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2013-08-20季广辉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学点生源教学模式

季广辉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8)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远程开放教育因不受时空限制、系统办学、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等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其规模地迅速扩大,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源结构的日趋复杂,专业选修人数差别较大和学员学习环境千差万别、学习要求更加多样化等现象。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1)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基础差。由于远程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相当一部分生源是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落榜学生以及其他接受学历教育的社会人员,生源结构复杂,生源质量下降,无形中也导致了远程教育教学困难。比如: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欠扎实,实践经验不够,学习技能不足等导致学习困难。

(2)规模扩大凸显了师资、投入的严重不足。由于远程教育规模的扩展,远程高等教育面临师资、教育资源、经费等压力,不利于本身发展。

(3)招生的灵活,要求对应服务的多样。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偏远地区的招生要求,有效解决了基层学员的学习需求,但同时偏远地区学员学习条件也制约着这部分学员的学习效果。

(4)部分课程和专业选修人数少且过于分散。一是选修某些专业或者课程的人数较少,且过于分散,对于单个教学点来说很难形成班级规模;二是选修学生大多数在县级教学点,而县级教学点聘任某些高水平专业教师存在一定难度。

(5)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掌握远程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照搬全日制学生学习内容,“迁就”在职学习者学习水平,导致教学内容“注水”,远程教育中“教学环节”缺失,忽视对“学习情境”的考察,高估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对学习者的多样性分析,导致学习活动与支持服务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传统的、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应对并妥善解决,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员,体现开放教育教学特色和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针对不同生源情况、课程特点和专业系统学习,设计侧重点可以“随机应变”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远程教育需要,创新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满足不同特点学员学习需求。

二、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开放教育新问题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针对具体课程特点和远程情况下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结合函授、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手机终端等技术,综合运用面授、远程、函授等多种手段进行有效教与学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课程性质、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条件、学习成本、学习习惯等因素,设计一体化的教学和为学生提供全过程、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以下是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框架图[2]。

教师根据学员学习条件、课程性质、资源情况、教学成本、课程学习难易程度等的不同,设计侧重点不同的教学过程,利用电视、广播、函授、计算机网络、手机终端等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学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追求达到最优的教学及学习效果,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条件的改变选择适合自己新情况的学习方式。

在通过入学测试、问卷调查、分析往届学生学习过程和资源整合等的基础上,合理分析生源特点、课程难易程度、学习环境等,对学生学习进行分类指导,确定教学方式,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集中全省电大优秀教师成立课程教研组或专业教师群,并为学员配备导学教师,专业、课程责任教师等在内的各类教师。

(2)收集学生名单和联系方式,根据学生所在教学点,成立片区学习小组。

(3)对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培训,保证学生掌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有效的开放教育学习方式。

(4)教师进行网上授课,教学点组织学生上网学习,网上授课及师生交互全程录像,课后供广大学员浏览学习。同时,利用在线论坛等实现师生实时及非实时的交互。

(5)利用自主开发的作业管理程序或提交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等形式,完善形成性考核管理。

(6)做好学员学习过程管理及评价。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针对开放教育新情况、新问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基本理念、教学框架下,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是针对部分课程学员较少,且在全省较为分散,优质学习资源又比较匮乏的情况,开展了引领式教学,由课程责任教师在网上进行实时授课,带领学员在网上全程学习;二是由于部分基层电大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开展教学工作比较困难的问题,通过组建全省电大专业教学团队,成立片区网上学习小组,探索了直接服务的个性化教学,对学生实行导师制学习支持服务;三是针对一些课程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学生考试及格率比较低的情况,综合设计课程网上一体化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四是针对部分偏远地区学员不具备上网学习条件和能力的问题,设计并实践了组合式教学服务,综合运用面授、远程、函授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求为学生提供更为贴切的学习服务。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一些一直困扰河南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还有效组织了全省电大的优秀师资力量,充分调动各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协作性,发挥远程教学手段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成效如下。

1.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以2009年秋季进行的《行政领导学》、《教育学》两门课程为例进行对比:

《行政领导学》这门课程2009年秋季共有学生84人,有信阳电大、南阳电大、驻马店电大等七个市级电大及教学点参加直接服务的个性化教学。

表1网上授课学生分布表

周口电大川汇区教学点 4人周口广播电视大学 4人许昌广播电视大学 13人合计 84人

2009年两个学期《行政领导学》期末成绩见下表。

表2《行政领导学》期末考试成绩表

从期末整体成绩结果来看,及格率上升了8.57%,合格率上升了4.04%,平均分均提高了5.49分。

又如《教育学》课程组合式教学服务的实践,很好地解决了电大在职学员的工学矛盾,满足了学员多方面的学习需要,也满足了不同类别学员的学习需求,是教学实践上的一种新突破,在教学过程之中,既体现了教师引导助学、督促学习的主导作用,更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员学习的参与率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提升,2010年7月河南电大11春学前教育学生《教育学》通过率为100%。

2.有效利用系统资源,加强系统协作,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断推进,可以有效解决电大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促进电大系统内部的有效协作。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河南电大系统各个层级的教师熟悉并掌握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模型和技术手段,注意把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特别是把单元问题的设计作为远程教育教学的起点,注意运用各种导学手段,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化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

3.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探索,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个别化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师利用网络实时课堂、电大在线论坛、E-mail电子邮件给学生授课、答疑,也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良好桥梁。

4.探索了开放教育学生导师制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对学生来说,是更具人性化的学习支持,对教师来说,是导师制的教学探索,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共享,能够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下的混合式教学工作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元素,而在于如何混合、何时混合,目的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混合合适的元素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3]。河南电大设计、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针对不同课程和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点,设计侧重点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了有效教学过程的整个闭环,是一种在当前形势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 陈俊博.基于直接服务机制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2] 谢明浩.电视大学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田世生,傅钢善.Blending Learning 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猜你喜欢

教学点生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图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