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微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3-08-15张欣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5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政治

□文/张欣欣 罗 昀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微博,来源于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通过微博,人们可以将视频、图画、文字等多种形式嵌入其中,并且可以供每个人阅读、欣赏或转载。这个仅可以发布不超过140字的微型博客却是表达自己、传播思想的平台,同时它也是与人交流最快、最便捷的网络传播媒介。

微博在我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微博、发微博、谈论微博,成了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它的力量正在不断地扩大。微博已经成为百姓和政府互动的平台,微博为民众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平台,进而促使了政府施政和民主监督方式的蜕变,也推动了官员和百姓互动方式的重塑。

(一)微博对我国社会舆论的影响。微博让信息可以轻易分享,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轻易快速地获得大量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让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发送信息,只要有人把信息发布上去,其他的人就可以立即接收到,这些都使信息传播和获取变得及时。此外,微博让信息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有动态感。通过微博,人们不仅可以接受其他人的信息,还可以给发信息的人互动,对此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这便会产生新的信息,每一条信息都会渐渐演变成一个信息网络,这些都是构成舆论形成的基础。

微博让人们能够毫无阻碍的对话,并且使得人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得以表达和传播,正是微博这么多的特点才能把各种信息以及有关互动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舆论力量,这些信息更具草根性,都来自民间大众,每个人都有平等、自由的发表言论的权力,微博把大众的力量调动了起来。如小悦悦事件,网友们就充分通过微博发挥了舆论的力量,批判人们的冷漠,并且倡导人们关爱他人,关注社会、传递真情的传统美德。

(二)微博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微博的出现使政治环境更加民主。没有微博的时候,政治传播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领域,政治传播是由政治行动者发布,然后一级一级的发布,因此社会公众一般是不能参与其中的。但是微博出现之后,它的低门槛性、时效性、平等性等诸多特点改变了微博传播的传播形式。首先,政治传播的主体会通过这种传播媒介,继而拓展自己政治信息传播的渠道,强化政治信息在整个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其次,对于政治传播主体而言,微博的出现可以使政治信息的受众能够更便捷地与其进行沟通,从中得到政治信息社会效果的反馈,并迅速地调整政治信息的内容,做出相应的政治行动,使政治传播主体在社会公众中更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通过政治传播的途径,加大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增强其公信力,使政府部门真正成为为公众服务的部门,也使政府部门对一些热点事件及时处理和关注。

微博不仅是政府机构进行政治传播的媒介平台,而且也成为了政府机构主动吸收社会公众信息的一种方式。通过微博,社会公共可以主动积极地与政治传播政体进行互动沟通和交流,这使得政治信息交换的频率大大提高,加快了对政治议程设置的节奏,使政治传播主体能够为已经发布出去的政治信息的效果进行更合理的评估,从而做出相应的政治反应。因此,政府和民众变得更加亲密,民众也能够成为政治传播的行动者,实现了民主化。

(三)微博对社会监督的影响。我国宪法虽然将言论自由确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微博正好在当今中国成为一个提供给公民以充分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几乎没有准入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使用;发布信息的时间地点几乎不再受到限制;相比于借助传统新闻媒体,公民在微博上发表对国家事务的意见和对官员的批评更为自主便捷;相比于博客等信息传播平台,微博无疑淡化了精英话语权,草根民众往往通过“爆出猛料”,就能让言论迅速得到关注。

正因为微博在促进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利上的作用如此巨大,微博反腐的功能应运而生。在当代中国,对于公权力的法律监督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二是社会监督,包括各政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法律职业人员的监督。各种监督形式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形成一张巨大的法律监督网。

微博反腐就是言论自由和法律监督的良好结合,它属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人民群众的监督”,而这种监督又与“社会舆论的监督”存在一定交叉互动关系。当微博中某一反腐信息被大量转发并引起网络舆论关注时,传统的社会公共媒体也随之介入报道,进而形成更大的舆论监督力量,更加助推了在微博上的传播。

同时,微博反腐这种社会监督形式还与国家监督存在着互动回归关系。当微博爆出的贪腐事实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舆论漩涡之后,以纪委监察系统、司法检察系统为代表的国家监督形式将会感受到舆论压力,进而启动法律程序介入对贪腐案件的调查处理。这也是前述的微博反腐特征之一——事态处理的体制性。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任建明谈到:“当下纪委的反腐机制是有缺陷的,传统方式是一种封闭式的系统,而网络举报是开放透明的。在封闭的系统中,舆论关注度少,执行反馈等制度就会有缺陷。如今非传统的网络举报会推动我们反腐机制的改革。”这也正好说明了微博反腐相比于传统反腐途径的优势所在。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张楠.微博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价值[C].华中师范大学,2011.5.

[3]肖娟.我国微博发展现状分析及管理[J].电子世界,2012.7.

[4]李月起.论微博对社会舆论流变的影响形式与作用机制[N].2011.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