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皋兰县县城居民体育锻炼现状与研究①

2013-08-22秦秀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3期
关键词:县城体育锻炼居民

秦秀红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极大的提高。体育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城镇文明发展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质量,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窗口。在城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皋兰县县城经济、社会、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其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其他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对皋兰县城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现状调查分析,了解现阶段皋兰县县城体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帮助解决县城体育存在问题的方法,为更有效地组织开展健康、科学的体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皋兰县县城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索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知名文献网站和查阅校图书馆资料,查阅论文相关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表,随机发放300份,回收问卷294份,有效问卷290份。

1.2.3 访谈法

与皋兰县教育局、县政府中负责相关领域工作的工作人员和两所县级高中的体育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数据表格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皋兰县县城居民体育意识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身份的人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学校领导对于此项工程的开展重视和支持的占40%,不重视和不支持的占60%;体育教师重视和支持的占30%,不重视和不支持的占70%;学生重视和支持的占50%,不重视和不支持的占50%。皋兰县县城普通居民中,重视和支持的占42%,不重视和不支持的占58%这说明在校学生以及普通居民对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态度不明确,而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学校领导以及教职工对该活动开展问题的重视度过低。

表1 皋兰县相关人群体育锻炼态度调查表(n=290)

2.1.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与性别

据调查可知,皋兰县县城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在20周岁以上的人较多。男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男性参与水平高于女性。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体育锻炼时间30min以上,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每次能够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调查表明,“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男性是19%,女性是9.5%,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异。

2.1.2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

平均每周锻炼在5次以上的有7.6%,每周4次的有11%,每周3次的有28.6%,每周2次的有24.5%,每周1次的有68%。平均每次锻炼时间在2h以上者有6.8%,90~120min之间的有9.7%,60~90min的有18.9%,30~60min的有24.8%,30min以下的有39.6%。数据显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3次及以上的不到1/4,每次锻炼在30~60min的人最多。同时,县城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较高,但大多时间短。锻炼次数多且时间长的大多是老年人;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绝大多数是青年人。(见表3)

2.1.3 县城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

县城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集中在广场舞、健身跑、太极拳、篮球等。健身跑(42.3%)、篮球(14.2%)、广场舞(28.4%)太极拳(3.7%)等。从参与人员来看,健身跑、太极拳、健身路径一般以中老年为多,篮球则是各个年龄段的参与,同时年轻人最多,广场舞中年人最多。(见表4)

2.2 影响皋兰县县城居民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

2.2.1 运动场地、器材的不足对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

体育场地、器材的设施,是开展居民体育运动的前提和保障。但是由于皋兰县县城体育设施简陋,资源缺乏,场地器材的有限,直接限制了居民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居民体育活动的要求[5]。因此,扩大体育场地,增加体育器材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表2 皋兰县体育锻炼参与性别结构表(n=290)

表3 皋兰县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频率表(n=290)

表4 皋兰县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分布表(n=290)

2.2.2 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指导

调查发现,有很多居民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是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指导,由于大部分居民没有体育锻炼的经历,对健身的方法缺乏认识,不会正确的进行科学锻炼,也不会恰当的安排锻炼时间的长短,这样直接导致居民健身无效。

2.2.3 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缺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消费观念还是以日常生活为主,吃好、穿好还是主要内容,对消费与健康二者的联系不能合理的联系起来,“花钱能买健康”的观念群众还是没有认识到重要性,这也造成多数居民对体育健身的投资少,认为花钱去健身场馆锻炼身体没有那个必要,还不如在大街上、广场上等地方锻炼实惠、经济。调查数据显示,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居民中,仅有9%的居民表示去收费性健身场馆锻炼过,有5%的居民表示自费买过过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健身器,多数居民表示没有之外的投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皋兰县县城居民对参加体育锻炼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需求,但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他们对参加体育炼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居民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

(2)皋兰县政府及省市级领导对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体育健身的场地不仅需要人力资源,更需要物质基础做它的保障,皋兰县运动场地的不足、器材的短缺、经费的缺乏直接制约着居民体育锻炼的进行。

(3)皋兰县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体育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当地领导缺乏对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了解,没有自主的筹集经费进行体育建设的投入。

(4)皋兰县居民对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不强。皋兰县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对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兴趣,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明确。

(5)缺乏有争对性和切实可行的体育建设方案。

3.2 建议

(1)加大皋兰县县城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尽快建成一批免费或者适当收费的体育健身场馆(场所),加大宣传力度,推行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宣传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

(2)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县城体育的投入,引导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体育产业的投资,建造体育场馆和配套体育设施,让居民有地方运动,有地方消费。引导和提高居民合理消费的意识。

(3)加强体育知识宣传,积极培养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健身意识。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以各种宣传形式增强广大民众的健身意识,提高居民参与健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创建“全民健身示范社区”,给居民贯穿“健身与健康”是息息相关的理念。关心和重视小孩、老年人和残疾人体育工作,创造一些适合他们运动的机会和场地。

[1] 谭小勇.湖南省城郊富裕乡村体育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592-594.

[2] 黄静珊,王兴林,李宏印,等.陕农民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4):9-11.

[3] 马成亮,梁定邦.山西省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1,8(2):22-24.

[4] 冯晓东,杨树东,刘崇越.北京市农村群众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598-599.

[5]钟全宏.甘肃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分析[J].体育科学,2003,23(4):4-8.

[6]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7] 徐海环,郝志伟,郝牡清.对运城市郊区居民健身方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

猜你喜欢

县城体育锻炼居民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太原古县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石器时代的居民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高台居民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