号召人们追求种族平等的一篇演讲,这篇文章的标题“我们向何方去”就是一个主题隐喻,整篇文章在“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就是“旅程”这一隐喻驾驭下,围绕始源域“旅程”和目标域“斗争”展开。这一中心隐喻支配若干个由它衍生的次要隐喻,帮助构建作品主题。教师可以采取下面的图示对文中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分析:

在教学中,通过以上隐喻的分析,学生可以形象地领略到黑人在反对种族歧视这一斗争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更好地理解主题“我们向何方去”,即如何改变美国黑人的现状,营造美好的未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隐喻理论为高级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语篇教学的缺陷。教师在教学中从隐喻的视角分析语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辨别隐喻、理解隐喻、创造性使用隐喻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深层次解析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语篇所反映的思维模式等目的语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文字后面,字里行间的微妙深意。这无疑会将语篇教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认知思维能力。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苗兴伟,廖美珍.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2007(6):51-56.

[4]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5):10-15.

[5]周霞.论隐喻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连贯隐喻语篇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活的隐喻》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